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本斋:抗日英雄,百岁母子两代英烈

马本斋:抗日英雄,百岁母子两代英烈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这支回民支队的司令员就是马本斋,2009年他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杰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第二天清晨,马本斋的回民义勇队埋伏在村北的子牙河大堤两边的灌木丛中。加入八路军后,回民义勇队改名为回民教导队,马本斋被任命为队长,全队有200多人。7月,又与安平县的另一支回民教导队合编为回民干部教导总队,马本斋被任命为总队长,全队500余人。

马本斋:抗日英雄,百岁母子两代英烈

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活跃着一支以回民兄弟为主组成的抗日部队——回民支队。这支部队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被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毛泽东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1]这支回民支队的司令员就是马本斋,2009年他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杰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马本斋

马本斋的经名是尤素夫·马本斋,学名马守清,男,回族,1902年2月出生于河北献县东辛庄一个贫苦的回民家庭。父亲马永长,母亲白文冠都是贫苦农民,全家13口人,靠租种别人的几亩薄田,打短工、扛活维持生活。马本斋很小就知道帮助大人干活,每天不是拾柴、打草就是挖野菜。马本斋的母亲心地善良,常给孩子们讲苏武牧羊、岳母刺字、木兰从军的故事,对幼小的马本斋产生了深深的影响。由于家中贫穷,母亲借钱让他读了几年私塾。马本斋非常珍惜读书的机会,读书十分刻苦,《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都背得滚瓜烂熟。后来因为家境日艰,念了三年便被迫辍学,帮助父亲种地。1918年家乡大旱,为了生存,马本斋跟随父亲外出做工,起初父子二人在张家口一带以炸油条为生,后辗转到内蒙古给人放马。其间他们四海为家,各处奔走,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五四运动期间风起云涌的学潮、工潮,使出生农家的马本斋大开眼界,耳目一新。1921年冬天,19岁的马本斋经朋友介绍加入了东北军张宗昌的部队,进入部队后,他认真操练,刻苦勤奋,枪法越来越准。当时军中多是目不识丁的文盲,马本斋因读过几年私塾,粗通文墨,可谓能文能武,半年后就被升为班长,后不久又被提升为排长。1922年,他被选送到东北讲武堂受训,在那里他受到了严格的军事训练,掌握了系统的军事知识,1924年9月期满,因为成绩优秀,被提升为连长。回到部队后,恰逢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他被任命为担负后勤运输的“杠子营”营长。

1928年春,马本斋率“杠子营”随刘珍年的部队开到胶东莱阳。在一次战斗中,马本斋运用强攻和奇袭相结合的战术,取得了胜利,被任命为奉军独立21师第四团团长。后来,随军驻防胶东牟平一带。1928年,张宗昌被蒋介石北伐军击败,其将领刘珍年乘机脱离张宗昌部,割据胶东,马本斋所在部队归刘珍年节制。1928年,张学良易帜拥蒋,自成体系的刘珍年在山东战胜张宗昌、褚玉良联军后,5月被蒋介石任命为团长。1931年9月,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全境。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一枪未发撤到关内,把东北数千万父老乡亲置于日军铁蹄之下。各路军阀各怀鬼胎,只图自保。马本斋早就不堪忍受军阀混战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九一八事变之后因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决心不再混迹官场,不久他辞去团长之职,弃官回乡。回家后,他奋笔疾书,抒写了自己的男儿情怀:

风云多变山河愁,

雁叫霜天又一秋。

男儿空有凌空志,

不尽苍江付东流。[2]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铁蹄踏进平、津,接着继续南侵。马本斋的家乡河北献县一带也遭受了日本人的践踏。一天,东辛庄的几位老人来找马本斋,希望他能够出面组织部队保护村民。马本斋早就有了组建抗日队伍的心意,老人的话说到他的心里去了。马本斋开始向村里的家乡父老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动员青壮年参加抗日队伍。经过商议,队伍就起名为“回民义勇队”。1937年8月30日上午,东辛庄的清真寺里锣鼓喧天,院中老松树上悬挂着一张墨迹未干的揭帖:“主助俺,伊斯兰,只因日寇侵中原。回族男,猛虎胆,专打鬼子保江山。”马本斋走上大殿,挥动双臂,高声说道:“乡亲们!日本鬼子打过来了,他们杀我们的人,抢我们的东西,烧我们的房子,此仇不能不报,咱们组织义勇队就是要坚决同鬼子干到底!不愿当亡国奴的,到我这里报名。”刚说完就有六七十个青年报了名。有六七十人的抗日武装回民义勇队就成立了,大家一致推选马本斋为队长。

▲马本斋创建的八路军回民支队在操练

义勇队成立后,马本斋带领队伍进行军事训练,摸爬滚打,起早贪黑。半月后,回民义勇队迎来了第一次战斗。据情报员侦察,日本驻河间三本联队第二天拂晓要开往沧州方向,路过东辛庄村北公路。第二天清晨,马本斋的回民义勇队埋伏在村北的子牙河大堤两边的灌木丛中。日军卡车路过时,埋伏好的回民义勇队员一跃而出,向日军的汽车冲去,用大刀狠砍猛扎,一举消灭了车上的6名敌人,缴获三八大盖18支,盒子枪5把,子弹几百发,手榴弹几十枚。马本斋带领队员们将前清时期淹没在子牙河里的一口千斤大钟打捞起来,造了16支火枪,20门“大抬杠儿”(土炮)。这种土炮一丈多长,炮口如大茶杯,里面装满火药、铁砂子和铁碎片。点火后,铁砂、铁片随火舌喷出,近距离的杀伤力很大。一次,住在东辛庄下游20里沙河镇的日军、汉奸50多人乘汽车向东辛庄开来,马本斋的回民义勇队就是用这种“大抬杠儿”将敌人消灭的。回民义勇队在马本斋的带领下,打了几次小仗,打死、打伤了一些鬼子和汉奸,还缴获了部分枪支弹药,队伍也由初建时的六七十人变为近200人。

1938年清明节后的第二天,日伪军200人进攻东辛庄,他们把回民义勇队包围在西圩门的芦苇塘,形势十分紧急。幸亏八路军郭陆顺团长率部前来救援,打垮了敌军,回民义勇队才得以脱险。看着八路军战士冲锋陷阵的阵容和气势,马本斋内心充满了羡慕,他感到“水浅掀不起大浪,孤军作战,很难战胜敌人”,今后要想开展更大规模的抗日斗争,靠单枪匹马恐怕不行,跟着共产党走才是正道。不久,八路军中国共产党冀中回民抗日救国会主任刘文正来到东辛庄,带来了河北游击军司令员孟庆山的一封信,希望回民义勇队参加八路军。马本斋早就听说八路军是老百姓自己的军队,加之前不久刚刚得到八路军的救援,心存感激,得知刘文正的来意后,马本斋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加入八路军后,回民义勇队改名为回民教导队,马本斋被任命为队长,全队有200多人。7月,又与安平县的另一支回民教导队合编为回民干部教导总队,马本斋被任命为总队长,全队500余人。教导总队成立后,共产党员丁铁石任总队政治部主任,部队开始党组织的发展工作。在此期间,马本斋认真学习《党的建设》和《党员须知》两本教材,表达了自己入党的强烈愿望。1938年10月,经丁铁石、刘世昌介绍,马本斋实现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成为党组织的一员。

马本斋率领回民教导总队,配合开到冀中的八路军120师,频频出击日伪军,三个月时间内作战30多次,打死打伤日伪军500多人,参加破路战斗70余次,颠覆鬼子军车20余列。在与120师配合时,回民教导队也学到了很多游击战方面的经验。

▲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

1939年7月间,回民教导队从河间、青县转移到定县、无极一带,开辟抗日根据地。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回民干部教导总队改名为八路军三纵队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郭陆顺任政治委员。马本斋与郭陆顺亲密配合,带领回民支队,开辟了无极、藁城抗日根据地,收复了白洋淀周围的大片土地。

深南地区南面是沧(州)石(家庄)公路,西面是平汉铁路,是联结冀、晋、鲁、豫广大地区的枢纽,是日寇侵华战争的战略要地。1940年春,日军趁驻守此地的八路军主力部队南下执行任务的间隙开始猖獗起来,一方面强迫老百姓修公路、筑碉堡,另一方面采用“铁壁合围”“篦梳扫荡”等战术,野蛮屠杀无辜百姓。回民支队奉命到深县以南地区坚持对敌斗争。3月1日部队越过沧石路,驻扎在深南的栖凤庄。回民支队遭受了千余敌人的三面包围,马本斋指挥部队激战五小时,突出重围,指导员黄澄、中队长马逢春等19人壮烈牺牲,34人负伤。马本斋和政委郭陆顺及时对部队进行了整顿,安抚战士们低落的情绪。部队里掀起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高潮,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成为他的口袋书。经过学习,马本斋和回民支队的干部、战士很快掌握了游击战争的新的战略战术,之后连续取得了南花盆、前磨头、程家庄、齐凤庄、马阁庄、贡家台、康庄、榆科等多次战斗的胜利。南花盆、康庄、榆科三仗是马本斋和回民支队把毛泽东军事思想具体运用于抗日游击战争的成功战例。

南花盆是位于德石铁路边的一个村庄,距离敌人的磨头据点有二三公里,是磨头敌人查路时的必经之地。马本斋决定在此打一次伏击。5月4日,马本斋率领的回民支队埋伏在敌人巡查的必经之地,当20多个敌人巡查路过时,回民支队猛然出击,把查路敌人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同时,回民支队的另一支队伍佯装进攻磨头,敌人无法增援。这场战斗仅用了半个小时就全部歼灭敌人,缴获机枪1挺,步枪10余支。此次战役是马本斋和回民支队机动灵活、出奇制胜的战斗范例。

康庄战斗是马本斋领导回民支队打的又一个漂亮伏击战。康庄是位于衡水县城和安家村两个敌人据点之间的一个村庄,在这两个据点之间架有电话线。在摸清敌人的情况后,马本斋决定用调虎离山、声东击西的计谋,在康庄打一次伏击战。5月28日夜,马本斋将回民支队分三路做好伏击准备,第一大队潜伏在安家村附近,准备佯攻安家村;第二大队埋伏在康庄,准备伏击衡水之敌;第三大队隐蔽在离康庄一里多地的邢家村,准备截击康庄逃敌。29日清晨,回民支队佯攻安家村据点,敌人赶紧打电话向衡水求援。回民支队切断电话线,使衡水、安家村两地的敌人失去了联系。衡水敌人接到求援电话后,立即派日军中队长高田率两个日军小队和一个伪军小队共80余人,赶赴康庄。埋伏在公路两侧的回民支队见敌人进了自己的埋伏圈,开始密集扫射,敌人发现被包围,慌不择路,纷纷跳进深深的护路沟。护路沟早就在马本斋的策划下被老百姓挖了有一丈多深,鬼子跌进去就上不来,开枪也打不到地面,被回民支队战士的手榴弹炸死在沟里。

康庄战斗进行了40分钟,敌人被全歼。回民支队共击毙高田中队长等日军60余人,伪军20余人,俘虏伪军5人,缴获平射炮1门,重、轻机枪4挺,掷弹筒3个,步枪60余支,以及大量炮弹子弹等,回民支队无一伤亡。

榆科战斗是马本斋和回民支队利用智谋歼敌的范例。深南榆科据点的百余名伪军,经常出来骚扰百姓,民愤极大。为了铲除伪军,马本斋将回民支队六七十人扮成皇军,以假乱真。伪军真以为是皇军到来,没有任何准备,当发现是回民支队战士们的时候,为时已晚,被击毙50余人,其他皆举双手跪地做了俘虏。(www.xing528.com)

康庄等地战斗的胜利,受到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赞扬。冀中军区赠送回民支队一面锦旗,上书“能征善战的回民支队”。冀中军区在第三次政治工作会议上,为表扬回民支队整军后英勇对敌作战和坚持深南地区战斗的功绩,赠送一面锦旗,上书:“打不烂、拖不垮,攻无不克的铁军。”毛泽东同志亲笔写下“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九个大字,表彰回民支队。

1941年,回民支队在大清河北坚持了近半年的斗争,马本斋运用“推磨战术”,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围着容城转圈子,粉碎了敌人妄图消灭回民支队的企图。他们采取地道战地雷战、破击战,有时大摆迷魂阵、推磨阵、麻雀阵,搞得敌人晕头转向。他们围景和,拿佛庄,打泊镇,攻大城,作战27次,歼敌500余人。敌人曾集结4000多人,对子牙河三角地带反复“扫荡”,回民支队战斗一个半月,把敌人弄得筋疲力尽。

日本联队长山本不堪忍受回民支队的折磨,派人送信给马本斋威胁道:“有你马本斋就没有我山本,有我山本,就没有你马本斋……”马本斋看过信后,回敬他道:“有你山本就没有我马本斋,有我马本斋就没有你山本……”山本见武力和威吓都不能让马本斋妥协,于是便采纳了叛徒哈少甫的毒计,将马本斋的母亲抓住作为人质。1941年8月5日,日军和伪军500多人,从河间、献县、沙河镇出发,分三路包围了东辛庄。马母和一些群众躲进了村外东南洼的高粱地。敌人一进村直奔马家,屋内空无一人。气急败坏的日军将来不及转移的乡亲赶到清真寺里,逼问谁是马本斋的母亲,愤怒的百姓不肯说,敌人就用皮鞭和木棍进行拷打,当场打死三名群众。敌人找不到马母,恼羞成怒,正要屠杀儿童时,只听一声怒喝“住手!”马母从高粱地里走过来,高声怒斥:“日本强盗!你们不是要找马本斋的母亲吗?我就是!你们不要杀害老百姓,冲我老太婆来!”

▲抗日英雄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

马母被抓到河间后,任凭敌人如何威逼利诱,毫不动摇。山本指使哈少甫和伪县长孙蓉国逼迫马母给马本斋写信劝降,马母大义凛然,怒斥道:“我儿子抗日,我死了也光荣!不像你们这些无耻的奴才!卖国投降,玷污了伊斯兰教!”这位可敬的英雄母亲,为了坚定儿子的抗战意志,毅然选择了绝食,用以死报国的民族精神,激励儿子和回族子弟抗日到底。马母在绝食七日之后,壮烈殉国。[3]马母绝食殉国的消息传遍了冀中平原,八路军指挥员朱德、彭德怀、罗瑞卿、陆定一联合致电冀中军民:

冀中回民支队,支队长马本斋同志的母亲,为敌人俘去,在胁迫利诱和凉水灌鼻等残酷严刑下,不仅拒绝为敌奸劝降自己的儿子,并表示决不屈服,而且严厉斥责敌人,终被折磨以死。在听到这个悲痛消息以后,我们认为像这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女子,不愧为中国人民最优秀的代表,这样惊天动地忠于中华民族的无上气节,足以愧死一切充当日寇走狗,出卖民族的衣冠禽兽,愧死一切对抗战大业表示动摇的民族败类。中国人民有这样的母亲,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光荣,回民的光荣,中国妇女的光荣,而且是中华民族绝不灭亡最具体例证。而我们八路军人中,有这样深明大义勇敢坚定的母亲,正是我们八路军的光荣。我们仅以悲愤的热忱,向马母英灵致崇敬的悼念,并向我们的马本斋同志,致以兄弟的慰问!

马本斋得知母亲壮烈殉国的消息后,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哀悼诗:

宁为玉碎洁无瑕,烽火辉映丹心花。

贤母魂归浩气在,岂容日寇践中华。

他克制住内心的悲痛,继续奋勇杀敌。山本再令叛徒哈少甫回到回民支队,阴谋诱俘马本斋。马本斋识破诡计,命令警卫员将哈少甫逮捕,押送冀中军区执行了死刑。回奸马庆来再奉山本之命潜入回民支队,企图利用他和马本斋的旧交情劝降马本斋。马本斋像对待哈少甫一样,处决了认敌作父的马庆来。马庆来被击毙后,日军毒打当地回民,还用猪肉进行侮辱。马本斋拒绝与山本订立“谁也不打谁”的协定,他写信告诉山本:“我与日军仇深似海,不消灭日寇,誓不甘心。”1942年,回民支队转战清县、交河、景县一带打击敌人,4月27日在与泊镇日伪军交战中,政委郭陆顺头部中弹牺牲。紧接着日军对冀中地区进行了疯狂的五一大扫荡。为了保存革命力量,马本斋带领回民支队跳出包围圈,奉命转移到范(县)观(城)濮(阳)地区,战斗在鲁西北地区,马本斋兼任三分区司令员。回民支队沉重打击了伪治安军齐子修部和莘县伪军刘仙洲部,摧毁了公路上的敌人据点二十里铺炮楼,发动地方游击队和广大群众填平了40多里的封锁沟。1943年夏,在当地民众的配合下,回民支队攻克朝城、莘县周围30多处据点,烧毁40多个碉堡岗楼,保卫和扩大了鲁西北抗日根据地。不久又配合山东根据地军民,取得了1943年夏季战役的重大胜利。1943年11月中旬,马本斋率部转战鲁西南,在濮阳县的八公桥,奇袭伪军孙良诚指挥部,俘虏伪军官兵1600余人。随后回民支队乘胜追击,拔除八公桥外围的碉堡据点,取得了反蚕食斗争的巨大胜利,巩固了冀鲁豫根据地。冀鲁豫军区党委书记黄敬称赞马本斋是“后起的天才军事家”。

马本斋带领回民支队,所向披靡,屡建奇功。在长期的战争生活中,由于营养不良,积劳成疾。1944年1月,马本斋病倒在河南濮阳县,他的脖子后面长了一个疔疮,由于环境艰苦,医疗条件差,毒疮很快波及脑髓,引发急性肺炎。1944年2月,回民支队接到命令,开赴陕甘宁边区,马本斋拖着病弱的身体到部队开赴延安的会场,为战友送行。2月7日,无情的病魔夺去了马本斋的生命,他病逝于山东省莘县冀鲁豫军区后方医院(今河南濮阳县小屯村),终年43岁。

▲追悼马本斋大会

1944年3月17日,党中央在延安隆重召开了马本斋烈士追悼会,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主持大会,叶剑英参谋长致悼词。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分别为他题挽词:“马本斋同志不死!”“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民族英雄,吾党战士。”叶剑英同志评价说:“马本斋同志的斗争道路简单地说,一是抗日,一是团结,一是信赖党。”

家乡的人民为马本斋修建了一座烈士墓。1954年,马本斋烈士的遗体从鲁西莘县张鲁集迁至河北省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安葬。1956年,马本斋的故乡被命名为“本斋回族自治乡”。

【注释】

[1]穆成林编著:《开国元勋眼中的抗日英烈》,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1页。

[2]李仲明:《抗日英雄马本斋和回民支队》,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2页。

[3]刘贤齐:《回民支队垂青史——记八路军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载黄涛、史立成、毛国强编著:《中国共产党抗日英雄传》,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