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部公共空间
在建筑遗产利用更新的同时带动所处地段的活力复兴,需要基于城市空间环境的重新组织,城市设计强调的物质形态塑造也为此过程带来可能。历史环境场所能够为公共空间提供必要的文化氛围和活动支持,而公共空间的塑造也有助于保护历史资源和自然环境,增加地段的公共性与开放性,塑造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在笔者参与的南京7316厂地块改造更新项目中,就着意通过建筑遗产的改造利用为基点,带动建筑外部和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再生,最终实现建筑及其地段在城市层面上的公共形象提升(图5-3)。
首先,在城市设计中注重场所记忆的延续。一是原有绿化的保留:原厂区植被丰富,如原厂区东侧明城墙下整齐的水杉、东北角院落中的数棵法桐和槐树、西南角数棵法桐、护城河沿岸的多种乔灌木等,这些植被均尽可能地保留下来并融入新的绿地和庭院之中,延续了原场地的生态格局。二是原有建筑的改造再利用:通过旧厂房的改造,赋予新生,承载场地记忆,并结合新建设置合理容量,以完善休闲、健身、服务等功能,使场地保留原有印记的同时又融入公众的活动参与,实现从原先内向封闭到如今积极开放的蜕变,创造出富于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其次,在改造更新中充分利用建筑周边的城市公共资源。正如本案涉及的历史地段处于不可复制的优越区位,且周边众多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为地段活力再造创造了绝佳的条件,因此,在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山体、水体、城墙、城河、文物、庙宇等各类资源,注意公共空间规模、尺度和形态与周边空间特征相呼应,保持空间界面连续性和空间尺度亲人化,在最大的时空范围内吸引人流的驻足。
第三,在建筑与地段更新时注重外部公共空间营造和城市活力再生。城市的活力来源于身处其中的人们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城市中工业类历史地段在原有生产功能逐渐转移消失的情况下,面临着衰败的局面,为改变这种状况就应从整体城市设计的架构与思路,实现功能业态升级与景观品质提升,进而增加不同阶层的人群与不同功能的混合性,再造地段活力。项目投入使用后,我们对地段进行了跟踪调研:其一,市民对该地段使用的时间范围大有延展,从清晨的健身遛鸟到中午的餐饮、下午放飞风筝、傍晚的休闲散步再至晚上的娱乐,实现了全时段的活力再生;其二,吸引本地市民的同时也争取了相当数量的外地游客,满足其休闲娱乐的需求,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阅江楼景区旅游大巴停车难问题;再次,使用人群的空间范围得以扩展,随着环境品质提升和周边配套设施逐渐完善,该地段业已成为南京城北新的集聚人气而富于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图5-3 南京7316厂地块改造更新后的外部公共空间
2)内部公共空间
对于用作公共用途的建筑遗产再利用而言,不仅需要创造一定的体型与物理环境,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还需要充分利用建筑中庭、廊道、平台等进一步创造出促进人们交流互动的室内公共空间,激发建筑改造后的活力与场所感。如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工业区内的4座欧洲最古老的煤气贮气仓被改扩建为商住集合体。改造时,其内部设施被拆除,留下了古典的立面。改造后的贮气仓可被视为一个微型城市,在其内部沿周边垂直划分为若干层并布置公寓、办公室等私密功能;中央则形成通高的圆桶形共享大庭,其上方为圆锥形采光顶,为内部提供光线,精心营造的室内公共空间将购物中心、电影院、多功能大厅等多个公共功能有机连为一体,较好地提升了建筑公共形象,使之成为维也纳历史名城中一处独具特征而富有活力的场所(图5-4)。
3)建筑的标志性与识别性(www.xing528.com)
图5-4 奥地利维也纳煤气罐改造
图片来源:笔者绘制
建筑遗产改造再利用之后的建筑形式和室外环境是改造工程最直接的形象展现,人们也习惯于通过对其外在形象的评价,来感知该改造项目的格调与品质,因此建筑改造后的标志性与识别性是评价改造效果的重要指标。建立标志性与识别性的具体手法一般包括:①充分利用原老建筑的特征,并通过适当的改造加以强化;②建筑外观改造的创造性设计,加强形式、色彩、质感、体量等方面的识别性;③塑造与建筑融为一体的场地环境,突出重点环境景观要素的表达;④建立场地特有的标识系统,增加可识别性;等等。
如荷兰“幸运大厦”(Lucky Building)是Tjep建筑事务所对一座高层建筑所做的外立面及室内改造项目。改造之后,其整个正立面从远处看呈现出俏皮的孩童面庞形象,在城市钢筋水泥的高层丛林中立即得到了凸显,创造性地建立了建筑的标志性与识别性。而从近处看,建筑立面其实被分解为一个个基本等大,却颜色深浅、倾斜角度不一的“马赛克”,再加上阳光照射而成的深浅有别、错落有致的建筑阴影,最终形成巨大尺度的立面图案感和视错觉效果(图5-5)。
图5-5 荷兰幸运大厦外立面改造
图片来源:http://club.archina.com/article-517-1.html
4)公众参与
《马丘比丘宪章》中倡导:“在建筑领域中,用户的参与更为重要、更为具体。人们必须参与设计的全过程,要使用户成为建筑师工作整体中的一部分。”环境的归属感是用户对环境做出积极反应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建筑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不同用户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状况、价值观念、艺术修养、生活习惯、交往需求等进行综合考虑,发挥其主人翁意识,创造出公众与用户满意认同的建筑与环境。公众参与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民间力量发现建筑遗产的价值并主导改造项目的开发,如著名的北京798艺术区就是源自艺术家“自下而上”的自主经营和管理,形成强大的艺术文化生命力;二是在政府主导的建筑遗产再利用项目中,规划管理者、设计师以及开发者在前期工作中应广泛征询公众意见,并邀请相关公众代表参与研讨,吸收合理的意见与建议;三是在整个改造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引入公众监督和跟踪评价机制,保证项目改造满足用户需求,体现公众利益,提升社区和城市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