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纳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贡献

全纳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贡献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的特殊教育发展历程中,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分别安置于不同的教育体制,它们的教育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机会等都各自有着独立的体系,因此,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是遵循着各自的发展目标独立发展的教育体系,虽然这种分化的、隔离的教育体制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屡遭诟病,但它在特殊教育发展历史上曾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全纳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贡献

在我国的特殊教育发展历程中,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分别安置于不同的教育体制,它们的教育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机会等都各自有着独立的体系,因此,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是遵循着各自的发展目标独立发展的教育体系,虽然这种分化的、隔离的教育体制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屡遭诟病,但它在特殊教育发展历史上曾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伊塔德对狼孩的干预和训练过程中,人们才逐渐认识到残疾人也是可以接受教育的,并能够通过教育获得语言的发展、思维的训练以及行为的矫正等。基于此,在18世纪至20世纪早期,全世界很多国家都建立了特殊教育学校。对于这些具有特殊性的群体而言,给他们设置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配以专业的医生和教师,通过矫正和康复来补偿其缺陷,从而获得基本的生存技能。这种教育安置形式,正如朴永馨先生所言,“在历史上起到过进步的作用,开辟了使残疾人受到适合其特点教育的途径,培养出了对社会做出有益贡献的残疾人,使他们成为社会上的平等成员”[59]。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这种专门化的特殊学校长期处于自成体系、独立运行的发展状态,与普通学校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体系,这种发展状态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法律的制定。随着13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强调“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直接影响了整个社会对残疾人及残疾人接受教育的认识。在这种价值观下,残疾人是否应该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平等的教育机会,以及封闭式的教育环境是否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等,在19世纪60年代人权运动的推动之下进行全社会范围内的反思。在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等案件的推动之下,残疾人从被隔离到逐渐回归社会主流,Maynard C Reynolds于1962年对双轨制的教育体制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要建立以普通班为基础的一体化教育体制,即:普通班、普通班学习和辅助的教学服务、部分时间在资源教室、部分时间在特殊班、全日制特殊班、特殊学校、寄宿学校等。这种安置模式是根据儿童的残疾严重程度进行上下流动[60]。(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