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作为一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其内部存在机会和资源获得的差异性,不同的空间之中人们获取资源的能力不同,其生活机会也有所不同。空间资源的配置是由多方利益主体或集团通过博弈划分,各利益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展开空间参与、竞争或合作。在这一过程中,强势权力组织在社区空间资源配置当中发挥主导性作用,而边缘性权力组织博弈能力较弱,其利益诉求通常不能完全得到满足,甚至会被忽略。为使相关利益主体的基本权利与诉求得到满足,社会资源的配置应坚持平等公正的原则。而所谓空间分配正义,是指空间资源配置的公正公平,即城市社区内生活的人对一些公共资源的分配拥有平等的参与权和决策权。[6]
然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在空间资源重组与分配的过程中,以政府和市场为代表的强势主体拥有稳固或进一步提升既有利益的优势与能力,而以公众为代表的群体却通常处于被动地位,从而造成了空间资源配置的不均衡。空间资源配置不均,在混合型空间内部形成了差异化的社会空间形态。
社区空间配置非均衡化的重要体现之一是居住隔离问题。在混合型空间下的生活性子空间内,住区的不同类型导致了空间的差异。在案例区域内,住区的级别差异及阶层的分化通常与住区所属单位性质、住区建设前土地类型及产业主要形态有关。同属单位家属楼的住区,会因单位的不同性质形成不同的居住空间。以高校家属楼和老旧工厂家属楼为例,高校家属楼的居民通常为高校退休教职工,文化程度与个人素养较高,对于生活环境与社区管理存在一定要求,因而住区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管理更有效率;老旧工厂家属楼的居民通常为工厂退休工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且老旧工厂往往受到经济实力限制,难以提供完善的物业服务与社区管理,因而住区相对陈旧,管理更加无序。而对于回迁房住区而言,拆迁之前的空间经营何种产业,土地属于哪种类型会影响到住区所聚集的公众。如拆迁之前为菜园等农业用地,那么回迁的居民中农民将占据重要比重。对于商品房而言,混合型空间内可能会受到社会公众收入水平的影响分化出高档社区与低档社区。低档社区内配置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与高档社区存在较大差距,并会伴随发展进程逐渐被边缘化,最终加剧了贫富差距。高档社区通常处于优质地段,环境上佳,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完善。社区内聚集了拥有较高经济地位及社会地位的公众,完善的物业管理通过设置门禁等方式限制了外人的随意进入。高档社区通过采用种种有形限制,使得社区空间在客观物质维度与精神维度上进一步分化,加剧了居住隔离,并由此引发了高档社区与低档社区之间的矛盾,久而久之将形成无形的社会空间隔阂。(www.xing528.com)
总之,社区空间配置的非均衡化会加剧社会阶层的差异化,最终加大贫富分化,形成居住隔离。隔离程度的加剧可能会加深社会公众阶层间的矛盾,甚至埋下社会不稳定的隐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