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水县谭庄镇:中州名镇的发展史

商水县谭庄镇:中州名镇的发展史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镇辖39个村委会,总人口7.2万余人。谭庄镇是商水县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文明繁荣的“西大门”,1997年被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名镇”。谭庄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小麦良种繁育一直是该镇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其中谭庄镇袜业产业园被确定为商水县重点工程。

商水县谭庄镇:中州名镇的发展史

谭庄镇地处县境西部,镇政府驻地距商水县城30公里,西邻漯河市召陵区,东与张庄镇接壤,北依张明乡,南临巴村镇。宁洛高速、漯阜铁路、G329横穿东西,S219复线纵贯南北,交通十分便利。辖区面积90.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4万亩。全镇辖39个村委会,总人口7.2万余人。谭庄镇是商水县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文明繁荣的“西大门”,1997年被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名镇”。

1956年设谭庄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1988年建镇。谭庄镇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马村遗址位于该镇马村东北五百米处、大连湖村西北干渠西岸,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是商水境内发现最早、最大的母系社会人类居住遗址,是商水县古老文明的摇篮。境内还有安庄冯氏祖茔(明)、建德妃遗址(明)、张氏民居(民国)、马村文革桥等古代及近现代遗址。

谭庄镇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从1927年起,碱场村一带一些具有远见的青年学生和社会知识青年,因接受马列主义教育,走向无产阶级革命道路。于1929年8月在碱场村成立了商水县第一个地下党支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谭庄镇按照团结奋进、拼搏苦干、强镇富民的工作思路,努力做好脱贫攻坚、主题教育、平安建设等工作,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较快发展。

农业效益明显。谭庄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小麦良种繁育一直是该镇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2019年,该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与河南农大、周口农科院、周研种业等联手,培育周麦32、众麦1号、百农207等10余个小麦品种,向社会提供优质原良种2000万公斤,群众就小麦良种繁育一项亩均增收近300元,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www.xing528.com)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该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杂果、瓜菜等经济作物。2019年,全镇发展布朗李、凯特杏、油桃、甜柿、草莓等名优特稀杂果6000余亩,瓜菜8000亩,促进农民进一步增收。同时该镇以五个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大力扶持规模养殖业,2019年该镇生猪存栏达6万多头,蛋鸡、肉鸡30万只。

统筹推进产业扶贫。形成以三李村和谭庄村的织袜业,王寨村、武庄村和三里桥村的箱包加工业,湾子村、侯庄村、堤东村和焦城村的渔网加工业,碱场村和张老村的服装加工业,马村的珠绣业,以及三李村玉米芯深加工、卜刘寺村今科电子、三里店村板材加工等为重点的40余家“巧媳妇”工程项目,共有从业人员8149人,吸纳贫困人口1209人,项目覆盖11个贫困村,年产值1.47亿元。其中谭庄镇袜业产业园被确定为商水县重点工程。

社会事业稳步进展。近年来,谭庄镇按照美丽乡村“三清一改”标准,大力开展“五整治”,着力解决脏、乱、差问题,努力提高全镇环境卫生综合管理水平,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改观。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继周漯路商业街、步行街之后,小吃街和新农贸市场的相继建成与运营,使镇域形成特色分明、布局合理的商贸发展格局。周漯路商业街东西绵延3000多米,街面宽阔,商铺林立,商贸繁荣,带动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建工作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显著提高,干群关系融洽,全镇上下呈现出一派和谐安定的新时代景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