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读:“丝绸之路”从何而来?
阅读第一章后,既有新的认知,也产生了一些困惑:为什么这里的“丝绸之路”与我们熟悉的概念有很大的区别?“丝绸之路”的历史面貌到底怎样?“丝绸之路”是如何成为一个历史概念的?
■我们所熟悉的“丝绸之路”
从中学时代开始,历史书本上提及“丝绸之路”大都是从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讲起,历述了汉唐经略西域的历史变迁,“丝绸之路”便由此诞生、发展、兴盛到衰落。而在中国古代的史书中,最早的关于“丝绸之路”的描述就是与张骞有关的。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称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域为“凿空”之举,意思是指他第一次走通了前人未曾开通的道路。《大宛列传》中记述了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及其所到之处,他派副使分别到了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还有位于今新疆南部的于阗等地。由于副手们收集的资料情况都向他汇报,所以张骞对西域有了相当全面的了解,很多知识是以往汉人从未知晓的。汉朝频繁地派出使节出使西方,汉武帝时期最远的汉使到了犁轩(今埃及亚历山大港),罗马人征服叙利亚的塞琉西帝国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后,通过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阿克苏姆帝国取得从“丝绸之路”上传来的中国丝绸。而由于西汉末年的动荡与战乱,“丝绸之路”曾一度中断。东汉班超经营西域并再次打通延伸了丝路,罗马帝国也首次顺着丝路来到当时东汉的首都洛阳。
在一些历史逸事、近代考古发现中,常常会找到关于中国丝绸外销的内容。比如,1976年发掘的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大量玉器经鉴定与今新疆和田玉接近,大概是从遥远的西北运来的,这些玉可能是通过交换或贡纳等途径获得的”。“春秋战国时期中亚的贵族葬墓里,就已发现了中国的丝织品。‘赛里斯’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作家克泰夏斯的作品中。而西方人第一次见到中国丝绸是在公元前53年的卡莱之战。正是这次战斗中,罗马人见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丝绸军旗。”有学者认为,一些著名的古希腊雕像身上透明柔软的服饰,也是中国丝绸制成的。据记载,凯撒大帝和被称为埃及艳后的克里奥帕特拉都喜欢穿中国的丝绸。一次凯撒大帝穿着中国丝袍出现在剧院,光彩照人,引起全场的惊羡。“开始丝绸的价格很贵,每磅要黄金十二两。后来销售日增,以至平民百姓也纷纷穿起丝绸。著名地理博物学家普林尼曾抱怨说,罗马每年至少有一亿罗马金币在与印度、中国和阿拉伯半岛的丝绸与珠宝生意中丧失。”
■“丝绸之路”是如何被命名的?
实际上,“丝绸之路”这个词是近代才出现的,19世纪中后期,德国历史地理学家裴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多次到中国考察,走遍当时中国的十五个省,对各地的地貌和地理进行大规模的考察,并撰写了多卷本著作《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研究的成果》。在此书的第二卷中提及,两汉时期中国、中亚和印度之间,存在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他明确把张骞出使西域的古道称为“丝绸之路”。不过,李希霍芬所命名的“丝绸之路”是有着特定的历史时空的,是指汉代欧亚的贸易通道,更精准的描述是公元前128年至公元150年的欧亚交通道路。
之后,德国考古学家、地理学家赫尔曼(Albert Herrmann,1886—1945)根据新的考古发现,把丝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基本路径,完成了对“丝绸之路”的学术论证。之后,这一名称为世界各国学者所接受,逐渐成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代名词。
两人研究了大量古希腊古罗马文献典籍,认为丝绸是这条东西方交流通道上最主要的贸易商品,因此提出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定义,即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古代中国与印度、与罗马之间的交通道路。
■谁开辟了“丝绸之路”?
或许是源于贸易交换,又或许是战争征服,在双方的一系列努力之下,有意无意地打开了交流的通道。正如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后,“伟大的梵文史诗《罗摩衍那》(Ramayana)就深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影响:悉多(Sita)遭罗波那(Ravana)绑架的情节与海伦(Helen)和帕里斯(Paris)从特洛伊私奔的情节非常类似。当然,影响和启发是相互的,一些学者就认为,从《埃涅阿斯纪》(Aeneid)中可以看出很深的印度文学的烙印,比如《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思想、观念和故事沿着这一通道迅速传播,经旅行家、商人和朝圣客不断扩散。……在位于今天阿富汗北部的提利业特佩(Tillya Tepe)发现的贵族墓葬中,那些制作精美的殉葬品明显都来自于希腊艺术。在西伯利亚、印度以及更远的地方,情况也是一样。这些奢侈品被运到了游牧部落,用以换取牲畜和马匹,有时也可作为换取和平的贡物。”从文化的传播、接触、碰撞和融合中,可以发现,东西方之间的接触与希腊方面亚历山大东征以及希腊化世界的形成密切相关。彼得·弗兰科潘在书写西方的征战同时,也提到了中国的华夏族形成的大致过程,汉朝与匈奴的战与和。“将游牧草原与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世界联系在一起的进程,……汉朝扩张的浪潮将中国的边界推进至更为广阔的疆土,并逐渐抵达当时的西域,也就是今天的新疆。……扩张将整个亚洲连在了一起。”可见,东西方文明相向而进,导致了“无心插柳柳成荫”,贯通了连接中西的通道。
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延伸与延续,恰逢汉朝“夺取河西走廊,控制农业富庶的西域地区,接着经过近十年的多次征战,……河西走廊通向西部的帕米尔高原,高原以西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汉武帝的经略西域,张骞的万里凿空,班超的投笔从戎,横跨欧亚大陆的罗马帝国扩张,中亚安息、贵霜帝国的崛起,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中,联系东西方的丝绸之路最终得以打通。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在哪里?
“丝绸之路”是一个总称,泛指由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既指干道,也包括通往各地的支道。干道的主要走向变化不大,但不同的阶段,在局部地区还是有变化的。在存在不只一条干道的地区,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选择。目前被认可的丝绸之路主要有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这些不同的丝路所处的时空特点不相同,历史作用也不一样。人们印象中的“丝绸之路”应该是沙漠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沙漠丝绸之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陆上丝绸之路,“是西汉王朝官方开辟的一条‘政治之路’‘外交之路’。就当时而言,‘文化交流’和‘商贸活动’是它的‘副产品’”。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和政治、宗教形势的演变,不断有一些新的道路被开通,也有一些道路的走向有所变化,甚至被废弃。汉唐“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陆路从长安或洛阳出发,经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越帕米尔高原,进入中亚、伊朗、阿拉伯和地中海地区。
“丝绸之路”开辟以后,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两汉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政权更迭与战乱不断。此时西方也处于历史变动之中,罗马帝国分裂了,波斯也逐渐衰落,此时是“陆上丝绸之路”较萧条的时期。唐朝时,其西部疆域包括今天整个新疆地区,直到中亚地区的波斯东境,唐朝在沿途设立了16个都督府加以管理与控制。唐朝的交通线、交通组织日臻完备,外部局势的相对稳定,也进一步推动“陆上丝绸之路”走向全盛。但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无暇西顾,“陆上丝绸之路”开始慢慢地衰落。两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起,成为主要的对外贸易路径。元朝时候,由于疆域广阔和蒙古四大汗国的连接,“陆上丝绸之路”又一度通畅,但随着元帝国的灭亡,“陆上丝绸之路”也就真正没落了。
古丝绸之路线路示意图(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学生蒋韵纯绘)
2.导读:如何认识“丝绸之路”?
“中国和外界的贸易交流也在缓慢开展。对于戈壁滩边缘的通道,特别是玉门关(商队西行的必经之路)以西通道的开拓并不顺利。无论是经过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是跨越天山山脉或帕米尔高原,都必须穿涉险要地带,从一个绿洲到下一个绿洲,路途异常艰辛。”
……
“贸易的主要产品是丝绸。除了用来讨好游牧部落以外,丝绸在古代还扮演着诸多重要的角色。在汉朝,丝绸与钱币、粮食一样可以用作支付军饷。从某种意义上讲,丝绸是一种值得信赖的货币。……成匹的丝绸经常被用作货币,或作为军饷,或作为中亚佛教寺院惩罚犯戒僧人的罚金。丝绸作为一种奢侈品的同时,还成为了一种国际货币。”(www.xing528.com)
“中国还为来自域外的商人制定了贸易规则,创立了一套正规的管理体系。离敦煌不远的古代要塞悬泉置遗址中发现的一套三万五千枚木简构成的文献,生动地描述了这个河西走廊咽喉之地的日常商业活动。这些文字写在竹简或木板上,从其内容得知,进入中国的客商必须按规定的路线行走,他们将拿到通关文牒,也常常会被官员询问,其目的是确定这些人最终能返回故里。像当代旅店的顾客注册制度一样,这些来客的信息均被仔细记录:他们吃饭花了多少钱,来自哪个国家,什么身份,下一个目的地是哪里。”
(选自《丝绸之路》第一章,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9页)
历史爱好者们常常把“丝绸之路”想象成一条道路,遥想大量商队驮着丝绸等商品往来于“丝绸之路”上,驼铃声、风沙声、细语声交织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提到“丝绸之路”,我们的脑海中总会浮现那些西来的波斯商贩,带来香料、宝石、玻璃等等奇珍异宝,怀着仰慕膜拜的心情来到大唐帝国。然而,在出土的文书中,却展示了完全不同的历史画面,文物展示的历史信息,让我们对于丝绸之路有了更多的认识。它向我们展示“丝绸之路”上做生意的商人是什么人来自什么地区,交易的是什么商品,商品买卖的具体情况(如规模、规则等)以及贸易对当地的影响。这些文书先被“遗弃”,尔后被偶然发现。其独特性在于它们出自社会各阶层之手,也并非有意识的历史作品,却“述说”了非常鲜活的过去。
■历史上并不存在一条单一的连绵不断的“丝绸之路”,只有不断变化且没有标识的道路网络和市场。
如果仔细阅读本书的内容,可以注意到第一章节对“丝绸之路”的发端—中国描述的并不多,略微提及了西汉“丝绸之路”的诞生,之后的章节也只是提及了郑和下西洋和现在的“一带一路”。最为详细的部分应该是蒙古人建立元朝后迅速扩张及分裂。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得不承认,西汉张骞的“凿空”之举后形成的“道路”,是源于多种因素多种力量的共同形成,是一条以军事扩张为先遣,经济、文化交流为后续发展的无形的、抽象的复杂通道。
书中提及的悬泉置汉简保留了大量西汉武帝时期至东汉安帝时期的各类文书。悬泉置遗址坐落在今敦煌市以东六十四公里的戈壁滩上。该遗址主要由坞院、马厩及附属建筑等构成。从这里出土了七万余件文物,内含三万五千余枚汉简,其中有字的约有两万三千余枚。随着出土汉简的考古发掘和有关史料的深入研究,丝绸之路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甘肃悬泉置遗址想象图(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2020届学生邱诗源绘)
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考古发掘的进步,“丝绸之路”的含义越来越广,范围也越来越大。“丝绸之路”时而是一根根的丝线,延伸开来,有的线路清晰,有的断断续续;时而又如一张大网,以宽广的弧度覆盖着沙漠山川,不断变化且没有标识的道路网络。因此,“丝绸之路”是一条活的道路,受到政治、经济、宗教、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走向。
■“丝绸之路”上的实际贸易额和货物数量与我们的想象的不一样。
悬泉置是汉代驿站,汉简记载了各国进贡的物品。悬泉置汉简记载了当时贡赐贸易的发达。“由七枚汉简组成的康居王使者册,记载了元帝永光五年康居王使者到酒泉贡献骆驼,使者自言他们数次奉献,进入敦煌后都会受到当地郡县的饮食接待,地方官吏与使者共同登记所献骆驼的肥瘦价值。但是这一次却待遇不公,不但得不到饮食,地方官员独自评价贡物,将他们进献的白骆驼说成了黄骆驼,肥骆驼说成了瘦骆驼,为此而上书朝廷。朝廷下文到敦煌郡县置,要求查清当地接待康居使者的情况。这件文书生动地反映了中亚使者到汉地贡献的真实状况,也是当时商贡贸易的典型体现。而汉简记载西方使者贡献的物品有骆驼、狮子、良马等物,是丝路贸易的重要内容。”
令人困惑的是,悬泉置遗址出土的大量汉简中,几乎不见商队的记载,究其原因,至今也无定论。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当时的交通条件和通讯条件下,陆路贸易、货物数量与我们想象中的“大”商队和货物“多”并不一样,无法完全以今人的标准去简单判断。
吐鲁番墓葬中发现的文书,从右上角读起,开头即这名胡商的姓名:“曹禄山,年卅。”(新疆博物馆藏)
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墓葬中,发现了一张唐代胡商的状纸。本案件中,“胡商的兄弟把丝绸借给其中国合伙人之后,为做生意,赶着两头骆驼、四头牛和一头驴进入沙漠后失踪,……胡商要求法庭协助他追讨别人欠他亡兄的二百七十五匹丝绢。”从该案件来看,只用了七头牲口就驮了胡商的全部货物,一定程度上说明“丝绸之路”上的商贩贩运的货物数量有限。
当然,当年玄奘路过凉州的时候,这里“襟带西蕃、葱右诸国,商旅往来,无有停绝”景象被记载下来,丝绸之路上纸张、香料、马具、玻璃、糖、雕塑等物品的交流也并非只是一时之事。因此,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的“一连串市场”,是大城、小镇和村落集市互相往来而构成的商贸之路。
■中国的贸易伙伴不是罗马,古代的远途陆路贸易多靠“中介”,很少是大量的直接贸易。
悬泉置汉简中记载了一个可能来自罗马的使节。据正史记载,有一位大秦统治者的使节在公元166年由海路抵达。大秦的特使献上了象牙和犀牛角,这些都是东南亚的特产。很多人怀疑这名使节是个冒牌货,他只是宣称自己来自一个非常遥远、没什么人知道的地方以获得贸易许可。大秦使者这唯一的一次出现非常有趣,但其身份并非是确凿无疑的。随着大量考古新发现的发表,可以明确的是,来往于“丝绸之路”经商的胡人主要是“粟特人”。在洛阳出土的唐代胡商俑,及西安、太原、固原等地考古发现的粟特人墓葬,再现了这个经商民族的特征。“敦煌长城烽燧发现的粟特语古信札,记录了粟特商人在丝路沿线建立的贸易网络和经营方式;吐鲁番出土的高昌王国称价钱文书,表明粟特商人用中转贸易的形式经营丝路上的贵重商品交易;安伽、史君等北朝末年粟特领袖墓葬的出土墓志与图像,表现了粟特商队首领萨保的日常生活场景,以及他们使用的器皿,他们歌舞、宴饮的情景。这些都让我们得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丝绸之路”上的粟特商人活动与他们带来的粟特、波斯文化。”
正如悬泉置汉简以及其他材料所揭示的那样,汉朝出于一定战略考虑才展开规律的贸易,目的是开辟一条通往中亚的新路以绕开一直以来的敌人匈奴。悬泉置汉简尽管记载了很多贸易细节,但从未提及太多西域以西的地方,更不要说罗马本身了。
当然,考古出土的文书仅仅是历史遗存的吉光片羽,作为证据只能表明丝绸之路的部分事实,并不能重构当时丝绸之路的历史全景。随着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后人必然还会更新我们现有的认识。
■丝绸并不是唯一的商品,丝绸更多的是作为货币在使用。
本书中还讲到了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丝绸只是丝路货物中的一种而已,矿物、香料、金属、马具、皮革制品、玻璃和纸也很常见。丝绸还有另一种重要的功能—很多地区的军饷是丝绸,丝绸也可以物换物,它还是“丝绸之路”上的硬通货。其实,丝绸作为货币来使用并不是新鲜事。在唐宋之间,在整个中国西北地区的“茶马贸易”兴起之前,就有著名的“绢马贸易”。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阴山道》一诗中曾写道:“五十匹缣易一匹,缣去马来无了日。……元和二年下新敕,内出金帛酬马直。”讲的就是唐朝时发生的丝绸换马交易。白居易《卖炭翁》诗云:“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上牛头冲炭直。”这首诗也看出当时绢帛是一种交换媒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