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水文化研究集刊:辨析一、五斗米道名

汉水文化研究集刊:辨析一、五斗米道名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知,陈寿把五斗米道称为“鬼道”或“米贼”。在这里裴松之和郦道元称其为五斗米道。对五斗米道这些名称,现在看来,有的比较合适,也有不合适的。由此可见,从古人对五斗米道的称呼来看,笔者以为,五斗米道的名称还是比较客观的。再分析一下今人对五斗米道名称的看法。那么,此时五斗米道由于太平道的融入发生了很大变化,世人对五斗米道的称呼也有了新变化,即天师道。综上所说,以五斗米道来称呼张陵所传之道是比较合适的。

汉水文化研究集刊:辨析一、五斗米道名

五斗米道刚出现时,它有着很多种称呼。刻于东汉建安十年(205)的樊敏碑把五斗米道称为“米巫”。陈寿三国志 ·魏书 ·二公孙陶四张传》载:“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也。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陵死,子衡行其道。”又载:“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 ‘师君’。”《三国志 ·蜀书 ·刘二牧传》载:“张鲁母始以鬼道,又有少容,常往来焉家,故焉遣鲁为督义司马,住汉中,断绝谷阁,杀害汉使。焉上书言‘米贼断道,不得复通’。”可知,陈寿把五斗米道称为“鬼道”或“米贼”。而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引《典略》载:“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洛曜。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脩。洛曜教民缅匿法,角为太平道,脩为五斗米道。”郦道元的《水经 ·沔水注》记载:“张鲁至行宽惠,百姓亲附,供道之费米限五斗,故世号五斗米道。”在这里裴松之和郦道元称其为五斗米道。范晔司马彪的《后汉书 ·孝灵帝纪》则载:“中平元年……秋七月,巴郡妖巫张脩反,寇郡县。”唐李贤注此条时,引《灵帝纪》:“刘艾〈纪〉曰:‘时巴郡巫人张修疗病,愈者雇以米五斗,号为五斗米师。’”可见,五斗米道还被称为“妖巫”。这些都是古人的称呼,现在道教学者又给五斗米道起了一些其他的称呼,诸如“五斗米道”“正一道”“正一盟威之道”“天师道”或“早期天师道”“早期道教”,也有称为“原始道教”的,众说纷纭。

对五斗米道这些名称,现在看来,有的比较合适,也有不合适的。这些名称的出现,都有各自不同的语言环境和社会环境。樊敏碑刻于东汉建安十年(205),樊敏为巴郡太守,具有官方背景,称五斗米道为“米巫”有敌视、蔑视之意,这与《后汉书》《汉纪》和《三国志》称其为“妖巫”“米贼”或“鬼道”的立场态度如出一辙。而《华阳国志》称五斗米道为“米道”,则有称美之意,只因该书作者常璩为本地人士,其所作地方志称美本乡风土,无可厚非。《水经注》和《典略》称为“五斗米道”,原因应该在于两部书的作者对五斗米道持中立的态度,作者既非巴蜀人士,也无官方立场,其所述仅仅是记录史实而已。由此可见,从古人对五斗米道的称呼来看,笔者以为,五斗米道的名称还是比较客观的。

再分析一下今人对五斗米道名称的看法。强调道教历史发展分期的学者,称其为“早期天师道”“早期道教”或“原始道教”。还有,重视道教教派之分的学者,也称五斗米道为“天师道”或“早期天师道”。这些名称可以指代五斗米道,但都不能完全准确涵盖五斗米道的含义,毕竟五斗米道和太平道都是属于早期道教或原始道教阶段,说早期道教或原始道教并非专门指称五斗米道。此外,看重五斗米道教理教义的学者,将其称为“正一道”或“正一盟威之道”。其实,此种称谓并无必要,既然史籍已有五斗米道的名称,而且沿用至今,前后近两千年,那么现在何必再去另外用一个新名称呢?

此外,这里还要说一下五斗米道与天师道的关系。关于天师道一词,《太平经》已有所见,而且后世出土的“米巫祭酒张普碑”也有“天师道法”的说法,据《巴蜀道教碑文集成 ·米巫祭酒张普题字》载:“熹平二年三月一日,天表鬼兵胡九□□仙历道成,玄施延命,道正一元,布于伯气,定召祭酒张普、萌生赵广、王盛、黄长、杨奉等,指受微经十二卷,祭酒约施天师道法,无极耳。”可知,天师道一词在张陵传道时已经出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天师道就是张陵之道的专有名词。这是因为,著录“天师道”一词的《太平经》是张角创设太平道的理论源头,所以,在东汉末年以天师道作为五斗米道的互属名词是有疑问的,是不准确的。笔者推断,在汉末,由于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互有联系,且教理教义相近,都很有可能被称为天师道,只是没有得到广泛认可而没有流传开。(www.xing528.com)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下)》论道教建立时说:“道教之渊源何自邪?曰:‘其正源,仍为汉末张角、张鲁之教,晋时称为天师道’。《晋书 ·何充传》云:‘郗愔及弟曇奉天师道,而充与弟准,崇信释氏。’”这句话值得商榷,天师道一词早于晋朝,说二张之教在晋时称为天师道,显然是不准确的。但是有一点应该可以肯定,在晋时太平道已不存在,多数学者同意太平道融入五斗米道的观点。那么,此时五斗米道由于太平道的融入发生了很大变化,世人对五斗米道的称呼也有了新变化,即天师道。不过天师道一词还没有完全取代五斗米道一词,五斗米道一词在两晋时仍然在使用,甚至在南朝史籍中还可以见到。《晋书 ·王羲之传》云:“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凝之弥笃。孙恩之攻会稽,寮佑请为之备,凝之不从。”

那么,天师道在汉晋时所指的是哪个道派呢?笔者以为,天师道在汉晋时是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的笼统称谓,不管是五斗米道还是太平道,二者都是天师道的道派,只是在汉末及三国时,天师道的名称还没有广泛被认可。随着太平道起义的失败,张鲁政权的覆亡与北迁中原,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也逐渐走上融合的道路,天师道一词才传播开来。

综上所说,以五斗米道来称呼张陵所传之道是比较合适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