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术研究文化对博士生教育的积极影响

学术研究文化对博士生教育的积极影响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如导师的角色可能是给予学生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并为学生提供学术上的帮助与实践方面的建议,学术研究文化能够扮演的角色亦是如此。学术研究文化具有学术和社会包容的特点,使学生与他人建立联系并发展人际网络,它能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经历和成果产生积极的影响。相比于全日制学生,非全日制学生更难融入与维系研究文化,由于与学术组织的沟通较弱,他们并不总能意识到自己有资格参加学系举办的活动或加入专业学术协会。

学术研究文化对博士生教育的积极影响

正如导师的角色可能是给予学生精神上(moral)的支持和鼓励,并为学生提供学术上的帮助与实践方面的建议,学术研究文化能够扮演的角色亦是如此。学术研究文化具有学术和社会包容的特点,使学生与他人建立联系并发展人际网络,它能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经历和成果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那些有志于在学界内外从事科研工作的人而言,它能够奠定重要的基础。

一些学术单位专门致力于营造同僚共治的氛围(Elton 和Pope,1989;Wright,2003)。研究生辅导教师全权负责研究生的支持系统,并要采取一些措施以增强共同体的团结感。这些措施包括将新生分配进入学习小组、定期支持小组、特殊兴趣小组、任务导向小组,还包括提供小组指导、发布单位通讯稿、举办社交活动以及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使用互联网。友善且乐于助人的行政人员社群活动日,以及组织的社会活动,对学生似乎都有所帮助。不仅如此,学术人员也被鼓励去认可研究生的观念、实践经验以及在高等教育之外社交网络的价值。这些都有助于维持学生的智力自尊,有助于在早期阶段解决学生的指导难题,也给许多自费求学的学生带来了物有所值的体验。学生们感觉到自己从院校中受益良多,作为回报他们更积极地为共同体做出贡献(Gross,1994)。

然而,在很多学系内部,学生与教师的接触极少,仅限于与正式导师的来往,或偶尔参加一下研讨会以及诸如学系的圣诞晚会等活动。年龄较大的海外留学生尤感失望,他们仅仅被当成“学生”,而非初级研究员英国学界并不认可他们在国内高校的讲师地位。

大多数学系都有研讨会,有时会附带一些社交活动。但是,尽管有相当高比例的学生知道这些研讨会,但是很多人并没有定期参加,有些人甚至从未参加过。他们认为研讨会不符合他们的需要:主题不相关和/或设置过于正式。此外,即使学系定期举办活动,学生感觉与教师的交流也流于表面,因为学术教师倾向于彼此交流,而非与研究生交谈。

然而,那些没有定期参加研讨会或课程的学生往往表示,他们希望有更多的讨论机会,也希望获得更多的帮助。一部分学生认为,因其研究的专门性质,跨越学系的会议应该会有所帮助。一些学生也认为,接触大学之外的人员也将很有价值,因为学系内部缺乏某些专业领域的专家,即使有的话,也很难接触得到。也就是说,在时间压力之下,他们仅仅寻找“相关的主题”,而对其他视而不见。此外,他们也抵制强制参与的做法。但是,那些定期参与研讨会的学生可能为其论文获得一些很偶然的发现:(www.xing528.com)

很多事情都很偶然地联系在一起。尽管一本书(或一场讲座)并没有专门讨论我的问题,但我能够发现一些东西,它能够直接带我到我想去的地方……我可能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直在某些问题上苦苦挣扎,而这些偶然出现的机会(帮助了我)……

(Haggis,2002:216)

尽管有些学术组织具有同僚共治的氛围,但部分学生比其他学生更难参与学系的社交生活。相比于全日制学生,非全日制学生更难融入与维系研究文化,由于与学术组织的沟通较弱,他们并不总能意识到自己有资格参加学系举办的活动或加入专业学术协会。相比于本国学生,留学生更少提到他们被鼓励去参与研讨会、学术会议以及非正式的学术交流网络(Deem 和Brehony,2000)。贫穷也会阻碍部分学生参加会议及其他活动。

甚至全日制的本国学生也觉得其学系(或研究生院)对研究生研究者做出的决定与他们并无干系。他们对所在机构的“决策过程一无所知”,并且当他们觉得自己的特定研究领域不具有重要地位时——例如,教师转向了其他领域,这种感受就会被放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