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五斗米道的历史使命之前,我们首先要认清五斗米道的性质。五斗米道的创立标志着道教的产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五斗米道就是一种成熟的宗教,它还只是道教的早期阶段,和后来的道教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这一点,学者是普遍认同的,这可以从道教历史发展时期的划分中体现出来。汤一介《早期道教史》认为:“道教成为一种完整意义上的宗教团体是在东晋南北朝时才最后完成的,它的发展完成过程大体如下:东晋以来,先是对已经涣散和不固定的道教组织进行重建和整顿,建立起了较为固定的教会组织;与此同时,为弥补其缺乏系统的宗教教义以及其理论体系之不足,葛洪等创造了道教教义的理论体系;接着为巩固道教的教会组织而制定了一套教规教仪,为阐发其宗教教义而构造了相应的经典;最后为把道教建立成一完备的宗教团体而编造了固定的神仙谱系和构造了传授历史。”但是,该书在论述早期道教时,则把早期道教的最后时限定在了唐朝初年,并认为成玄英为早期道教创立了哲学理论。前后似乎有些矛盾,但该书认为五斗米道属于早期道教则是确定的。
傅勤家《中国道教史》论及道教分期时,认为日本学者常盘大定之说法较为深刻:“常盘研佛教有素,于道教不过初为尝试,其不能圆满,可断然也。惟于道教之分期,妻木仅举第一期草创时代,分为神道时代、杂起时代、天师道时代。常盘较为周到,分为第一期开教时代、第二期教会组织时代、第三期教理研究时代、第四期教权确立时代、第五期继承退化时代,分划颇为自然。”其开教时代指后汉张陵开立天师道时代(142)至东晋末(219),凡277年。第二期教会组织时代指南宋开运(420)后,至南北朝之末,共160年。第三期教理研究时代指隋唐五代时期,共378年。可知,傅勤家比较赞同日本学者常盘的观点,同意五斗米道时期属于道教的草创时期。樊光春《西北道教史》在绪论中把西北道教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期是原始道教,时期为战国至秦西汉;第二期为民间道教,其意当在西汉末年至张鲁北迁;第三期为义理道教,从张鲁北迁直至隋唐;第四期为宫观道教,时间为五代以后。其卷二《早期西北道教》则从古代神话和神灵崇拜论起,直到南北朝为止。此论述也显示出作者认为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一支。胡孚琛著《道学通论》说:“我们把东汉顺帝以前作为道教产生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的方仙道和黄老道可以看作前驱的道教形式。从东汉顺帝到东汉末年称作道教的始创阶段,这个阶段产生的民众道教结社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定名为早期道教。南北朝时期的道士有了比较完善的宗教组织,在宫观里修行,我们把这种宫观教团称作成熟的教会式宫观道教。”
作为一种早期的原始的道教派别,五斗米道无论是在信仰系统、教义系统、组织制度上,还是戒律礼仪方面,都很粗糙。因此,五斗米道的历史使命首先就是创立道教,当然这一使命无需多说,很容易完成,一旦五斗米道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也就标志着我国道教的正式产生。其次,张陵草创的五斗米道还很原始,进行自我完善、成为一种成熟宗教则是五斗米道的第二个使命。另外,五斗米道是在中国产生的,那么它就还要适应中国的社会环境,由此它的第三个历史使命就是促使五斗米道成为官方宗教。
这一历史使命的完成需要五斗米道很长时间的积累,据学者研究,一种成熟的宗教具有几个特征:一是完善的神仙谱系;二是系统的教理教义;三是成熟的组织制度;四,戒律礼仪。 自张陵创立五斗米道后,很多领袖都在为完善五斗米道的各种组织制度而努力,其中张鲁是第一个做出较大贡献的领袖。据陈寿《三国志·魏书 ·二公孙陶四张传》载:“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诸祭酒皆作义舍,如今之亭传。又置义米肉,县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引《典略》载:“及鲁在汉中,因其民信行脩业,遂增饰之。”从上可见,张鲁在汉中时,对五斗米道的组织制度作了很大的改进。
张鲁之后,五斗米道开始在北方广泛传播开来。然而魏和西晋时,由于缺乏领袖的统一领导,兼之五斗米道在流传过程中其他因素的羼入,使得五斗米道的组织制度和教义礼仪等方面变得混乱驳杂。北魏时,寇谦之认识到五斗米道制度礼仪需要清整。据《魏书 ·释老志》载:“(谦之)早好仙道,有绝俗之心。少修张鲁之术,服食饵药,历年无效。”又借太上老君之口宣称:“往辛亥年,嵩岳镇灵集仙宫主,表天曹,称自天师张陵去世已来,地上旷诚,修善之人,无所师授。嵩岳道士上谷寇谦之,立身直理,行合自然,才任轨范,首处师位,吾故来观汝,授汝天师之位,赐汝《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号曰‘并进’。言:‘吾此经诫,自天地开辟以来,不传于世,今运数应出。汝宣吾《新科》,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大道清虚,岂有斯事。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练。’”这部《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今已佚失,现在《道藏》所存的《老君音诵诫经》应该是一个节选本,可以大致反映原书的面貌。从《老君音诵诫经》来看,虽然内容庞杂,涉及道教的很多层面,但其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在于整顿和规范道教戒律,使道教摆脱以前的混乱状况。这是道教自创立以来第一次有目的的自我整顿,也是寇谦之对道教的最大贡献。(www.xing528.com)
寇谦之在北方清整道教之后不久,南朝陆修静也展开了一次道教整顿活动。陆修静(406—477),字元德,号简寂,今浙江吴兴人。陆修静出身世家大族,少好儒学,后为求长生转而学道。至于他的道教思想渊源,《广弘明集》称其“祖述三张,弘衍二葛”。《陆先生道门科略》云:“太上老君以下古委忍沐浇朴散,三五失统,人鬼错乱……故授天师正一盟威之道,禁戒律科,检示万民逆顺祸福功过,令知好恶。……使民内修慈孝,外行敬让,佐时理化,助国扶命。”可知其思想根源传自三张二葛,实为五斗米道之代表人物。两晋之际,南方五斗米道的流传出现混乱的局面,对此陆修静提出很多改革举措,其中对道教发展影响最大的在于整理道教经典和制定新的道教斋醮仪轨,其一体现在《陆先生道门科略》,该著作对道教仪式作了详细规定,对纠正当时混乱的道教斋蘸仪轨作用巨大。其二体现在陆修静所作的《三洞经书目录》,在陆修静之前也有道教学者收集道经,并编制书目,如葛洪就在《抱朴之 ·遐览》中著录 1200多卷,只是分类比较粗糙,缺乏系统性。而《三洞经书目录》将道经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门别类,成为后世编撰道藏的基本模式。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陶弘景博学多才,在医学、天文、文学以及炼丹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和见解,还兼通儒释道三家文籍,于道教尤为精深。陶弘景是道教发展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他最重要的贡献应是对当时混乱庞杂的神仙谱系作了相对系统地梳理。《真灵位业图》是陶弘景的重要著作,该书把元始天尊奉为至高神,并把所有信奉的神灵划分为七大等级,每个等级都有一个主神,其余各神分列左右。这是最早将纷乱的道教神灵整理为谱系和统属的代表之作,在中国道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经过张鲁、寇谦之、陆修静以及陶弘景等五斗米道领袖的努力,五斗米道基本实现了自我完善,成为一个组织成熟、理论系统的宗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