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营关陇对峙汉中:不战而屈人之兵

经营关陇对峙汉中:不战而屈人之兵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曹操经营关陇发生在赤壁失利之后。贾诩指出,一次战役之胜负,并不能真正征服一个地方。曹操平定韩遂、张鲁在关陇的割据之后,任命“有恤民之效,又能和戎狄”的官吏经营,增强了曹魏在西部边境的边防实力。扶风郡武功县人苏则治理关陇的策略与曹操不谋而合,曹操“见则悦之”,任命苏则做金城太守。苏则多次平定关陇地区的叛乱。“使司隶校尉留治关中以为之主”,维护关中的正常生产秩序。

经营关陇对峙汉中:不战而屈人之兵

曹操经营关陇发生在赤壁失利之后。他对关陇的经营与其赤壁之战失败的教训有一定的关联。在赤壁之战开始之前,曹操因轻易得到荆州,意图乘胜从江陵出发,一举统一全国。曹魏军事集团中的智囊人物贾诩有一个不同意见:“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贾诩指出,一次战役之胜负,并不能真正征服一个地方。以最小的军事代价,获得最大的政治成果的方案不是战争,而是“抚安百姓”。如果能让百姓“安土乐业”,则不战而胜,“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当时意气风发的曹操没有听进去贾诩的睿智之策,然而,在赤壁失利之后的冷静思考中,他似乎从贾诩“不劳众”而使一方“稽服”的谋略中获取灵感,而应用在经营关陇上。

关陇地区的经营较之江东,形势更显艰难、复杂。关陇地区不仅是军事交通要冲之地,而且历来各族杂处,战乱不断,老百姓死伤、逃亡流离失所者众多。曹操平定韩遂、张鲁在关陇的割据之后,任命“有恤民之效,又能和戎狄”的官吏经营,增强了曹魏在西部边境的边防实力。扶风郡武功县人苏则治理关陇的策略与曹操不谋而合,曹操“见则悦之”,任命苏则做金城太守。苏则谨慎地安抚流民,迅速平定叛乱,恩威并用,治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苏则采取“外招怀羌胡,得其牛羊,以养贫老。与民分粮而食,旬月之间,流民皆归,得数千家。乃明为禁令,有干犯者辄戮,其从教者必赏。”他亲自教民耕种,“其岁大丰收,由是归附者日多。”苏则多次平定关陇地区的叛乱。魏文帝时期,苏则攻下酒泉郡、张掖郡,荡平武威郡的胡人骚乱,曹魏得以与西域互通使节。苏则“出军西定湟中,为河西作声势”,苏则的作为极大稳定了曹魏对关陇的控制。魏文帝授予苏则护羌校尉的官职,赐爵关内侯。魏文帝时期延续了曹操对关陇的经营方略

曹操听取河东人卫觊对关中的经营策略。卫觊早在建安初“留镇关中”期间就提出,治理关中的要害在于招抚流民,让农民有地可耕,发展农业,“勤耕积粟”,并提出了可行的措施。卫觊观察到关中因战乱流亡到荆州的百姓,在本土安定之后,逐渐回流,但是农民没有土地可耕,大多被众将领征召为部曲,这样一来,郡县的户口仍然空虚。他建议,政府应该收回盐的专卖权,“置使者监卖”,用专卖盐的收入增加耕牛,为农民开垦提供耕牛。同时,中央派员纠察、限制将领滥用职权,保护地方吏民。“使司隶校尉留治关中以为之主”,维护关中的正常生产秩序。曹操采纳了卫觊的意见,关中周边“远民闻之”,“日 夜竞还”,之后,“流人果还,关中丰实”。

曹操打败马超,大致平定了陇右地区,随即任命张既担任京兆尹,负责“招怀流民,兴复县邑”。张既协助曹操充实了关陇的户口,奠定了关陇稳定的劳动力基础。首先,在张继主张下,曹操迁徙汉中民众几万户到长安及三辅地区,加强了关中的驻守力量和农业发展基础。“(张)鲁降,(张)既说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其次,当陇西天水、南安三郡百姓因移民引起恐慌、骚动不安时,张既果断赦免三郡将吏的赋税,命令他们修建房屋住宅,制作水碓,民心逐渐安定下来。最后,曹操为了防止大军被蜀汉方面牵制,决定撤出在汉中的军队,但他同时很担心刘备向北攻取武都氐,从而进逼关中。他与张既谋划这个问题,张既出了一个计策:曹军游说武都氐向北退出,就食关陇,同时躲避蜀军攻击,曹军为先到的人提供优厚的赏赐待遇。曹操采取这个策略,亲自部署,从汉中撤出了各路人马,命令张既到武都,迁徙五万多户武都氐到扶风、天水境内定居。“(太祖)乃自到汉中引出诸军,令既之武都,徙氐五万余落出居扶风、天水界。”京兆太守颜斐是魏国著名的“良二千石”。“始,京兆从马超破后,民人多不专于农殖,又历数四二千石,取解目前,亦不为民作久远计。(颜)斐到官,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是时民多无车牛。斐又课民以闲月取车材,使转相教匠作车。又课民无牛者,令畜猪狗,卖以买牛。始者民以为烦,一二年间,家家有丁车、大牛。”他重视文化教育,“又起文学,听吏民欲读书者,复其小徭。又于府下起菜园,使吏役闲鉏治。又课民当输租时,车牛各因便致薪两束,为冬寒冰炙笔砚。于是风化大行,吏不烦民,民不求吏。……京兆皆整顿开明,丰富常为雍州十郡最。”曹操挑选的官吏,逐渐将关中发展成为优良的军事基地。“太祖征汉中,以郑浑为京兆尹。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可见,在郑浑的治理下,关中已经成为重要军粮供应基地。他们大多能够“内抚吏民,外怀羌、胡,卒使柔附,为官效用”,“于时男女万口,咸怀感激,形毁发乱,誓心致命。寻率精兵踧胁张掖,济拔领太守杜通、西海太守张睦。张掖番和、骊靬二县吏民及郡杂胡弃恶诣兴,兴皆安恤,使尽力田。兴每所历,尽竭心力,诚国之良吏。”(www.xing528.com)

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关陇既占据地理优势,又获得充实的劳动力,关陇的防守日益坚固。蜀汉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从陇右进攻顺利占领了武都、阴平,天水、南安太守弃城逃跑,“关中响震”,“朝野恐惧”。但是陇西太守游楚不仅固守陇西,而且自信地对蜀军预言:“卿能断陇,使东兵不上,一月之中,则陇西吏人不攻自服。卿若不能,虚自疲弊耳。”游楚的话虽然是为了鼓舞己方的士气,但也道出了魏蜀对峙的关键点:关陇是曹魏对抗蜀汉的军事前沿阵地,这个地区与关东腹地之间联系紧密,会随时得到增援与补给。封锁蜀汉前进的陇西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据点,而是在曹操关陇防守的通盘计划之中。

曹操对关陇的经营战略,一直得到继承与贯彻。魏明帝时仍十分重视关陇的治理,并不因为此地偏远而有所松懈。明帝选派名臣徐邈担任凉州刺史,并且兼任护羌校尉,加“使持节”称号,负责陇西军政事务。在诸葛亮兵出祁山,陇右三郡叛魏降蜀的紧急时刻,徐邈联合金城太守的兵力收复了南安。关陇各郡互通声气,联合作战,蜀君无法突破陇右的防线,最后只得退回汉中。徐邈击退蜀军之后,积极开展了军事基地的经济建设。他根据当地雨水稀少、粮食产量不高的特点,“修武威、酒泉盐池”,换取周边地区的粮食,“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在这样的治理下有了“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局面。徐邈在关陇经济改善的基础上,“率以仁义,立学明训,禁厚葬,断淫祀”,教化百姓,“进善黜恶”,以至于“风化大行,百姓归心”“荒戎入贡”。徐邈对待当地其他羌、胡等少数民族,不问小过,严惩大罪,得到了他们的信服。在他的治理下,凉州一带出现了清平安定的局面。曹魏政权造就了所谓“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的局面,而真正赢得了关陇的归附,也赢得了对蜀汉的真正胜利。

而且,曹魏放弃汉中时,基本上将汉中的人口迁徙一空。曹操从汉中撤军时,“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到汉中引出诸军,令(张)既之武都,徙氐五万余落出居扶风、天水界”。曹魏大臣杜袭使汉中“百姓自乐出徙洛、邺者,八万余口。”蜀汉政权虽然从曹魏手中攻取汉中,但的确是“得其地,不得其民”了。何兹全先生研究汉魏之际社会经济变迁时指出,汉末魏晋的社会经济的中心问题是人口问题。“人口、劳动力成了最重要的东西。有了人口,就有了一切,有了财富,有了武力,有了政治地位和权力。”曹魏不仅切断了汉中与关陇地区的联系,而且几乎转移了汉中的全部人口,留给蜀汉的汉中地区实际上成为一个孤立的军事堡垒。汉中为蜀汉带来的经济与军事战略意义都大大打了折扣。曹操以最小的军事代价赢得了最大收益,可谓是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战略原则的鲜明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