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园区域与动物园区域内的生活性子空间大多建设较早。其中,潘家园区域以潘家园旧货市场为中心,半径1公里之内约有住宅区23处,动物园区域以东鼎大厦为中心,半径1公里之内约有住宅区28处,两处子空间内住区建设时间在20世纪90年代以及2000年前后居多(见表3),与生产性子空间的发展时间步调基本一致。
1.动物园区域
动物园区域内的居住小区可分为回迁房、单位家属楼、普通商品房等多种类型。回迁房作为北京东西城区早期开发的产物,在动物园区域内占据较大比重,其中,DB居住小区就是典型的回迁户聚集地。根据走访所获信息,DB居住小区是1990年在多个胡同和居住小区原址上建成的居住区,分别在四条胡同的名字中各取其一成为新的街区名称。据社区展示信息所示,DB居住小区的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小区内住宅楼林立,内部空间被割裂,虽然休息区、健身器材、老年活动室等五脏俱全,但相对拥挤,公共空间破碎狭窄。小区内部经营几处宾馆,规模不大,小区外紧邻餐馆等小商业便民一条街,小区东北侧紧邻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幼儿园,财政部幼儿园坐落于小区内部。整体而言,小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备。
表3 潘家园、动物园住宅区建设时间表
注:信息来自房天下网络平台,表格为作者自绘。
房屋出租是小区内居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因为DB居住小区是由四条老北京胡同改建而来,因而小区内的居民多为世代居住于此的北京本地人。居民经过回迁,分得多套房产,除去自住的房屋,将其他房屋出租,以此获得收入。随着动物园批发市场的兴建与发展,动物园区域人流量不断加大,也使得周边小区房屋出租的热度居高不下。据小区居民表示,疏解之前,小区内的租户多是动物园批发市场内的商户,房屋出租十分抢手,且因市场本身蓬勃发展,商户收益不断增多,也使得小区租金一路高升。生产性子空间的成长辐射到了生活性子空间,市场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居住区居民的经济收入,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市场里的商贩一个月能赚几十万,掏几千块钱跟你这儿租房都无所谓的。”
——DB居住小区居民,W,访谈编码20190328W
JH居住小区位于DB居住小区的西南处,与动物园批发市场的距离更加接近。相比DB居住小区而言,JH居住小区的面积要狭小很多。JH居住小区作为单位家属楼,建设时间较早,小区内部住宅楼沿小区四周分布,在小区中间形成了一部分用于锻炼、休息与交往的公共绿地。在早期,小区尚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小区内居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家庭汽车普及之后,狭小的生活空间愈发窘迫。因小区自身面积小,建设时并未考虑到未来居民家用车辆停车的需求,小区内部并无停车位,导致小区内私搭地锁现象严重,车辆乱停乱放屡见不鲜,有的车辆甚至驶上台阶紧紧停靠在凉亭与健身器材一旁。如此一来不仅使得小区内更加拥挤,也侵占了居民的生活休闲空间,造成了居民生活的不便。
JH居住小区内的居民构成与DB居住小区类似,原住民多为北京当地人。但因小区面积小,且隶属单位家属楼,一人分多房的可能性较低,小区内的北京居民不少选择搬离此处,将房屋出租或出售。因来往便捷,动物园批发市场的商户来此租住甚至购房的情况屡见不鲜。(www.xing528.com)
总体而言,在居住环境上,动物园区域内的大多数居住区建筑虽陈旧但尚算整洁。因为小区内部没有“苍蝇小馆”,因而也较少受到污水、噪声等环境困扰。
2.潘家园区域
潘家园区域内的住区房屋类型多样,包含单位家属楼、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回迁房等多种住房类型。其中,HW居住小区、NG居住小区、WS居住小区等均为单位家属楼,作为单位家属楼的小区楼龄较老,社区内老龄化现象严重,多属于养老型社区。以NG居住小区为例,据访谈了解,该小区作为北京化工厂单位家属楼,小区内除一栋建筑因建设后期资金问题而与其他单位合建之外,其余建筑均为化工厂所有,小区内居民绝大部分是化工厂退休老职工,彼此熟悉,邻里氛围和谐。小区内有潘家园街道设置的“一刻钟社区便民服务圈”社区便民超市,但因小区门外即有物美大卖场,故小区居民对于便民超市的依赖程度较低。回迁房和经济适用房以HS居住小区为代表,其属于北京市东城区城市建设开发公司的定向安置房,将一大部分小区内住房提供给前门历史文化保护区外迁居民和原弘善市场地区拆迁村民作为异地安置以及本地回迁场所,因而小区内居民以北京人为主,在设计上迎合老北京的生活习惯与特色。
潘家园区域既有建设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老小区,也有建设时间不足10年的新小区,新老小区共存,错落交替分布,但仍以老旧小区数量居多。
与动物园批发市场区域不同的是,潘家园区域内的生活性子空间受生产性子空间辐射范围较小。动物园批发市场主要从事服饰批发零售,服饰自身柔韧性较高,运输较为便捷且成本较低,因而以动物园批发市场为中心,商户倾向选择租住的小区半径更长,辐射范围较大。而潘家园旧货市场因主要经营商品为古玩字画,且潘家园旧货市场内摊位租户因日而异,摊位储物柜结束经营后不允许上锁,因而棚户区商户多选择每日经营前后自行于住处和市场之间搬运商品的方式。但商品中玉石字画易损,金属石料搬运不易,运输成本较高,因而商户多选择与市场距离更近的住区租住。经走访得知,与潘家园旧货市场停车场一侧大门仅相隔一条马路的HW居住小区内,小区居民仅20%为本地住户,80%为租户,租户内绝大多数为市场内商户。而与潘家园旧货市场直线距离不超过1公里的WS居住小区与NG居住小区,市场商户则寥寥无几。[15]距潘家园旧货市场直线距离800多米的HS社区内居民85%为自住户,15%为租户。[16]由此观之,生产性子空间对于生活性子空间的辐射范围受商业性质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潘家园区域内的各住宅小区环境与社区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以WS居住小区、HW居住小区以及NG居住小区三处小区为例,WS居住小区面积狭小,楼房陈旧,内部设施老化,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物业管理不到位,造成该地区硬件设施差,环境卫生落后。小区公共绿地极小,公共空间呈狭长状,并不具备健身器材、公共桌椅、老年活动室等可供居民人际交往的设施,居民为满足社交需要只能将废弃的旧椅子摆放在树下以便使用。小区内并无养老卫生服务中心,且居委会管理缺位,必要的办公空间缺乏,致使居民反馈渠道不畅,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小区并无门卫,自行车、电动车电瓶丢失情况频发,存在治安问题,且停车房十分老旧,是随楼而建,现已经历几十年,木制房梁已经压弯,几乎为危房,存在安全隐患。与之相对的是相隔不远的NG居住小区。该小区面积较大,设施齐备,公共空间宽敞,建筑密度合理,公共休息区、健身区、老年棋牌活动区等建设齐全。常年有门卫值班,使小区治安得到保障。社区管理有效,居委会按时值班,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意愿积极,问题反馈渠道畅通且可以得到良好解决,小区居民对居住环境与社区管理满意度较高。HW居住小区因距离潘家园旧货市场极近,其社区管理受市场影响存在特殊性。据居民反馈,小区内最突出的问题是停车位问题。因与市场距离近,市场的停车位需求过大甚至外溢,小区为寻求利润将停车位对外出租,使得小区住户停车空间受到挤压,停车需求无法满足,对社区管理满意度较低。
“2011年之后小区有很多私搭地锁,还找了外地人看车,小区里面的车位都租出去,我们自己都没地方停车,还得去外边找地方停车。”
——HW居住小区居民,W,访谈编码20190404W
潘家园区域的生活性子空间内以饭馆为主的小商业业态较为活跃,“苍蝇小馆”遍布,私搭乱建现象屡见不鲜。出于消防安全考虑,这些小商业并非位于小区内部,多数与小区一墙之隔,或处在小区临近街巷一侧向外开放。如WS居住小区,7号楼东侧存在11家“苍蝇小馆”,包括脆皮烤鸭、重庆麻辣烫、香河肉饼等餐饮。据新闻报道,这些私搭乱建的小饭馆在疏解之前已经存在10年之久,给小区居民带来困扰。居民称这些小餐馆以前连烟囱都没有,后来虽然装上了烟囱,可还是乌烟瘴气。[17]这些违建商铺占道经营,也会造成交通拥堵。更需注意的是,很多违建餐饮小馆还是无照经营状态,经营环境较差,存在食品安全隐患。这也成为之后生活性子空间开展疏解整治工作的重要出发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