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丝绸之路的多重概念

中华丝绸之路的多重概念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写作结构来看,他采用“多线叙事结构”来写作,将四千年来人类在欧亚大陆从事贸易和交流的这条“丝绸之路”演绎为二十五条路,在多元的时空下细数这里上演的历史事件。从“丝绸之路的由来”其实可以衍生出许多问题,即:东西方之间是何时开始交流?

中华丝绸之路的多重概念

■“多线程”的路

丝绸之路》这本书中,彼得·弗兰科潘共罗列了二十五条“路”:丝绸之路、信仰之路、基督之路、变革之路、和睦之路、皮毛之路、奴隶之路、天堂之路、铁蹄之路、重生之路、黄金之路、白银之路、西欧之路、帝国之路、危机之路、战争之路、黑金之路、妥协之路、小麦之路、纳粹之路、冷战之路、美国之路、霸权之路、中东之路以及伊战之路。这样的写作视野大大拓展了“丝绸之路”的时空与内涵。在写作结构来看,他采用“多线叙事结构”来写作,将四千年来人类在欧亚大陆从事贸易和交流的这条“丝绸之路”演绎为二十五条路,在多元的时空下细数这里上演的历史事件。二十五条路,二十五个主题、主角在这座广袤的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这里是人类最早种植小麦的地方,人类最早的文明在这里发祥,三大世界宗教也是在这里诞生,并延伸向整个世界。伊斯兰教的诞生和发展、古波斯古印度、古代中国、俄罗斯、大英帝国、美国等的崛起,以及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大国博弈、格局演变的历史……直至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国际格局。

如果把作者的章节再细分,我们不妨也可以这样来理解,他的叙述也可以划分为四个大的时间段:第一阶段,从第一章的“丝绸之路的诞生”到第九章“铁蹄之路”,叙述了古代历史上东西方贸易往来的历史变迁,也围绕着这条重要的交往通道,列举众多与之相关的事件,形成了千丝万缕却又彼此缠绕的历史网络,比如伊斯兰教的诞生和崛起,在不断扩展的背景下,其与基督教的冲突愈演愈烈,再伴随着西欧社会内部的重重矛盾,各种力量相互影响和推动,十字军东征无疑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结果。第二阶段,从第十章“重生之路”到第十六章的“战争之路”,彼得·弗兰科潘把新航路开辟以来的世界市场、西欧殖民扩张等重大事件置于同一个空间来阐述,东西方呈现不同发展,两种文明碰撞后产生巨大力量,世界的中心慢慢转移到了西方,世界的局势也不断变化。第三阶段,从第十七章“黑金之路”到第二十章“纳粹之路”中对于两次工业革命后引发的世界政治经济波动作了详细的分析,一战二战对欧洲的重创,二战后“日不落帝国”的衰落,以及之后美苏争霸的时代。第二十三章“冷战之路”到第二十五章“伊战之路”展现了大国博弈之下中亚各国的艰难处境,也揭示了石油能源、外国势力、宗教信仰等因素在中东地区的影响。

■“多联系”的路(www.xing528.com)

第一章的题目是“丝绸之路的诞生”,彼得·弗兰科潘从两河流域的统治变迁讲起,波斯帝国的国家机器巩固了政权稳定了统治,帝国成熟的交通网有利于展开对外贸易,帝国军队的征战扩大了帝国的统治范围。两河流域帝国的扩张,为东西方之间的接触提供了机会,到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对于东方的向往是他一路向东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仍在不知疲倦地继续征战,他环绕兴都库什山脉而行,又沿着印度河谷直下,不停地兴建新的要塞并添置驻军—尽管此时的他已必须时常面对那些思乡心切的士兵的哭诉和抱怨。”这样的征服的背后却有着更为深远,也容易被忽视的影响,即“古希腊文明、波斯、印度、中亚与中国文明的交汇融合”,在这一地区的历史遗迹中反复可以见到多文明交融与汇合的景象。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东西方文明开始不断地接触。从“丝绸之路的由来”其实可以衍生出许多问题,即:东西方之间是何时开始交流?为什么交流?如何交流?到底是单方面推动还是双方互动而成?

历史是什么?历史的真相是什么?这些读者最为喜欢追问的问题,在彼得·弗兰科潘的笔下则呈现为各种复杂的联系,“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随意塑造过去的历史,但古代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更不为我们所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