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二五华东地区地质调查成果集:主要工作进展及成果

十二五华东地区地质调查成果集:主要工作进展及成果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二五”期间,地质调查支撑赣南苏区脱贫攻坚取得了突出成效。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极大地推动了赣州果业产业的发展。已发现矿种110种,查明资源储量矿种65种,提交矿产地571处,其中大型24处、中型86处。“江西大埠-盘古山地区钨多金属矿远景调查”项目,圈出综合异常57处,圈定磁异常20处,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进一步厘定4处成矿远景区,筛选出4处检查区作为矿产检查工作重点。

十二五华东地区地质调查成果集:主要工作进展及成果

十二五”期间,地质调查支撑赣南苏区脱贫攻坚取得了突出成效。圈定绿色富硒土地,支撑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提交一批矿产地,催生一批矿山企业;解决一些贫困区群众的饮水安全,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地方特色旅游产业发展,为赣南苏区贫困人口脱贫做出了重大贡献。

(1)土地质量调查圈定绿色富硒土地资源,支撑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划分了宜果、宜烟、宜茶产业发展区域,圈定了富硒农产品种植区域。

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完成了赣南苏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针对特色农业区开展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了土壤元素分布状况,划分出赣州东北部优质白莲规划种植区、中东部优质脐橙规划种植区和西部优质茶叶规划种植区,圈定出优质白莲种植区6个、优质脐橙种植区26个、优质茶叶种植区3个,在赣县、崇义、安远圈定了一批富硒(或富锌)土地资源,在崇义发现了天然富硒、富锌茶叶,在龙南县发现了天然富硒水稻大豆,为现代农(果)业发展规划、名优特农产品开发等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指导。

完成的中国地质调查局“江西兴国-寻乌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查明了21 500km2双层(表层、深层)土壤中66项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分配特征;初步评价了区内土壤环境质量、土壤营养及健康元素现状;发现了1235km2富硒土壤资源。

完成的中国地质调查局“江西大余-南康地区1∶2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项目,首次获得了江西大余-南康地区14 838km2表层和深层土壤中66项元素指标的高精度地球化学数据,为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整治、基础地质研究、地方病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依据;首次圈出富硒土壤面积2570km2,发现了崇义阳岭、赤水仙富硒富锌绿茶,龙南县里仁富硒大豆和大米,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价值,为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赣县清溪地区吉埠乡、南塘乡、田村乡、石芫乡,圈定富硒土地12.8万亩。赣县人民政府采用“基地+农户”的帮扶机制,建立了富硒大米、瓜果、脐橙、油茶甜叶菊等农业产业群。目前清溪地区已成为以富硒产品为龙头的第六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规划面积34万亩,核心区规划面积11.8万亩,已投入园区建设经费约7亿元,惠及22.6万人。

于都县梓山地区、铁山垅地区,宁都县青塘地区,圈定富硒土地26.2万亩,评价了土地环境质量,提出了土地利用综合规划建议、农业种植精准施肥建议、富硒土地开发建议,有力支撑了地方人民政府的土地利用与综合整治。

崇义—大余、信丰—龙南—全南、安远等贫困地区,圈定富硒土地260万亩,地方人民政府借鉴清溪模式,建立了特色农产品产业群,推进了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和品牌升级,10万贫困人口在土地流转、劳务工资、技能培训中获得收益。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极大地推动了赣州果业产业的发展。目前赣州已成为全国最大脐橙主产区,也是世界最大的脐橙种植基地,全市脐橙产业集群年总产值达105亿元,帮助25万种植户、70万果农增收致富,解决了1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还带动了苗木农资、运输以及休闲旅游等全产业链的发展。脐橙之乡信丰县,脐橙种植面积28.47万亩,年产量达15.97×104t,实现销售收入3.74亿元,2.2万户约6.5万果农受益,脐橙产业带动人均增收900元以上;同时,脐橙产业还带动了果品加工业、生猪养殖业、水面养殖业、交通运输业、旅游服务业、包装广告业等产业的发展,解决了4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特别是果品加工业,全县培育了绿萌农业、裕和农业、橙之源果业等果品龙头企业38家,果业合作社102家,脐橙采后处理生产线21条,呈现出“一业兴,百业旺”的产业发展局面。

(2)矿产地质调查推动贫困区的矿产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交一批矿产地,催生一批矿山企业,形成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矿业扶贫模式。

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3.02×104km2、矿产地质调查1.37×104km2航空物探1×104km2。已发现矿种110种,查明资源储量矿种65种,提交矿产地571处,其中大型24处、中型86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钨195×104t、稀土126×104t、萤石568×104t。初步形成6处开发基地,2015年赣州市采矿业总产值达到320多亿元,矿业延伸产业总产值达到1333多亿元,矿业从业人数达到13.71万人。

通过矿产地质调查,圈定物探异常258处、化探异常224处,新增矿产地120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27处,有效支撑了于都银坑-宁都青塘金银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的找矿突破“358”目标的实现,为崇义大余钨矿业经济区、赣州钨和稀土深加工矿业经济区、龙南稀土矿业经济区、兴国氟盐化工矿业经济区、瑞金会昌氟盐化工矿业经济区等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在老矿山深部及外围开辟了“第二找矿空间”,为苏区老矿山的延期服务和解决地区人口就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地质调查评价专项“江西崇义淘锡坑外围钨矿调查评价”项目,提交了东峰、长流坑2处矿产地及羊古脑、石咀脑、碧坑3处找矿靶区;预测全区钨资源潜力46.7×104t。“江西赣县罗仙岽-龙潭下钨矿远景调查”项目,提交新发现矿产地1处(杨嶂岽)和找矿靶区3处(龙潭下、石人坑和大营前或合龙外围),预估全区资源远景钨金属量43.67×104t。“江西大埠-盘古山地区钨多金属矿远景调查”项目,圈出综合异常57处,圈定磁异常20处,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进一步厘定4处成矿远景区,筛选出4处检查区作为矿产检查工作重点。“江西省信丰县大桥-铁石口地区煤炭资源调查评价”项目,预测铁石口及大桥调查区煤炭资源量约为11 700×104t。正在实施中的中国地质调查局“江西1∶5万罗屋、濯龙、横江、九堡、瑞金市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及“江西1∶5万仙下、于都县、梓山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两个项目,查明了3700km2的地质背景,新发现各类矿化点13处,圈定各类综合异常74处,优选了多处新的找矿靶区。

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大余县西华山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探获内带含钨石英脉组4个,新增钨资源量矿石量65.6×104t,其中333类钨资源量27.2×104t、334类钨资源量38.4×104t;新增WO3资源量10 441t,其中333类钨资源量3338t、334类钨资源量7103t;新增钼资源量611t,其中333类404t、334类207t。“大余县荡坪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全区新增矿石量29.052×104t,金属量WO3 4032t,钼1066t,铋166t,其中金属量:(122b)WO3 26.48t,钼97.93t,铋7.45t;333类资源量WO3 4006.20t,钼968.94t,铋159.53t。“大余县下垄钨矿樟斗钨矿区接替资源勘查”及“于都县盘古山钨矿区接替资源勘查”项目,左拔钨矿区新发现2条石英大脉型黑钨矿体(V 527、V 565)及云英岩型矿化体,在岩体内发现石英大脉型黑钨矿体,估算了2条石英大脉型黑钨矿体的333+334类资源量9301.42t;樟斗钨矿区矿山正在施工运输坑道及硐室,准备下步施工钻探工程。“于都县盘古山钨矿区接替资源勘查”项目,圈出3个钨外圈异常带,完成一个坑内钻孔施工任务,该孔见一组石英脉,厚度大于0.03m,最大0.80m,见一蚀变岩体,厚度3米多,可见钨矿化。(www.xing528.com)

矿产地质调查支撑赣州南方离子型稀土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建设,新发现中型以上稀土矿产地7处,为赣州稀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2015年稀土产业销售收入197.97亿元。发现52个萤石矿产地,支撑赣州氟盐化工产业持续发展,形成了兴国氟化工产业基地、会昌氟盐化工产业基地和全南氟新材料产业基地,2015年销售收入75.19亿元。发现84个钨矿产地,有效支撑了赣州钨精矿生产、冶炼加工基地建设,目前赣州钨精矿产量约占全国的1/3,钨矿采选生产能力居全国首位。现有钨矿企业53家,年采矿生产能力850×104t,选矿生产能力900×104t,钨精矿产量年产约2.5×104t,约占全国钨矿产量的20%。2015年全市钨产业销售收入为302亿元。

矿产地质调查支撑江西润鹏矿业、江西朝盛实业、兴国中莹矿业等当地矿山企业持续生产,实现了贫困人口与贫困户“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矿业扶贫模式。危机矿山深部及外围调查,支撑西华山钨矿等新增一批资源量,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稳定就业5500人,人均年收入约5万元,近2万人成功脱贫。帮助矿产企业改进采选工艺技术,金龙锡业、龙威锡业年生产能力达100×104t,锡精矿年生产能力4000t,冶炼能力1.18×104t,实现年产值1.5亿元,上缴地方税费3000万元,安排就业人数1000人,带动解决就近的贫困人口就业300户以上。

(3)地热资源调查探明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地7处,有力支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有望带动近5万贫困人口脱贫。

“十二五”期间的地质调查工作在赣南苏区探明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地7处,查清地热水资源量12 458m3/d,水温≥45℃,开启了绿色扶贫模式。寻乌县南桥提交可开发利用的地热1处,可开采资源量2800m3/d,温度56℃,产能4789.561k W,地热流体年开采累计可利用的热能量为2.517×108MJ。于都县黄麟盐湖脑地热获得含氟、偏硅酸、锂等有益矿物质,达到优质理疗热矿水水质标准的地热水,估算本矿区地热可采资源量为1850m3/d。安远县新塘地热调查通过群孔抽水试验,估算勘查区地热水可采资源量为2308.8m3/d,水温为54.0℃。石城县通天寨国家地质公园红盆地下发现优质地热水,为石城县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和“中国温泉之乡”提供了资源保障,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4)地质灾害调查与重大灾害防治查清了一大批灾害隐患,筛选特大型险情地质灾害点,指导防灾减灾工作,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地质灾害调查,查清了全市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1 339处,受威胁户达22 364户,受威胁人口113 726人。划分出4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防治点504处;5个次重点防治区,防治点726处;5个一般防治区,防治点112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保护了4000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了15所学校4000多名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查明崇义县关田镇下关村柯树岭矿细湾河泥石流,威胁人口1500人,威胁财产3000万元;查明会昌县周田镇新圩村塌陷,威胁人口6162人,威胁财产8344万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灾避灾和灾害治理方案,有效地指导了地方人民政府应急处置。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支撑赣州苏区100多个废弃矿区恢复治理,治理面积达21.95km2,在肥力相对充足的矿区周边鼓励农民开垦,栽种果树,让昔日的“不毛地”披上了“绿衣裳”,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花果山”。

(5)地质遗迹资源调查支撑地方成功申报1处国家地质公园、1处省级地质公园建设,推动了地方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

实施赣南苏区地质遗迹调查,新发现宁都、兴国、寻乌、南康等县大量丹霞地貌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和大量古生物化石资源,地质调查工作协助地方人民政府成功申报石城通天寨国家地质公园和上犹县五指峰省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调查支撑了赣州市旅游规划布局,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有力带动了当地旅游资源开发。

(6)区域综合研究与深部探测技术服务资源区划和产业发展,实现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提升资源保障程度,实现地质找矿理论创新。

“赣南钨锡稀土资源综合评价与区划”区域综合研究项目,对赣南钨、锡、稀土资源进行了成矿区划,将赣南划分为2个Ⅲ级钨锡稀土成矿带和4个Ⅲ级钨锡稀土成矿带亚带,7个Ⅳ级钨锡成矿区和16个Ⅴ级钨锡成矿预测区,9个Ⅳ级稀土成矿区和28个Ⅴ级稀土成矿预测区;圈定了7处钨锡稀土矿重点勘查区(或鼓励勘查区),8处钨锡稀土矿限制勘查区和38处以上的禁止勘查区;圈定了44处钨矿开采区、4处锡矿开采区、37处稀土矿开采区和11处钨矿限制开采区、1处锡矿限制开采区和8处稀土矿限制开采区,5处钨锡稀土资源储量战略储备保护区,其中稀土矿资源储量储备保护区4处;提出了5项资源勘查与开发重大工程区划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正在实施中的“江西于都银坑-宁都青塘金银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基础地质研究”项目,初步构建了区内找矿预测模型,开展了找矿预测研究,指导和优化了整装勘查区勘查部署。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于都-赣县矿集区地质实测剖面和深部钻孔的相关工作”专题,系统梳理和总结了矿集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矿化的基本特征,划分了银坑及盘古山两个示范区的地层简表、岩浆岩活动顺序表、构造活动序次及归属,提交了一套相应比例尺的剖面图;为3000m和2000m科研靶区与孔位选择提供了充分可靠的地质依据,最终保证了矿集区立体探测工作的顺利实施。“于都-赣县矿集区科学钻探选址与科学钻探施工研究”专题,科学钻探NLSD-1完成总进尺2967.83m;钻孔在孔深1373.71m揭露推覆构造(F1),其上为第一构造层青白口系库里组变质沉凝灰岩,其下为第一盖层二叠系乐平组—车头组—小江边组;全孔共揭露36段岩浆岩、断裂破碎带102条、各类矿化132层;推覆构造(F1)以浅,已发现浅部金银铅锌矿化为主的中低温热液矿化组合,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组合;推覆构造(F1)以下,已发现深部钨铋中高温矿化信息。“于都-赣县矿集区钻探验证及成矿理论综合研究”专题,盘古山异常验证孔终孔深度2006.12m,创造了江西省小口径岩芯钻探的孔深新记录;钻孔揭露了泥盆系与震旦-寒武系的不整合界面、深部隐伏花岗岩体等地质现象,达到了钻孔设计目标,并发现了隐伏的厚大钨多金属矿体,验证了其深部探测的异常和“五层楼+地下室”找矿模型;该钻孔为盘古山钨矿等资源濒临枯竭的老矿山寻找接替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线索和找矿途径,为赣南乃至整个南岭成矿带钨多金属矿深部找矿开辟了“第二空间”;项目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地质、物探、化探等多种勘探手段联合找矿的典型案例,也是“产学研”结合的成功范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