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珠江源海拔2444米曲靖:云南古城必游景点

珠江源海拔2444米曲靖:云南古城必游景点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珠江源出水口曲靖是云南人类活动较早的地区。宋、大理国之后,曲靖成为滇东重镇。珠江源海拔2444米,距曲靖市区70千米,是世界上唯一能够驱车和徒步抵达的大江大河的源头,赋予了沾益、曲靖世界唯一性的地理坐标和天然品牌。经过研究证实其生物门类的多样性、化石保存完整性很罕见,将其正式命名为“罗平生物群”。曲靖工业门类齐全,是云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云南省第二大经济体。

珠江源海拔2444米曲靖:云南古城必游景点

曲靖市位于云南省东部云贵高原中部,地处滇、黔、桂三省结合部,东接贵州、广西两省区,南连文山、红河两州,西与昆明交界,北和云南省昭通、贵州省毕节毗邻,成为云南与内地联系的重要通道。曲靖是中国第三大河流、中国南方第一大河流——珠江的发源地。因此,曲靖素有“入滇锁钥”“滇东门户”“珠江源头第一市”的美誉。

珠江源出水口

曲靖是云南人类活动较早的地区。被评为2006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的富源大河茨托村瘌石山的旧石器时期洞穴遗址,是中国目前唯一发现较为完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既有本地区文化的传统特点,又有典型的欧洲莫斯特文化和勒瓦娄哇技术特点,是莫斯特文化在我国南方的首次集中出现,填补了中国乃至亚洲考古的空白。大河遗址的发现,证明在距今4万~10万年前,南盘江流域的曲靖就有人类的活动。宣威来宾龙洞、宣威宝山发窝、陆良大莫古爱位村、陆良大莫古甘河村小海子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新石器时期,南盘江、北盘江流域都已经有了人类的活动。遗址中出土的石器制作精细,器形考究,跟中原出土的同时期石器相类似,说明居住在盘江流域的人类是中华民族的远古祖先之一。盘江流域的远古人类,他们依乌蒙、饮盘江,逐水而居、择林而栖,在盘江流域沿岸的高山峡谷间、丘陵地带和湖积平原上,从事原始定居的农耕生活,在滇东大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与巍峨的乌蒙山、不息的盘江水一起,是曲靖历史的开创者与见证人。

曲靖是云南中原汉民族进入较早,并与世居少数民族融合开发的地区,是云南最大的汉民族集聚区。公元前279年,庄蹻开滇,沿长江从黔中由劳浸(曲靖)进入云南,是有明确史载的大批次汉民族首次入滇,在同为“靡莫之属”[1]滇池地区建立了古滇国。公元前221年,秦修五尺道,终点就在曲靖。汉置郡县,今天曲靖境内的县区分属益州郡、犍为郡、牂牁郡。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将益州郡改为建宁郡,郡治由滇池(今晋宁)移至味县(今麒麟),随之又将庲降都督从平夷(今毕节)迁至味县,统领南中七郡,味县成为南中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西晋泰始六年(270)八月,晋武帝为了统治“南中”,分出建宁、兴古、云南、永昌四郡,设置宁州,州治仍在味县。宁州成为直接隶属于中央的全国十九州之一,改变了南中历来为巴蜀附庸的状况。宁州管辖的范围“几遍全滇兼黔、蜀及越南之边也”。[2]作为宁州首府的味县,是继古滇国首府、益州郡郡治滇池县之后,云南第二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此之后,爨氏家族雄霸南中,创造了辉煌的爨文化,虽宁州更名为南宁州,其间地名几经变更,但味县五百余年一直作为南中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到唐天宝七年(748)南诏灭爨。宋、大理国之后,曲靖成为滇东重镇。元、明、清之际,曲靖作为历代王朝经略云南的战略之选,实行寓兵于农、巩固边疆、促进发展的屯田政策,大批汉民族迁入,以军屯、民屯、商屯的方式定居下来,农耕文化的提升和资源的合理运用,使曲靖真正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的聚居区,实现了曲靖文化的重大转型,形成了以汉儒文化为主导、独具特色的曲靖本土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曲靖迅速崛起,成为云南省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是云南省的第二大经济体、次中心城市,东部增长极城市。

曲靖是中国第三大河流、中国南方第一大河流——珠江的发源地,有“珠江源头第一市”之称。明崇祯十一年(1638),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三到曲靖,两次走进盘江源头,在其著名的《盘江考》中第一次明确指出珠江发源于沾益炎方一带,纠正了《大明一统志》中把贵州盘县大黑山定为北盘江发源地的错误,为后人探明珠江正源留下了珍贵的史料。1985年,国家水电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正式确定沾益马雄山东麓的溶洞为珠江正源。珠江源海拔2444米,距曲靖市区70千米,是世界上唯一能够驱车和徒步抵达的大江大河的源头,赋予了沾益、曲靖世界唯一性的地理坐标和天然品牌。珠江源头是珠江流域十一个省区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生命港湾、灵魂的栖息地。受南盘江水的恩泽,公元前14世纪,曲靖就开始了稻作农业,成了云南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地区。移民与戍屯的民族迁徙和农耕开发,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形成了今天曲靖从坝子到山区的垦殖局面,以及发达的农耕文化。

曲靖是“鱼的故乡”“全国首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第六批国家地质公园”。一百多年来,地质学家们踏遍了曲靖的山山水水,在距今6.5亿年至3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志留纪”“泥盆纪”和“三叠纪”等众多种类的古生物化石和新生代高等脊椎动物化石,仅古鱼类化石种类就达30余种,有近百种古生物化石以曲靖的地名人名命名,曲靖因此被古生物学界称为“鱼的故乡”“古生物化石圣地”,享誉世界。2007年10月,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在罗平罗雄大洼子村附近中三叠统关岭组二段地层中发现距今约2.4亿年的鱼类化石,随后又发现大量爬行类及其它动、植物化石。经过研究证实其生物门类的多样性、化石保存完整性很罕见,将其正式命名为“罗平生物群”。2011年国土资源部将罗平生物群命名为“全国首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来自国内外的专家考察后认为,罗平生物群是二叠纪末期生物灭绝后三叠纪海洋生态系统全面复苏和辐射最典型的代表,与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Monte San Giorgio动物群相比而言,罗平以生物群种类更加丰富,保存更加完整,规模更加庞大,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而享誉世界。2011年10月,罗平生物群以全国最高评分入选“第六批国家地质公园”。(www.xing528.com)

曲靖素有“滇东粮仓”之称,是云南省重要的粮食、油料、蚕桑、畜牧生产基地,烤烟、粮食、肉类、油菜、蚕茧产量均居全省第一位,拥有全国产粮大县7个(宣威、陆良、罗平、富源、会泽、沾益、师宗),产油大县3个(罗平、师宗、富源),粮食常年产量占云南的1/7,油料产粮占云南的1/5,是云南省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全省粮食产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烤烟产量占云南的1/5,占全国的8.3%,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烟草生产基地。

曲靖工业门类齐全,是云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云南省第二大经济体。曲靖的工业有35个门类,形成了以烟草、煤炭、电力、机械、化工冶金纺织建材、造纸、皮革粮油加工等为主的较为完善的工业化体系。全市现已基本形成以优势特色农业、能源、烟草、化工、冶金、装备制造、轻工建材、生物资源为支柱的产业基地。近年来,曲靖高新产业发展迅猛,以宣威液态金属为代表,正加快发展全球科技领先型3D打印新材料建设“液态金属谷”,努力建成国际顶尖的液态金属产业研发中心。2005年曲靖被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与中国财富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走向世界—中小城市成就奖”,2009年入选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中国城市发展代表”。

曲靖市下辖麒麟区、沾益区2个市辖区,1个国家级开发区,富源县、会泽县、马龙县、陆良县、师宗县、罗平县6个县,代管宣威市,共6县3区1市。全市有134个乡(镇、街道),其中50个镇,41个乡(含8个民族乡),43个街道。市政府驻地麒麟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曲靖现已形成以铁路高速铁路为支撑,多条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为龙头,320、324、326、213四条国道为骨架,麒麟城为中枢,省道和地方公路为经络水路运输为补充的交通网络。建成有线、无线、载波、微波、光缆等多种传输和交换平台组成的广播电视电信计算机网络,实现了滇中四城(昆明、曲靖、玉溪、楚雄通信一体化。

曲靖市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民风淳朴。境内世居汉族和回族苗族彝族布依族瑶族水族壮族等8个少数民族,640多万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和睦相处。曲靖自然景观优美,人文古迹众多,气候温润,环境宜人,绿色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正悄然形成。曲靖多次被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2015年3月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2016年1月被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