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珍
采访对象:张淑珍(1935年生)
采访时间:2014年1月21日(星期二)
采访地点:屠前大街60号
我来时,四十四中那都是小河沟子和庄稼地,这边一个八十号大院、一个乐善里,其余都是坑。我们对面原来是“李瞎抓”的粪场子,这人是开血料厂的,不知哪弄来的大粪在这晒。人家说乐善里原打算开妓院,都是九平米、十平米的小屋,一解放没干成。我们这房原先是门脸,紧里边那间才是老房子,都是单砖的,地震以后又包上一圈,屋子更小了。早先我们是乐善里二号院,重新排号改成了屠前大街六十号,外边这些都是后接出来的,就说原来有多少空地吧!屠宰场后门离我们家不远。
旧宅内部
再往后大道走,更是开洼了,那有个麻绳社,后来“四锁”(第四制锁厂)迁过来就合并了,“二九一”[1]那都是烂葬岗子,我妈妈就埋在那。
旧宅外观
我们家最早在旱桥的公利胡同住,我是姐儿四个。九岁时我妈妈死的,房东姓孙,据说在谦祥益做事,好几个院子都是他的,这人特别好,我娘死时连点灯的钱都没有,人家给开的门灯。没钱给房租,就不要,我们搬走前还给了我爸几块钱,让他卖炭当本儿。我爸过去卖炭,都是赊账,先拿走炭,等卖完了,再把钱还上。这炭场子就在大同门铸锅厂那儿,每天挑个挑儿,转悠到城里。有时我在后面跟着,卖点钱回来买豆饼。从公利胡同搬出来就去了润厚里,当时我大姑也在润厚里住,润厚里一共四条胡同,也都是这么小的房子,我们在二条胡同住。以后我父亲他们接着在那住,地震时前脸给掀了,打那儿才盖的楼房,分给我们一个“独厨”(两家一个单元)。(www.xing528.com)
我十九岁时,在这屋结的婚,老伴姓王,早先在跟前的屠宰场杀猪,后来都归到食品二厂迁到张贵庄,也是两千多号人呢!他在厂里当过书记、当过主任,忙极了。天天早晨五点多坐班车,晚上十点才回来,那真是顶着星星来,顶着星星走。他死的早,走了二十八年了,要是活着今年整七十八。
《润厚里历史原貌示意图》,绘于2014年10月24日。此图根据张淑珍、朱广祺及多位润厚里的还迁户,反复描述、修订而成,为20世纪40年代末情景
五八年我参加工作,在大同门附近的煤场,正守着城防大堤。我在里面卖煤球,那会住家都十斤二十斤的买煤,我整天拿个大叉子,后来干到基层店负责人,都五十三岁了才退休。我去时就已经有机器压煤了,机球二厂、四厂到时候给送。我在大同门、大新街煤店都干过,一个月对着两三千户,累啊!以后调到桥南就好多了。过去煤场特忙,除了煤球,还卖煤块、劈柴,往后又卖蜂窝煤、代柴砖、耐火土。推广蜂窝煤时,我们都下片主动给居民套炉子,老百姓都不愿意烧,一个嫌慢,不暖和,再一个嫌麻烦,炉子都得改造,最后还是点煤球的多。煤球,人工的一块二,一百斤;机器的一块四,一百斤,每到礼拜日,我们能卖到两千来块钱呢,你就说累不累吧!那时都有定量,八口以上的,一个月四百斤,以下的又分两档。劈柴,一个月十五斤,十月份就开始往户里送煤了,因为煤场地方有限,省得到冷了都抢,尤其双职工,哪有时间。就这样嘛,差不多都得等煤火费下来才有钱买。早先在天津开煤场的都是河北省定襄的,一合营就收过来了,开始招的都是小青年,别看活儿不好,那可是国营啊!对——国营、大集体、小集体、街办工厂,待遇都不一样,谁都愿意要“国营”这块牌子。
我四个孩子,大小子下乡回来让他爸爸带进食品二厂,大闺女、二小子都分配本市了,老儿子当兵。在这住了六十多年,快给我们盖楼房吧,要不等不上啦!
小辛街
【注释】
[1]“二九一”学校即为现今的天津无线电机械学校,始建于1953年,隶属中国电子工业部,1987年下放天津市。1994年经国家教委审核批准,再次命名为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