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赵富荣:民间语境下的西于庄口述津沽

赵富荣:民间语境下的西于庄口述津沽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赵富荣采访对象:赵富荣采访时间:2014年3月5日(星期三)采访地点:城防里大街6号我们祖宅在鲍家胡同十四号,现在那一段早拆了,已经变成新红路了,我在那出生的。旧宅内部我去的这家猪栈叫“六合顺”,六个人合伙干的,一个姓张、一个姓桂、一个姓于、一个姓刘、一个姓李,还有个姓赵。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八号正式接收开市,我们全都迁到张贵庄新厂址,更名为天津市食品二厂。

赵富荣:民间语境下的西于庄口述津沽

赵富荣

采访对象:赵富荣(1924年生)

采访时间:2014年3月5日(星期三

采访地点:城防里大街6号

我们祖宅在鲍家胡同十四号,现在那一段早拆了,已经变成新红路了,我在那出生的。当年我父亲他们哥俩,打山东来到天津,干嘛呢?一开始给馒头铺当伙友,后来都拉胶皮。哎,这哥俩都没有了,我伯伯先走的,我父亲八八年去世的。记得他们在西于庄车行租车,掌柜的姓李,他们每天去领车,跑一整天再交回去,就这么干到解放以后,等胶皮取消了,就归到了三轮四社,还是接着拉人力车。一天去一趟大直沽仓库拉土产,全是脚跟脚推着空车走到大直沽,然后装上货再拉回来,我还跟着去过呢!我父亲这辈子始终就拉车,还没赶上开车就退休了。

到我这儿也是哥俩,我哥哥在西沽的丹华火柴厂上班,一个月一袋面。那前儿我还小,就在家拾柴禾、拾煤茧儿、打小空儿,拾柴禾一般到黑塔寺和刘家房子那头儿,拾煤茧儿就在西于庄瞎转悠,没办法,为了生计嘛!说到日子穷,有时多一口人都难养活。日本时期,我母亲实在忍不下去了,就背着家人独自去了大连,在那又寻了人家。以后她来信问我舅舅,家里那几口还活着吗?归其我舅舅又把她给接了回来,整走了十二年。她有喘病,回来不多日子就死了,那年才四十四岁。

我十四岁到猪栈给人当伙友,在屠宰场“吹猪”。那怎么办?小也得干啊!猪褪完毛,在后腿上拉一小口,然后插进一根铁棍往里杵,一下一下的,得把猪身子都杵过来,让它皮肉分离,然后对着猪腿上那个小口儿吹气,吹到猪的四条腿都张开了,肚子滚圆滚圆的了,然后赶紧把那口儿系上,为的是好搭、好开膛。

没听过宰猪?哦,它是嘛程序呢,猪来了先进圈,到了该宰的时候,一头一头往外拨,拨出来先撂躺下,把腿一别拿绳子捆上,接下来一棒子楞死,搭到架子上用刀往脖子上一通、血一放,完事把猪立起来往车间里背。到了车间,俩人一个提脑袋,一个提后尾巴,往大木槽子一扔,放上开水晃荡,然后拿铁刨子刮毛。这道工序完事以后,就接上我刚说的了,把吹气的猪往木盆一坐,开膛、卸腿、卸脑袋,完事后屁股冲上,拿钩子往横杠上一挂,再用棍儿支起来,开始掏膛。开膛的专管开膛,那算大伙友,我们吹气的是小伙友,后边还有负责分类的,捯肠子的、捋油的,都各干各的。后来成立了屠宰行业公会,我们都成了会员。

旧宅内部(www.xing528.com)

我去的这家猪栈叫“六合顺”,六个人合伙干的,一个姓张、一个姓桂、一个姓于、一个姓刘、一个姓李,还有个姓赵。就一个大院儿,两个猪圈,老客儿把猪送过来,有的捆好了,有的没捆,只要进了猪栈就在猪身上做个记号儿。各猪栈之间也有竞争,你对我好,我上你这来,不好,我上别处去。过去,这一带有十多家猪栈呢!但不管哪个猪栈,都得把猪赶到屠宰场宰去,你说我自己直接宰了不就完了吗?不行!一般情况下,今天过来的猪,转天就宰完了。在屠宰车间,一个猪栈占一块地界儿,伙友都给自己的猪栈干活,有两三个的、有四五个的,每天吃完早点,就开始跟猪摔顿跤,哈哈哈……逮猪还得有窍门呢,要不摔不倒啊!猪有顺劲儿,没有横劲儿,你拿脚蹬它浅窝这儿,一下就起不来了,然后把腿一拢就绑上了。

旧宅外观

屠宰场一天平均宰一百多头猪,到年节得宰二三百。我们这家猪栈每天的宰猪数不固定,也许宰几头,也许宰十几头,得看老客儿送过来多少。宰完的猪晾在库里,然后过磅,身上写上多少斤,另外还分出“等”来,“厚”的一等,略薄点二等,再差点三等。再有,还得过检疫局这关,他得看有没有“米芯”,合格的盖上印。中午十二点一过,大马车就来了,集中拉到大胡同附近的肉市,全市所有的肉铺子都去那趸肉。每个猪栈都跟着个先生,卖回来的钱刨去猪栈留的,全交给老客儿。杂碎单独算账,猪头多钱一斤、猪蹄多钱一斤、肝多钱一斤、肠子多钱一斤,都有牌价。

原食品二厂生产车间

猪打哪来的都有,市郊的、县里的,河北的、山东的、河南的,近道的用小轮车拉来,远道的用大马车,再远的拿火车往这运。“茂顺永”“顺心永”“裕源恒”还有“李记”都是比较大的猪栈。“茂顺永”名气最大,是西沽的王瘸子开的,他还雇伙友养了一群羊呢!其他猪栈都差不多大。屠宰场呢,就是个大院子,里面有几间平房,还有三口井,宰猪用的水全指着这几口井,排出去的血水和粑粑、尿都流到后面的大坑里,打有屠宰场就这种状况,直到政府接收以后,才彻底翻身。

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八号正式接收开市,我们全都迁到张贵庄新厂址,更名为天津市食品二厂。从老屠宰场过去了三百来人,都是原来的伙友,一进厂就变成国营企业职工了。新厂子是苏联帮着建的,实现了宰猪自动化,再也用不着跟猪摔跤了。这边的老厂区呢,专门集中那些有病的、快死的猪,宰完了炼油,再以后也都迁走了。大概七几年的时候,食品二厂在那重新盖了大楼,成立了肉类食品加工厂,主要生产香肠、腊肠火腿肠。五八年,为了照顾我父亲,就跟领导申请,从张贵庄调回到西于庄。九四年在这儿退的休,起那,这厂也就不行了。

曾经热闹非凡的老屠宰场大院如今显得异常静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