据《曲靖地区志》载:“永泰元年(765),阁罗凤命其子凤伽异派部将攻占石城。贞元十年(794),南诏置石城郡于味县。”[44]汉代设置味县,诸葛亮南征将益州改建宁郡,西晋设置宁州,北朝改设南宁州,以及其后统治南中地区四百余年的爨氏家族,均以味县为治所。怎么到了南诏,味县就变成了石城呢?
关于石城地名的来由,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唐初,置南宁州于此,有石城,后没于蛮,因置石城郡。段氏时,有乌蛮莫弥据此。”[45]樊绰的《蛮书》中载:“置南宁州都督府,领十六州,治味县之石城。”[46]也就是说,唐初的时候,南宁州已经有石城了。
那么,这座“石城”建于何时呢?又是由谁主持修建的呢?据《旧唐书》记载:武德七年(624),唐王朝改南宁州总管府为南宁州都督府,命韦仁寿检校南宁州为都督,寄治越嶲,“使每岁一至其地慰抚之”。[47]韦仁寿“抚治南宁州,筑城池,立廯舍,而后离其境,以爨宏达为南宁州都督”。[48]韦仁寿筑好城池,建起了仓库和房舍,离开后按唐王朝的命令,由爨宏达接任南宁州都督。爨宏达的都督府当然就在新建的城池中。所以,开元五年(716),“爨归王为南宁州都督,居石城”。[49]爨归王的都督府自然也在韦仁寿所建的石城中了。这与《读史方舆纪要》:“唐初,置南宁州于此,有石城。”及《蛮书》中“置南宁州都督府,领十六州,治味县之石城”的记载相吻合。
清倪蜕《滇云历年传》引用《旧唐书》及《滇考》史事,记述武德七年(624),唐王朝改南宁州总管府为南宁州都督府,寄治越嶲。命越嶲都督府长史韦仁寿检校南宁州都督的事迹。韦仁寿“将兵五百人,循西洱河,开地数千里,称诏置七州十五县。蛮豪皆宾见,即授予牧宰。威令简严,人皆安悦。将还,蛮长泣曰:‘天子籍公镇抚,奈何欲去我?’仁寿以池壁未立为解。诸蛮即相率筑城起厩,再旬略具。仁寿乃告以实曰‘吾奉诏第抚循,何敢擅留。’南中父老乃悲啼祖行,遣子弟随贡方物。”[50]韦仁寿所言“池壁未立”,就是说那个时候的南宁州没有城池。所以韦仁寿率诸蛮“筑城起厩”,所筑的城,应该就是顾祖禹所说的石城。城池既立,因此贞观八年(634)改南宁州都督府为郎州都督府时,才能将都督府复治味县。
但是,在石城建成以前,味县早就有一座城,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味县故城。既然已有城池,为什么韦仁寿说“池壁未立”,还要重新建一座城呢?隋朝建立后,加强了对南中的控制,爨氏豪强恃远擅命,“蛮僚莫不归附,独爨震不服”[51],开始反叛。开皇十七年(597),隋王朝命太平公史万岁征讨南宁州,爨震之子爨翫归降。第二年,爨翫复叛,杨坚之子蜀王杨秀奏史万岁受赂纵贼,致生边患。杨坚大怒,严处史万岁,令将军杨武通再征南中。杨通领兵到来,遭到了爨氏的顽强抵抗。杨通生擒爨翫,俘获其子爨宏达,摧毁了爨氏盘踞已久的味县故城。隋文帝怒而诛杀了爨翫,“诸子没为奴,弃其地”[52],沉重打击了爨氏地方政权,重创了南宁州的社会与经济。
唐朝建立后,为了稳定边疆,调整了对爨氏的政策,由镇压改为利用,对爨地实行羁縻统治。唐武德元年(618)遣使招降南中部落,复置南宁州,高祖李渊任命爨翫之子爨宏达为昆州刺史,“奉父归葬”。[53]武德四年(621),置南宁州总管府,却将总管府侨治益州,无城可依,因是其中原因之一。武德七年(624),改南宁州总管府为南宁州都督府,又将都督府寄治越嶲,让越嶲都督府长史韦仁寿“检校”南宁州为都督。因此,韦仁寿才会讲“池壁未立”,才会激将并率领诸蛮筑城。韦仁寿应该没有想到,他就地取材,用石头建的一座城,竟然成了曲靖从唐末至元初几百年的行政区划名称。
自此,味县就有了一个雅号,叫“石城”。直到明代高僧朗目大师的门人释真觉,在其诗中还吟道“至今朗目山头月,一片寒光照石城”。[54]
关于石城的位置,一说在今天曲靖市区的校场坝村、六十九医院一带,另一说在今天的沾益县西平镇太平村一带,究竟在哪里,还有待专家和考古工作者去进一步考证。
南诏将西爨白蛮大量西迁后,散居山林的“东爨乌蛮”逐渐移居耕作条件较好的坝区。南诏又将居住在滇中、滇西北的些么徒蛮、么些蛮、施蛮、顺蛮、裳人、河蛮等族种大量迁入滇东。“界内乌蛮种类稍复振,后徙居西爨故地,今与南诏世为婚姻之家。”[55]南诏与东爨同属乌蛮,在南诏的扶持下,三十七部崛起,形成了生活在滇东大地上,以爨地为根据,以石城为中心,以东爨乌蛮为主体建立的三十七个部族,统称滇东三十七部,也称“乌蛮三十七部落”“东方黑爨三十七蛮部”。(www.xing528.com)
“夷语以县为部。”[56]三十七部,相当于三十七个县。三十七部中的各部隶属于所在地的府、郡、镇统辖。滇东三十七部既是南诏国时期的部落名称,又是南诏国时期的地方组织,也是南诏国时期的行政区划。三十七部“与南诏为婚姻之家”。各部各有聚落,自有名号,各有首领,自成体系,是一支支能耕能战能牧的地方武装,南诏时期已发展成为南诏政权的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南诏以军事统治为主要目的,将所辖行政区域划分为十赕、六节度、二都督。拓东节度管领滇中和滇东两大地区,是滇东三十七部的核心区域。贞元十年(794),南诏占领滇东后,就以味县的雅号“石城”为名,设立了石城郡。滇东地区以石城郡为中心,计有磨弥部(今麒麟、沾益、宣威、富源)、弄泥甸(今麒麟越州)、纳垢部(今马龙)、吾彦甸(今陆良)、匿弄甸(今师宗)、塔敞纳夷甸(今罗平)、夜苴部(今富源亦佐)、路甸(今路南)、巴甸(今弥勒)、寻甸、于矢部(今贵州普安、盘县)等部、甸。此时的石城,“没于蛮”,为滇东三十七部中的乌蛮磨弥部的属地,是一个与部、甸同一级别的行政区域。
后晋天福二年(937),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在东爨乌蛮的支持下起兵东方,攻占太和城,驱逐杨干贞,灭“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段思平即位后,对滇东三十七部给予特别优抚,通过封赐、联姻等措施,将滇东三十七部纳入其统治集团,成为段氏统治滇东地区的代言人,实现了滇东地区的长治久安,为大理段氏统治前期的十四世及其后150余年的稳定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理国前期承袭南诏政治制度。大理国后期废除了节度和都督的军事辖区,在经济较为发达开化的地区设府,在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郡,而在强邻压境的边夷地区设镇。府、郡、镇为一级行政区划,同时改甸为部,各部隶属于所在地的府、郡、镇统辖。
大理国后期,撤销拓东节度,在滇东、滇东北地区设置石城郡和东川郡。原石城、东川二郡上升为一级政区,石城重新成为滇东地区的政治中心。石城郡治石城,统辖磨弥部(今麒麟、沾益、宣威、富源)、普摩部(今麒麟区越州)、纳垢部(今马龙)、落温部(今陆良)、师宗部(今师宗)、罗雄部(今罗平)、夜苴部(今富源亦佐)、落蒙部(今石林)、弥勒部(今弥勒)、仁德部(今寻甸)、沙摩部(今寻甸西部)、于矢部(今贵州普安、盘县和富源北部)等十三个部。畔部(今会泽、东川、巧家)隶属东川郡,为东川郡的郡治所在地。
大理国明政三年、宋开宝四年(971),延众镇长奇宗,求州首领代连弄兔叛乱,攻陷磨乃等三邑。段素顺派都统、长皇叔、布燮段子都监三军,礼乐爽、长附马、布燮段彦贞等统军平定变乱,诛连弄兔等,同时讨伐了郎羽兮、阿房、田洞。回兵石城,会集三十七部首领在石城(今麒麟区)歃血为盟,颁职赐赏,永结友好,并立会盟碑于石城。此碑被称为《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亦称“大理国三十七部会盟碑”。
石城郡统辖的十三个部中,隶属于今天曲靖市管辖的有八部,即石城郡治下的磨弥部、普摩部、纳垢部、落温部、师宗部、罗雄部、夜苴部,以及东川郡治下的畔部。八部中,“畔、磨弥、落温、普摩、夜苴、师宗六部为彝族先民——东爨乌蛮所立外,罗雄、纳垢两部为苗族、瑶族先民——盘瓠裔所立。八部中以磨弥部势力为雄,元初因之置磨弥万户府。”[57]
大理国石城郡的设置,让石城重新成为滇东地区的政治中心,为元代曲靖路的设置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