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读史识中华:揭示时代图强御侮

读史识中华:揭示时代图强御侮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源强调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避敌之长,实行灵活机动的积极防御。“调夷之仇国以攻夷”,是中国传统的纵横捭阖之术的新运用,即利用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使之相攻。国会的议员享有司法保护,“若乡绅有罪,惟同僚能监禁之”。

读史识中华:揭示时代图强御侮

■片断一:制夷之策

位于全书之首的《筹海篇》两卷,是魏源经过精心筹划后提出的抵抗外国侵略的总纲领,分为《议守》(上下)、《议战》和《议款》四篇。

魏源认为在守、战、款三策中,守最重要,是根本所在。《议守》(上)具体论述了“以守为战”的防御之道。魏源根据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提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的办法。他认为制敌的关键在于利用地形让敌人失去所长,暴露所短。敌人的长处是坚船利炮,“夷之兵船大者长十丈,阔数丈,联以坚木,浇以厚铅,旁列大炮二层”,处在外洋、海口宽阔之地,移动便捷,而一旦诱敌深入内河后,敌人的长处就变成了短处,船大笨重,清军易于进行火攻和炮击。魏源强调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避敌之长,实行灵活机动的积极防御。

在《议守》(下)中,魏源主要是针对清军在战争中所暴露出的一些致命弱点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他认为在战争中,英国的兵舰不过大小五十艘,每次上岸攻城夺地的也不过二三千人,兵力并不算强,而清军只要一交战,就一味地到处去调兵来应付。在战争中魏源曾亲赴前线,对清军的腐败、战斗力低下等问题有切身体会,加之调兵路途遥远,劳师费饷,因此提出“调客兵不如练土兵(土兵:指土著之兵),调水师不如练水勇”的主张。

《议战》是《筹海篇》的精华所在。魏源提出的攻夷之策是“调夷之仇国以攻夷,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调夷之仇国以攻夷”,是中国传统的纵横捭阖之术的新运用,即利用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使之相攻。“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则是中国要主动地学习西方的“长技”,赶超欧美,打败外国侵略者。魏源认为夷之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必须学来为我所用。因此他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如在广东虎门外的大角、沙角两处,设立造船厂和火器局,聘请美国和法国的技师、工匠来传授制造、驾驶和演放船炮的技术,同时选派工匠学习制造,选派精兵学习驾驶和放炮,学成之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奖励。

《议款》篇主要反映了魏源有关采取和谈方式解决争端的思想。款夷之策有二:一是“听互市各国以款夷”,即满足各国通商的正常要求,按通商各国的惯例与各国做生意,注意利用各国、各外商之间的矛盾,使各国互相逐利而争好于我。二是“持鸦片初约以通市”。鸦片“岁耗中国财数千万计,竭我之富,济彼之强”,故“款夷”则必禁鸦片。魏源强调,“款夷”虽是非武力的和平外交手段,但处理外交问题必须以实力为后盾,必须立足于自立、自守、自强。

《筹海篇》四篇是魏源制夷之策的全面而系统的体现。

■片断二:英吉利地志

魏源认识到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和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是中国最凶险的对手,魏源称之为“岛夷之雄”。要想抵抗其侵略,就必须了解其情况,学习其专技。魏源希望通过对英国的全面介绍,让国人对英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通过对英国称雄世界的历史和现状的分析,魏源认为英国的面积并不大,也不富庶,之所以能够富强,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英国“不务行教而专行贾,且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所以富强,也就是重视工商业、发展工商业,把海外贸易与军事侵略结合起来;另一个原因就是殖民扩张。

因此除美国外,以英国的介绍最为详尽,共有四卷,且配有地图四幅。

英吉利地志的主要内容见下表:

英吉利地志(四卷)主要内容表

续表

卷首注明“欧罗巴人原撰,侯官林则徐译”,指的是该卷内容是《四洲志》原文。卷首注明“魏源重辑”的,则是魏源增加的内容。从英吉利地志的内容来源看,除《英吉利小记》是魏源在道光二十一年所写,大部分内容是从中外书籍资料中直接摘编引用的,主要依靠第二手、第三手资料。在英吉利地志四卷中,辑录的外国资料比重大,从而体现了他的“西洋人谭西洋”(谭,同谈)的初衷。(www.xing528.com)

魏源首先介绍了英国的政治制度。他专设“职官”一门,介绍律好司(House of Lords,上议院)、巴厘满(Parliament,议会)、甘文好司(House of Commons,下议院)、布来勿冈色尔(Privy Council,枢密院)、加密列冈色尔(Cabinet Council,内阁会议)、占色利(The High Court of Chancery,最高法院)、经士冕治(King's Bench,高等法院)等机构的组成与职权。

又专设“政事”门,介绍巴厘满议政的情况:“凡国王将嗣位,则官民先集巴厘满衙门会议”;“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厘满衙门,公议乃行”;“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凡新改条例、新设职官、增减税饷及行楮币(楮:钱的代称),皆王颁巴厘满转行甘文好司而分布之”;“各官承行之事,得失勤怠,每岁终会核于巴厘满,而行其黜陟”(黜陟:指官吏的升降)。

对于议会的上下两院,魏源介绍道:“其国中尊贵者曰五爵,如中国之公侯伯子男,为会议之主,且城邑居民,各选忠义之士一二,赴京会议。国主欲征税纳饷,则必绅士允从,倘绅士不允,即不得国民纳钱粮。”他又谈及普通民众对国会的影响力,“如有按时变通之事,则庶民择其要者,敬禀五爵、乡绅之会,大众可则可之,大众否则否之”。国会的议员享有司法保护,“若乡绅有罪,惟同僚能监禁之”。总体来说魏源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表述是比较准确的。

魏源很欣赏英国的报纸,“又刊印逐日新闻纸,以论国政,如各官宪政事有失,许百姓议之,故人恐受责于清议也”,认为此乃监督官员的好办法。魏源在《海国图志》全书中多处引用外国报纸上的内容和观点,所以他提出的结论是“探阅新闻纸亦驭夷要策”。

魏源对英国的工业、贸易、交通方面的介绍,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英国当时“工业革命”已基本完成,成为“世界工厂”,工业发展很快,“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又造辘路(辘:指车的轨道),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虞船货之存失不定,则又约人担保之。”所以“其人散布天下,无论何埠,皆有英商贸易”。

■片断三:西洋技艺

《西洋技艺》共十二卷,是围绕着“师夷长技”来编写的。此处的西洋技艺指的是哪些“长技”呢?

《西洋技艺》主要内容表

魏源详细介绍了西方的战船、火轮船、洋炮、洋弹、炮台、水雷、望远镜等“长技”,以及仿制的方法,并以五十七页图相配。

在第八十四卷中,魏源辑录了当时主张仿造西方战船的六份奏章,反映了当时有识之士较普遍的想法。

魏源从研究中知道火轮船在西方各国已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他希望中国人也能够尽快地掌握这样的技术。火轮船还没有被正式应用于战争,但它引起了魏源的重视,他把郑复光的《火轮船图说》、西洋人的《火轮舟车图说》和《火轮船说》收录在第八十五卷之中,又画图说明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魏源用了五卷的篇幅来介绍有关大炮的各种知识,分别为铸炮、制火药炸弹、建炮台以及演放大炮时的瞄准计算之法,其中卷八十八、八十九两卷是《西洋用炮测量记》的上下篇,专谈瞄准之法。

魏源认为在中国的战舰还不能与之匹敌之前,水雷是有效的防御利器,为此他辑录了潘仕成的《攻船水雷图说》二卷,配图三十一幅,图文相对,一一详注。这两卷是全书中关于西洋技艺介绍最为详尽的部分,甚至连螺丝、垫圈与木塞都一一图说(见以下两幅引自《海国图志》的配图),其报国殷殷之心可见一斑。

另外,魏源又介绍了望远镜的制造方法和其他一些西方科技知识。魏源所介绍的这些西洋长技,主要在军事方面,直接服务于“制夷”这个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