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生追求与神仙意向-汉水文化研究集刊.六

长生追求与神仙意向-汉水文化研究集刊.六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山五岳,洞府福地,远离尘嚣、云雾缥缈的仙境,构成了道教的神仙意向。可见后世道家对神仙意向的扩展、综合。由东晋常璩所著《华阳国志》中记载的发现于陕西汉中市城固县内的《仙人唐公房碑》及唐公房羽化飞升的传说多为后世文史地理著作转述,流行于湖北武当山地区的北方玄武大帝修炼飞升的传说等是汉水流域民众神仙意向与长生追求的典型代表。

长生追求与神仙意向-汉水文化研究集刊.六

道家道教的产生与人类生命的有限性和能力的有限性直接相关,可以说,它是这两种有限性意识不断发展的产物。人类有生有死的生命意识及由此带来的对死亡的恐惧无疑成为人类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困扰每代人的重大问题。“人类所有高级的思想,正是起源于对死亡所做的沉思、冥索,每一种宗教、每一种哲学与每一种科学,都是从此处出发的。”

就中国思想史而言,儒家自原始阶段开始,往往忌言鬼神等无妄之说,将主题严格限制于生之上。在儒家看来,这些问题超出了人的认识能力界限,因而需要被悬置起来。儒家在承认人必有死的前提下,极力开掘潜藏于生的价值,突出了人的精神的无限性,主张用精神的无限性来克服肉体的有限性,开启了中国人致力于立功、立德、立言,期望达至人生意义巅峰的道路。在道家创始人老子看来,道是宇宙的本体,它在时间中流变衍化出天地万物,天地万物都是从无中而来,其消亡也是复归于无,因此,万物和人的存在与发展皆遵从道的规定性,生生灭灭仅仅是一个自然过程,死是生命回到了其初始阶段,是生命的另一个样态,人要做的只是顺应“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三十七章)的本质规定,清静无为,安然达观面对生死,从而消解对死亡的恐惧。

秦汉以来,道家广泛吸收了中国历来已久的对现实人生幸福的贪恋而形成的长生观念,进而以古代长生传说和神仙信仰为蓝本描绘了无所不包的神仙体系。三山五岳,洞府福地,远离尘嚣、云雾缥缈的仙境,构成了道教的神仙意向。黄帝西登崆峒山问道广成子周穆王乘车远赴昆仑拜会西王母、楚王梦会巫山神女的传说皆为其典型代表。关于神仙的形象,《庄子 ·逍遥游》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道家早期经典《抱朴子》曰:“以富贵为不幸,以荣华为秽污,以厚玩为尘壤,以声誉为朝露,蹈炎飙而不灼,蹑玄波而轻步,鼓翮清尘,风驷云轩,仰凌紫极,俯栖昆仑。”可见后世道家对神仙意向的扩展、综合。作为先秦神仙传说总汇的《列仙传》则开创了中国仙人传记先河,对在秦代受到摧残压制的道家方士活动的复兴注入了活力。在一定意义上说,封建帝王们追求长生不死的活动是古代中国人热衷仙道的极致,也强力推动了当时道家的神仙信仰和方士活动。载于《史记 ·始皇本纪》的秦始皇徐福寻求仙人和《史记 ·封禅书》汉武帝派遣方士入海上仙山求不死之药的传说,特别是王充《论衡 ·道虚》中淮南王刘安修道成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传说使长生意识和神仙信仰深入人心。

汉水流域上游为古蜀国属地,蜀国民间神仙信仰及神仙传说十分广泛。《蜀王本纪》关于古蜀国帝王羽化成仙记述:“鱼凫田于湔山,得仙,今庙祀之于湔。”“帝升西山隐焉。迄今巴蜀民农,时先祀杜主君。”见于《庄子》《大戴礼记 ·虞载德篇》《益州记》等文献的道教养生先驱彭祖也是四川彭山县人氏。高诱注《淮南子 ·齐俗训》指出:“王乔,蜀武阳人也,为柏入令,得道而仙。赤诵子,上谷人也,病疠,入山导引轻举假上也。”另外,与巫山女神、湘水女神、洛水女神并列的并被历代文人发出“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咏叹的汉水女神也是汉水流域民间神仙信仰的重要对象。古代巴蜀之地一直是氐羌民族繁衍生息的区域,氐羌民族的仙道传统被张鲁、张修的五斗米道继承,其长生不老的观念转变为中国道教思想的核心。(www.xing528.com)

东晋常璩所著《华阳国志》中记载的发现于陕西汉中市城固县内的《仙人唐公房碑》及唐公房羽化飞升的传说多为后世文史地理著作转述,流行于湖北武当山地区的北方玄武大帝修炼飞升的传说等是汉水流域民众神仙意向与长生追求的典型代表。总之,道教“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不仅是中国道教建立自身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更是汉水流域成为中国道教早期发祥地的文化地理根源。

【注释】

[1]原载于《荆楚学刊》,2016年第 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