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何挺颖参加革命的原动力

何挺颖参加革命的原动力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何挺颖革命历程的追溯可以看出,激发他最终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动力是坚定的理想和信念,那个特殊的时代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开明的家庭环境、父辈的耳濡目染使他们较早接触民主思想,也是促使他日后走上革命道路的动因之一。在何挺颖等陕西籍革命青年的推动下,上海大学特别支部组织陕西所属七八团组织“各团体联合会”特组“驱刘、吴大同盟”,出《驱刘、吴特刊》。

何挺颖参加革命的原动力

通过对何挺颖革命历程的追溯可以看出,激发他最终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动力是坚定的理想和信念,那个特殊的时代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良好的家庭环境则使他较早受到新思想的熏陶

何挺颖的家庭环境对他影响很大。他的父亲何根山(何秉汉)是清末拔贡,也是汉中早期同盟会会员,并担任同盟会南郑民兵城防司令,后革命失败后在汉南书院教授西洋历史地理,进一步接受了西方文化,提倡科学救国,工业发家,追求民主,倡导革命。而且与西安的进步人士王授金交往甚密。王授金(1873—1928),名梦简,字授金,亦作绶金。陕西礼泉人。幼年从父读私塾,曾中秀才,后入三原宏道书院,继而考入上海公学专攻理化,毕业后在陕西教育会工作。西安辛亥起义时为陕西的革命军制造火药,民国初年任同州(今属大荔)第二师范学校校长,曾参加陕西人民驱逐军阀陆建章的斗争。1920年任西安女子师范学校学监、教务主任,积极参与并领导西安省立各校教职员反对军阀陈树藩的罢教索薪斗争。他是陕西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传播人之一,参加过渭华起义。何根山经历的时代,是清政府灭亡,革命兴起又遭扼杀出现反复的时代,他从旧时代的知识分子转变为一个革命者,革命失败后又积极践行教育救国,并让孩子都接受现代教育。何挺颖和何挺杰、何挺毅兄弟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中。开明的家庭环境、父辈的耳濡目染使他们较早接触民主思想,也是促使他日后走上革命道路的动因之一。

2.变革的时代使他受到早期民主思想和民主革命的洗礼

何挺颖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处于最大变革时期,从大的历史分段来讲,经历了晚清、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统一时期、北方军阀混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同时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孙中山国民党进行改组,国共第一次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在 1928年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中共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为标志,开始了武装推翻国民党统治和土地革命的道路。也在这一时期,在中国发生了五四爱国运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各种西方社会思潮传入中国,对中国的知识分子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巨大的社会变动必然波及社会的各个层面。汉中虽然地处偏僻,但是各种社会思潮也相继传入,民众运动也是风起云涌。1840年后汉中各地也爆发了反帝反封建运动,如1897年八角山地区反对强迫农民入教运动,1912年2月6日南郑宣布反正,1913年张肇基组织民众推翻了清朝官吏在南郑的统治,1915年陕西巡抚吕调元令镇守使张钫诱杀反袁帝制的同盟会员中华革命党陕西支部负责人汉中人张肇基。1918年,清末秀才朱兆琼在碑坝组织“红灯教”,1924年南郑人民武装反对“强征”运动等。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后,汉中的进步人士宣传新文化,提倡新思想。汉中的学子受到了这一系列政治运动和社会思潮的影响。1919年6月,在北京就读参加五四运动的学生来信详述五四风暴盛况,经联中进步人士串联,汉中学生在北校场集会发表声援演讲。1921年旅京学生创办《共进》,南郑分社成立,以“提倡桑梓文化,改造陕西社会”为宗旨。何挺颖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个时代新思潮的影响。

3.汉中和上海求学时所受新思潮和革命思想的影响,成为他走上革命道路的重要动力

1920年到1924年5月,何挺颖在汉中联立中学读书时,受到新文化运动的熏陶,在北京求学的表哥王钧石(王钧石:谱名王世瑛,南郑县夏家庵村人。1920年前后在北京财政商业学校求学,后转北京英文学校。毕业后曾在汉中、武功等地任教。1943年病故于武功农学院)给他寄来《胡适文存》《人生》《改造》等进步书刊,二人通信很勤。表哥经常把北京的学生运动情况告诉他,又给他寄《改造与解放》等进步书刊。受此影响,何挺颖在校领导到了白话文运动和抵制日货运动(前面已经讲述,此处不再赘述),这是他的初次锻炼。(www.xing528.com)

1924—1926年何挺颖在上海大学学习,这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上海是中国雇佣工人最多、工人运动最活跃的地方。上海大学作为一所思想进步的学校,瞿秋白、恽代英、邓中夏等中共革命党人在这里授课,瞿秋白更是兼任社会学系的系主任,瞿秋白、邓中夏等人也直接领导上海的工人运动。何挺颖在这里,比较深入地学习了革命的理论,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他给同学加老乡谢左明的信中这样写道:“南京路上圣血殷,百年侵略仇恨深。去休学者博士梦,愿作革命一新兵”,可以看出,他已经表明了要走出书斋,去作革命的新兵。他积极投身学生活动,加入了中国共青团中国共产党。受到同学们和中共党组织的信任,担任了彩仪社和仪中旅沪学生会、陕西青年社等组织的党团书记,特别是陕西青年社直接接受上海大学特别支部的领导,他政治上迅速成长。上海大学特别支部制订了比较详细的工作细则,如要求每周与学生谈话一次,出版墙报,加大宣传,积极发展团员,特别是刘存厚、吴新田祸害陕南,实行苛政,强迫种植鸦片激起了汉中人民的强烈反对,何挺颖以“淡秉钧”的笔名发表了《吴新田祸汉纪实》,声讨吴部侵挪教育经费,横征暴敛。在何挺颖等陕西籍革命青年的推动下,上海大学特别支部组织陕西所属七八团组织“各团体联合会”特组“驱刘、吴大同盟”,出《驱刘、吴特刊》。这些实践活动,对何挺颖政治上迅速成熟都有很大帮助。

4.第一次国共合作和秋收起义革命的经历,使他积累较为丰富的斗争经验,促成他把理论和革命实践进一步相结合

1926年,何挺颖被派到国民革命军第八军任团指导员,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同时他也进一步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从他1926年给谢左明的一封信“四万万人发吼声,火山爆发世界惊。中国有了共产党,散沙结成水门汀,”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与热爱。黄洋界大捷、大庾岭战役,他以自己“水门汀”般的意志实现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诺言。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到武昌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在干部连任班长、排长、连党代表,他和国民党右派势力“孙文主义学会”做斗争,后参与秋收起义。秋收起义失败后,在部队接连失利,生活困难,部队思想波动大的情况下,他毫不动摇,并坚持不断做思想政治工作,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并把自己在连、团队政治工作的经验加以总结,向毛泽东献言献策,最终促成了三湾改编,使得革命的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三湾改编所制定的“支部建在连上”的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和灵魂,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何挺颖贡献了他的智慧。后来在井冈山反对当地国民党武装势力的斗争中,何挺颖不但坚持旗帜鲜明地站在毛泽东一边,与主张攻打中心城市的错误思想做斗争,还指挥红军取得了黄洋界大捷,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纵观参加北伐到井冈山战斗中牺牲,何挺颖正是把自己所受革命思想和斗争实践一步步结合,直至最后献出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理想和信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