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水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和谐乡村大武乡的首要阶段

商水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和谐乡村大武乡的首要阶段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辖32个村委会,46个自然村,总人口5.46万人。大武乡是1975年由原巴村公社分设而成,时称焦寨公社,1980年改为大武公社,1983年撤公社改乡至今。2019年,全乡实现生产总值6.1亿元。牧原牧业王停铺养殖基地和阿尔本制衣大武分厂的顺利建成,以及大武东街制衣厂、雷庄制衣厂、城刘鼎辰电子厂等6家“巧媳妇”工程企业的先后落户,带动了贫困群众稳定就业。改革开放以来,大武乡社会稳定,市场繁荣,文化娱乐丰富多彩。

商水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和谐乡村大武乡的首要阶段

大武乡地处商水西南边陲,乡政府驻地距商水县城30公里,位于周口、驻马店、漯河三市结合部,南部与上蔡县接壤,西临漯河市召陵区,北部、东部分别与本县巴村镇、舒庄乡交界。总面积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1万亩。下辖32个村委会,46个自然村,总人口5.46万人。

大武乡是1975年由原巴村公社分设而成,时称焦寨公社,1980年改为大武公社,1983年撤公社改乡至今。境内名胜古迹较多,距乡政府西4公里城刘村有战国时期楚国鄢郢城遗址(安陵遗址)和刘氏祖茔(明),乡政府东南5公里固现村有周固灵王墓和祠堂,乡政府南2.5公里焦寨村有焦寨龙兴寺遗址(明、清)和焦寨戏楼(清);距乡政府西北6公里夏庄村前,有一棵相传栽于汉代的古银杏树,树围5.3米,覆盖地面1.2亩;距乡政府东南6公里李庄村南,有东西长70米、南北宽50米的李庄革命烈士陵园,园内安葬着537名无名烈士,该陵园是商水县境内唯一的一处革命烈士墓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武乡以实现“六村共建”为抓手,以基层党建、精准扶贫为重点,狠抓责任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建设社会事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19年,全乡实现生产总值6.1亿元。一是不断加大产业项目扶持力度,围绕村村有产业的目标,实施产业扶贫。牧原牧业王停铺养殖基地和阿尔本制衣大武分厂的顺利建成,以及大武东街制衣厂、雷庄制衣厂、城刘鼎辰电子厂等6家“巧媳妇”工程企业的先后落户,带动了贫困群众稳定就业。2019年,该乡本地企业带动贫困人口就业531人,外围企业带动贫困人口就业227人,实现全乡90%以上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二是按照“一村一品”发展规划,持续培育壮大贫困村、贫困户富民产业。近年来,在王停铺、堤子王、洼刘、大王、边王等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的土豆、花生、西瓜草莓等反季节瓜果蔬菜渐成规模。三是保持务工经济在群众收入中的主导地位。成立了劳务输出公司,积极引导群众由各自单干、单打独斗的务工方式向抱团取暖、结队务工的新方式转变,提高群众务工收入。2019年,全乡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9000元。

农业生产呈现新亮点。近年来,大武乡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鼓励农民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目前已建成周口市最大的薄荷生产基地和以大红石榴和中华寿桃为主的十大经济林示范园区,全乡小杂果面积累计达到5000亩。畜牧业生产方兴未艾,至2019年底,已建成百头养猪场21个,千只养鸡场13个,稀珍水产综合养殖场3个。以贾庄为中心的蛋鸡养殖行业形成市场,鸡蛋远销漯河、驻马店、山东等。乡镇企业初步形成了粮食、食品、建材、木器等优势加工行业,主要工业产品有面粉糕点、麻片、预制板家具等。(www.xing528.com)

民生福祉不断增强。通过精准扶贫,全乡安全饮水工程、电信宽带、网络电视实现乡域全覆盖。农网改造稳步推进,夏冬用电季节限电停电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全乡18个行政村,新修主干道9.35公里,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各村文化活动室的办公设施和室内外器材全部配备到位,6个贫困村文化广场全部高标准建成使用,全乡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扎实开展党建活动。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等活动,乡、村党员干部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号召力进一步增强,干部作风明显改善,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改革开放以来,大武乡社会稳定,市场繁荣,文化娱乐丰富多彩。曾先后荣获“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省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市财源建设先进单位”“周口市特色农业先进单位”等40多项荣誉称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