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一座建筑遗产正式开始调研与评估之前,应尽可能多地收集该建筑的所有信息与档案,包括建筑的历史与现状。研究的内容方向、深度广度取决于项目的最终目标。比如一栋历史久远的文物建筑需要进行单纯保护,那么研究工作主要在于对其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历史原真性的挖掘以及现状病害的诊断与治理,以期重现历史原貌;而若是要对非文物建筑遗产进行更新改造再利用,研究标准就会有较大差异,而主要考虑现状结构的适应性、新旧结合的潜力以及设计介入程度等等问题,不再只是“修旧如旧”了。
与常见的文物保护项目不同,近现代建筑遗产展开以事实记录为依据的前期基础研究基于以下三个目的:其一,多数近现代建筑遗产无论是在建筑上还是历史上的价值与文物建筑相比,还存在质疑与争议,并且其可能在其生命周期中历经了相当多次数的改造变更甚至已达到无法修复的地步,那么对于其价值、历史、面貌的综合性调查便是回应质疑、还原现状的最好办法[7]。其二,在最终的评估中,建筑物的最初情况将与现状做比较性研究,以利于确定改造修复后的建筑应该回复到何时以及怎样的一种状态。其三,除了历史考据方面,原始的设计图纸、档案资料还能为后续进行的适应性再利用设计提供科学依据。这样的历史文献档案可以大致分为四个类别:
①图纸资料,包括最初的设计与施工图纸、照片以及建筑师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绘制的构思草图等。
②当初设计及建筑的文字记录,包括设计说明、通信记录、会议记录、历次的维修记录等。(www.xing528.com)
③口述历史或访谈,多数近现代建筑遗产历史并不久远,找到当初的设计者或建造者做第一手的详细了解,直接而有效。
④建筑建成以来见诸报纸杂志、介绍手册等的资料信息。
总之,与老建筑相比,建筑的建造年代越近,相关资料的掌握就可能越全面。必须强调的是,当我们去研究这些信息时,应对信息中的矛盾、差异、疏漏以及图纸与现状不一致之处都更加审慎,只有排除干扰、去伪存真,才能对建筑现状作出全面准确的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