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涵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够有效推进的前提基础,也是目前我国学术界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但是,对于实践教学的涵义,不同的学者往往持有不同的看法,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从研究整体情况来看,学者们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涵义可大体上被归纳为两大类,即狭义的实践教学和广义的实践教学。
(一)狭义的实践教学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涵义这一问题上,有些学者主张狭义的实践教学。其主要观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区别于课堂教学,是利用社会实践等空间组织的教学活动,主要采取参观、实地考察、实地调研、现场参与、共同研讨等形式。其主要代表学者有张森年、朱振玉等。
张森年教授认为:“实践教学既然是相对于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因此,它应当是课堂理论教学以外的,借助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或由学生自主参与的一切教学形式,至于学生上台讲课以及课堂讨论等作为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应当归属于课堂教学而不是实践教学。”[1]他主张应该让学生通过走进一个社区、调查一个企业、采访一个人物等考察活动或亲自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使自己受到教育,得到锻炼。换言之,张森年教授较多地赞同将社会实践教学看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涵义,侧重于实践教学的狭义内涵。
另一方面,朱振玉认为:“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区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节。”[2]他还认为,“案例教学”和“参与式教学”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它们只是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同时指出,教师举办知识竞赛、观看电影或录像、听专家报告等也不是实践教学,这些只是课外的理论学习活动。同样,朱振玉学者的观点也倾向于狭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涵义。
(二)广义的实践教学(www.xing528.com)
广义的实践教学,是与狭义的实践教学相对立的,目前在学术界占主流地位。其主要观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指除了进行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与实践相关的教学方式,它既可以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之中,更多的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之外。其主要代表学者有孟彩云、艾四林、李松林、李会先等。
孟彩云教授认为,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它是“两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实践教学从内容上讲必须与所讲授的理论有内在联系,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拓展;从目标上讲是培养全体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从形式上讲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活动或者是师生的互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可以说也可以做”[3]。并且还提出了一些实践教学的方法,比如讨论法、演讲法、谈话法、亲身体验法等。
艾四林教授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主要是指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的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它既包括提高业务能力而开展的教学实践,也包括以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实践。”[4]同时,艾四林教授也提出了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多种形式。比如,“思想道德修养”课在教学活动中,引入了经典案例教学、咨询教学、“课堂新闻发布会”、“学生演讲参与式”等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中,“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组探索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模式,也就是开展课前、提倡课中、组织课后的三段式社会实践模式。这就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此外,李松林、李会先等学者也主张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境而充分表现出来的一种典型化和类型化、实践化和应用化的教学方式;具体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践操作为主,采取原著阅读、研究讨论、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地获得知识、增强能力和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5]。他们进一步强调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是既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以改造主观世界,又旨在优化主体能力和素质;它是一种现实性活动,本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仍然是一种教学活动,只不过是一种实践化、应用化的教学活动。他们还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分成两类,即狭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和广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在这两种实践教学模式中,他们较多地倾向于广义的实践教学模式,即除了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与实践有关的教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