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一直以来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全纳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让残疾人回归到社会主流,减少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对构建和谐社会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社会转型的发展,加快了社会文明前进的步伐,使弱势群体也被纳入到社会关注的中心,社会的阶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全纳教育将促进整个社会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道德文明到制度文明,最终实现人类的生态文明。
1.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构建
第一,让残疾人回归社会主流。回归主流既体现了普及义务教育后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教育机会均等,更是对残疾儿童人权的彰显,让残疾儿童共享社会的教育资源,并且主动积极参与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进一步实现社会融合。其一,全纳教育有利于提高残疾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全纳教育为发展人的社会属性创造了良好的空间以及提供了交往的机会,使残疾儿童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将来能适应更加复杂的社会[39],从而提高残疾儿童的自我认知、人际关系认知以及社会环境认知等认知能力。让残疾人回归社会主流能帮助残疾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与教师、家长以及心理专家、同伴、路人等进行沟通,也有利于残疾儿童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监控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其二,全纳教育有利于残疾人的生存与就业。2007年《残疾人就业条例》中明确规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帮助、支持残疾人就业,鼓励残疾人通过应聘等多种形式就业”,“禁止在就业中歧视残疾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提供适当的工种、岗位。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40]。在一个融合的环境中,残疾人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工资收入,从而能在主流社会环境中更好地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通过多种途径整合社会资源,尤其是利用社区资源,发挥社区优势,开展康复服务,让残疾人回归主流社会。以社区为单位,设立社区康复中心,积极组织和培训志愿者队伍,充分利用、发挥社会医疗资源在社区康复服务中的作用,办好社区康复医疗阵地,实现残疾人社区康复与社区服务相结合。让残疾人能真正享受社会资源,积极参与社会日常活动,回归社会主流。
第二,尊重每一个残疾人。残疾是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发生着和将来还要发生的一种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41]。残疾人同其他人一样,有着尊严和权利,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因此,要尊重每一个残疾人。其一,帮助残疾人搭建平台,提供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文明理念,也体现了社会对有特别需要的人的尊重与关怀。然而在很多城市中的盲道被占用,公交站台没有语音报站,红绿灯没有声音提示等现象,显示出残疾人的权利没有被尊重,因此,尊重残疾人就应该为残疾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尽可能地提供无障碍设施,同时也应为参加残疾人的发展搭建平台,如开展残疾人运动会,举办残疾人音乐节、残疾人舞蹈大赛等,让残疾人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人们对他们身残志坚的尊重。其二,减少不当帮助,实现人性回归。长期以来,人们总习惯于把各种残疾的人称为“残废人”,因残而废的观念根深蒂固于人们脑海之中长达几千年。这种思维长期以来严重地损害和歪曲了残疾人的形象。社会上一些人看到的只是残疾人的拐杖和轮椅等,而不是残疾人作为人的独立人格与社会价值。从而导致一些不适当的帮助,不仅没有给残疾人带来尊重,反而伤害了残疾人的人格和自尊。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这些不当的帮助在逐渐减少。如在公交车上的座位不再是老弱病残孕专座,而是“爱心专座”,语音提示也改成了“为身边有需要的人让座”。虽然是小小的变化,但给残疾人的心灵留下了感动,让人性更添一丝光辉。其三,尊重残疾人的文化,实现多元文化的融合。举办各种残疾人活动文化,例如以残疾人事业为主题,或者由残疾人创作和参与的文化作品和文化活动等。残疾人文化反映了人面对磨难与残缺的态度,残疾人文化映照出人的价值观,残疾人文化折射出社会文明的程度,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平等看待残疾人,使他们能够平等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这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的表现。残疾人文化的状况体现了社会平等与公正的程度,倡导积极向上的、人道主义的残疾人文化有助于克服残疾人受到歧视与不公正待遇的社会现象,从而积累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42]。全纳教育提供了多元文化的视角,通过多元文化教育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与学习,促成特殊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变革,确立平等、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和价值观,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偏见。在全纳教育背景下,让社会普通群体能够理解残疾人的境遇,理解残疾人的心理,并学会从残疾人的角度来看待世界,从而形成宽厚包容的价值观,去认同和理解有着残疾和缺陷的人群的文化。
第三,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全纳教育可以减少残疾人的诸多社会矛盾和冲突。其一,减少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在不同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下,社会主流群体对残疾人是否具有“人”的价值以及是否具有与他人平等接受教育的价值存在着偏见、排斥和冷漠的态度;此外,很多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在看待残疾人问题上持有消极的观念,以至于对残疾人是否应该接受全纳教育存在着各种价值观的冲突。一方面,对于社会主流群体而言,一部分人基于人道主义精神赞成接纳残疾人,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仍然坚持残疾人应该在特殊学校接受教育;另外一部分人仍然认为残疾人没有必要接受更多的教育和康复服务,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总是从功能性和功利性的角度出发,认为残疾人不可能达到正常人所具备的形体状态和对社会的贡献价值,因此否定残疾人进行全纳教育以及接受更多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对于残疾人而言,由于“残疾”而引发的社会性功能障碍会导致他们的“自我否定”,从而拒绝与社会主流群体进行接触、交往,不愿意融入普通学校中接受教育,也不愿意融入主流社会中接受社区教育和服务。在全纳教育的背景下,可以消除这种价值观上的差异性,如科林·劳所言“人只有形态上的不同,并在其一生中总有特殊需要的时候”。其二,减少利益的矛盾和冲突。资源总是有限的,无论是既定的物质资源,还是权力形态下的无形资源。在学校融合、社区融合、社会融合中,由于残疾人的边缘地位使得资源分配不合理而会引发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合理分配资源十分重要。要为残疾人设置基本生活物资保障体系,让他们能够在资源分配中获得积极补救,从而减少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其三,减少权利的矛盾和冲突。残疾人在不同的范畴内存在各种权利冲突,从而导致了残疾人的全纳教育的难以实现。从权利的类型来说,表现为残疾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冲突。绝大多数残疾人都处于生存边缘的状态之中,社会、学校和家庭对他们的期望更多的是能够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而不是通过不断地接受教育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全纳教育背景下,国家保障基本的生存权以及基本的受教育权,从而可以减少部分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冲突。从权利的对象群来说,主要表现为残疾人与残疾人之间、残疾人与普通人之间以及残疾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接纳和包容的全纳教育理念中,让残疾人获得尊重以及被接纳,可以减少群体间和群体内的矛盾和冲突。
2.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发展
第一,社会的价值观有所转变。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它和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联系在一起并受其制约,是处于一定经济关系之中的人们的利益和需要的反映,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通常来说,社会的价值观即人们关于好坏、得失、善恶、美丑等价值的立场、看法、态度和选择。由复杂多样的价值观进行长期反复的整合和消解,最终就形成了体现一个社会价值理念的价值体系,社会价值观是回顾、观察、预见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尺之一。在经济发展落后、物质资源匮乏的时期,追逐财富和权力成为人从事社会工作的主要目的。在历史上,社会对缺陷者的反应实际上涵盖了全部的人类情绪和态度——从根除、怀疑、嘲笑和排斥到服务以及科学研究;先按普通人对待,再按缺陷人处理[43];从追逐“财富、权利”转而注重“尊重、包容”。人类社会早期,人们并不重视对人进行分类和贴标签,生存才是焦点问题。人们阻止缺陷者参加生存活动,并任凭他们自生自灭,甚至对其进行迫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缺陷人群的接纳程度有一定的提升,但仍给缺陷人群贴上贬义的标签,把有缺陷的人排除于正常社会的活动、特权和便利设施之外。在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尊重特殊人群已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社会从方方面面体现出对于特殊人群的尊重与包容。在立法上,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我国都在不断推行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例如美国的94-142公法《IDEA》法案,英国的《沃洛克报告》,我国台湾地区的“特殊教育法”等,联合国的《残疾人权利公约》等,都已经显示出国际社会对全纳教育的重视。在教育上,社会开始关注特殊人群的受教育权,为残疾儿童提供自由、适当的公众教育,学校系统注重为残疾儿童及其家长提供维护其权利的安全保证等。在全纳教育理论的背景下,呼吁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并注重为其提供适合的个别化教育,充分体现出社会对于特殊人群的尊重与接纳,可视为社会对于特殊人群价值观念的重大突破。在环境上,社会越来越强调为特殊人群创设最小受限制环境,要使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最大限度地共同接受教育、共同享受教育权益。全纳教育理念有利于社会价值观的凝聚及提升,推动社会观念转型。
第二,社会的关注群体有所转变。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社会价值观的转变,社会的关注群体必然随之发生变化。从只关注核心权力阶层利益、关心普通人群权益,向关注特殊人群权益转变。推进全纳教育的发展体现出关注残疾儿童的个体价值,关注残疾儿童的个性化及社会化发展[44]。其一,全纳教育具有促进儿童的个性化发展价值。它促进了儿童的主体意识发展,促进了儿童的个体特征的发展,以及促进了儿童价值的实现等方面。全纳教育的过程对于所有参与儿童而言都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普通儿童与残疾儿童都通过接受教育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智力水平、潜能限度。在此过程中,普通儿童逐渐接受并认同残疾儿童的特殊性,残疾儿童逐步融入普通群体,并根据自己的特殊性来发展自己。全纳教育主要通过不同的教育内容与不同的教育形式来实现促进儿童的个体特征的发展。全纳教育提倡为所有儿童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个体的充分全面发展。全纳教育可以把残疾儿童从可能的生产力状态转化为潜在现实的劳动力,使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更好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其二,全纳教育具有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价值。它促进了儿童观念的社会化,促进了儿童行为的社会化,促进了儿童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培养儿童的职业意识和角色。(1)全纳教育有利于促进儿童观念的社会化。全纳教育可以让普通儿童感受到社会对残疾儿童的关爱,亲自受到社会人道主义关怀的熏陶,从而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残疾儿童在全纳教育的过程中,同样能亲自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感受到人道主义的关怀,在接受关爱的过程中关爱他人。(2)全纳教育有利于促进儿童行为的社会化。全纳教育通过社会规范的传递,使普通儿童与残疾儿童共同认识社会规范的意义和内容,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全纳教育促进儿童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全纳教育为儿童的智力及能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特别是对于残疾儿童来说,他们能在普通班级中接触到丰富的教育,促进智力的发展,在与普通儿童的交往中,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4)全纳教育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职业意识和角色。全纳教育不仅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还注重生活教育及职业教育,使儿童有能力有信心面对未来生活。
第三,社会的阶层结构有所转变。在传统的结构化的社会中,依靠权力、财富、职业、名望等指标进行条分缕析的社会分层,残疾人群体作为一种社会阶层,长期处于固定不变的状态,即使有个别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改变了自身的生存境遇,也不能改变整个残疾人群体的阶层属性。在社会分层的背景下,容易引发残疾人群体与其他阶层之间的收入、社会地位等差距越来越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的利益分配、权力分配都逐渐偏向社会主流群体,从而致使残疾人群体与社会主流群体之间的矛盾愈积愈深,社会冲突愈演愈烈,从而导致了更多的社会问题,并使残疾人群体越来越受到排斥。从社会排斥的成因上分析,主要分为结构性的社会排斥和功能性的社会排斥。对于结构性的社会排斥,是把残疾人受到排斥归因于整个社会阶层结构的不合理所致。然而,社会结构的形成是人类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自然发展的过程,它的形成、发展、变迁和断裂有其自然发展的规律,每一次社会结构的变动,都是由于阶层矛盾的冲突而引发,涵盖着各种力量、利益、权力的对抗和斗争。残疾人所属的阶层,由于其本身的资源不够丰富,也不可能挤入权力的争斗之中,他们在社会阶层的冲突过程中,则越来越处于社会的边缘地位,并且“个体或群体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运动形成社会流动”[45]。要改变残疾人的生存状态,依靠改变社会结构是无法完成的。而功能性的社会排斥,则认为残疾人由于本身的残疾状况而衍生了更多社会性障碍,他们没有能力为社会贡献力量,反而是社会发展的包袱和桎梏,因而受到主流群体的排斥,从而形成弱势、受歧视的阶层。然而,让主流社会接纳残疾人并不能依靠改变残疾人本身的残疾状态和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大小来评判,因为残疾是一种事实状态,无论残疾与否,都不应该成为社会排斥的原因。因此,应该突破现有的社会分层体系,即不以“财富、地位、声望、知识等”评估人的价值和划分人所处的阶层,从多元化的角度对残疾人的生存状态和教育发展进行认识,尤其是以人格、尊严、品格、精神追求、价值观等来评判人的存在,才能够让残疾人回归自我,而不用受到来自各种社会群体同情、怜悯、拒绝和排斥的眼光,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全纳教育。(www.xing528.com)
3.有利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在社会系统中,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子系统,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相辅相成,而全纳教育作为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避免地对社会各系统产生诸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第一,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的转变。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轨迹还是个体的需求演变,都要经历从物质到精神的转变,全纳教育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一,发展教育事业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而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三段式的发展规律,即贵族教育、平民教育和全民教育[46]。与之相伴随的是从单纯的财富积累、全面物质文明到社会精神文明的转变。特殊教育大多是在全民教育阶段得到重视与推行,其中全纳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更是彰显了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成果。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加注重公平与正义”,而全纳教育追求的教育机会均等则是这一社会理念在特殊教育领域的投射,即全纳教育本身就是精神文明成果的彰显。其二,残疾人群体的文化成果能产生更直接的震撼力,而全纳教育则可以使这种震撼力更加普遍化。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节目《千手观音》感动了全国的电视观众,残奥会上残障人士的奋勇拼搏总是那么触动人心,其中体现的生活态度、拼搏精神以及不懈努力带给我们的震撼极具冲击力,自强、努力以及奋斗有了最直接的表达。因此,有的普通学校将特殊学校作为生命教育基地,让普通学校的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另一个群体的别样生命。全纳教育可以将残疾人群体的文化在最大的范围内发挥其影响力,同时在普通儿童和残疾儿童之间形成互帮互助、平等友爱的同伴关系,这深刻影响了校园文化、社会文化的重构,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其三,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多元文化的建设,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趋势,而全纳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元文化“在教育中主要表现在民族、社会阶级与阶层、地域、性别、年龄、同伴群体、残疾儿童等方面的文化形式上的以及多元价值方面的差异”[47]。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全纳教育可以产生多种组合以及多重影响,除了残疾儿童群体和普通儿童群体间以及特殊学校和普通学校文化间的跨文化教育之外,全纳教育在民族、社会阶级与阶层、地域、性别、年龄等不同维度之间有着不同的融合意义,例如,少数民族的残疾儿童在汉族学校中接受教育,这除了具有单纯的全纳教育意义外,还具有重要的民族团结意义,而这些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精神文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内容。
第二,从道德文明到制度文明的转变。早期的特殊教育带有浓厚的慈善事业性质,特殊教育场所是对残疾儿童的收容地,提供基本的养育和简单的教育,随着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我国特殊教育事业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有人认为特殊教育事业是仅仅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不可否定的是这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浓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而残疾儿童真正接受到平等的教育不是靠道德说教,而是要通过制度来保证。全纳教育的切实推行,需要制度的保障,也必然会推进社会从道德文明向制度文明的转变。其一,制度文明是以一定的文化观念为背景的,又对价值观念产生影响。全纳教育便是在一定文化观念上发展而来,并进一步塑造着社会观念。如果说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对平等、自由的追求的社会运动奠定了全纳教育的社会文化基础,那建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则孕育了全纳教育的哲学理论基础[48]。在美国人权运动中,残疾儿童家长联盟也发起了争取残疾儿童受教育权以及其他社会权利的运动,通过一系列的诉讼,人权、平等理念也深入人心。随后全纳教育法律政策的制定以及教育实践的开展更是将全纳的理念贯穿到了美国公民的价值观念当中,因此,全纳教育的推行也获得了全民性的支持。我国全纳教育是在世界全纳教育思潮中发展而来的,其文化基础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果,因此,全纳教育的文化基础并不深厚,因此制度建设发展缓慢。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在全纳教育观念上有所改变,并为社会从道德文明到制度文明的转变提供文化基础。其二,制度文明和法制建设紧密联系。全纳教育的发展对特殊教育法律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促进了制度文明的发展进程。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全纳教育的发展需要获得制度的支持,尤其是法律体系的完善。因此,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是进一步推进全纳教育的必然要求,这将丰富制度文明建设的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倡导重建制度文明并不是否定道德文明的作用。制度文明体现的是社会价值观和行为准则[49],它离不开道德的作用。全纳教育的发展无疑会促进社会从道德文明到制度文明的转变,但这并不意味着道德文明的没落。无论是道德建设还是制度建设,都相互影响和补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最终实现生态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以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50]。在全纳教育背景下,在实现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实现精神文明;在实现道德文明的同时,也要实现制度文明,它们之间能够和谐共生、有机协调,有着健全的自我生成机制。其一,在自然性中实现人的和谐共处。在自然性中,人的行为不受法律和制度所约束,没有权利和义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依靠着良心和约定俗成的习惯。残疾人要实现与整个环境和谐共处则需要依赖于他人对“残疾”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在全纳教育的大特殊教育观下,残疾只是人的诸多特征中的某一个特征而已,它并不能成为被隔离和被拒绝的标签。承认残疾,接纳残疾人需要我们通过智慧、财富、制度和知识等共同构建自我生成的生态系统,从而让残疾人获得自由。其二,在道德性中实现人的自律。道德是整个生态环境中的重要角色。正是由于道德的存在,才避免了很多残疾儿童被抛弃的命运以及帮助他们接受了教育,也正是由于道德的存在,才使得人们以同情和怜悯的态度来救济残疾儿童。在残疾人教育的道德发展历史上,给予残疾人的物质财富、允许聋人结婚等都是道德的产物。在道德的自我约束下,人们会给予残疾人生存空间,让他们能够在社会中生活。其三,在制度性中实现人的权利。在人类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人的生存和发展不是依靠他人的施舍和同情来获得的,而是有着天赋人权的权利,然而,如何实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倘若仅仅依靠道德的建设则远远不够,它还需要制度来予以保障。在残疾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制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是现代文明的重要产物。正是依靠着制度的建设,让残疾人的权益被纳入法律,人们对残疾人的帮扶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从而实现生态文明的良性发展。其四,在社会性中实现人的发展。在残疾人的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中,残疾人始终是社会的人,具有社会性,需要在社会中正常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价值,也要遭受社会现实带来的各种制约。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我们应该尊重残疾人的社会性的本质,纵然他们有着残疾,也不能因此剥夺他们参与社会的权利以及经受各种痛苦的可能性,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存在,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获得生存和发展,保持自尊和自爱,从而真正地实现“人”的存在,无论这种人是否残疾,是否属于社会阶层的最底层,是否受到排斥和隔离,他们都能够依靠道德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实现生态文明。
总而言之,融合教育对残疾人自身、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残疾人权利的实现、人和人之间相互信任和接纳,以及实现生态文明状态下的和谐共生。残疾人的存在,是社会合理结构的一部分,是社会正常化的一种状态。人们不会因为残疾或异常而拒绝和排斥他们,也不会由此而过度同情或怜悯他们,让他们在这个社会中正常地生存和发展,自然地生长,自我约束,实现制度文明状态下的自然文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