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空间形态是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表现,同理,城市存量空间的更新是基于城市存量土地的更新再利用。本书在梳理相关基础理论和概念的基础上,以北京市为案例,分别从城市生产型存量空间和混合型存量空间两种类型进行城市存量用地更新和空间治理的研究。一方面,在城市生产型存量空间更新研究中,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治理理论,研究更新治理中治理主体的利益诉求和行为,进而分析政策影响下的协同治理,探索实现空间善治的路径。另一方面,在城市混合型存量空间更新研究中,基于空间生产理论和治理理论,研究空间再生产过程,进而分析空间更新治理中的困境和原因,探索实现空间善治的路径。
【注释】
[1]人民网.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EB/OL].(2013-12-16)[2018-12-22].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216/c70731-23846756.html.
[2]杜燕.北京市发改委主任详解“城六区腾退空间如何用”[EB/OL].(2016-1-28)[2018-7-3].http://news.cnr.cn/native/gd/20160128/t20160128_521266944.shtml.
[3]杜燕.北京市发改委主任详解“城六区腾退空间如何用”[EB/OL].(2016-1-28)[2018-7-3].http://news.cnr.cn/native/gd/20160128/t20160128_521266944.shtml.(www.xing528.com)
[4]郭旭,田莉.“自上而下”还是“多元合作”:存量建设用地改造的空间治理模式比较[J].城市规划学刊,2018(1):66-72.
[5]陈易.转型期中国城市更新的空间治理研究:机制与模式[D].南京:南京大学,2016: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