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松滋市交通运输全面提升

松滋市交通运输全面提升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6—2005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松滋县(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迅速。公路通车总里程2143公里,其中二级公路177公里全部铺装路面,部分路段已刷黑;县道及乡镇公路392公里已铺筑为黑色路面;建成通村水泥路228公里。四级以下公路全部列入分年改造升级规划。水路航道总长334.35公里,通航里程163公里。因此,要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能力,任重而道远。

松滋市交通运输全面提升

1986—2005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松滋县(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迅速。至2005年,已形成公路运输、水上运输和铁路运输体系,尤其是公路交通已形成二级公路为主骨架、县乡镇道路为支撑、村际公路网络为依托的道路运输格局。公路通车总里程2143公里,其中二级公路177公里全部铺装路面,部分路段已刷黑;县道及乡镇公路392公里已铺筑为黑色路面;建成通村水泥路228公里。四级以下公路全部列入分年改造升级规划。水路航道总长334.35公里,通航里程163公里。铁路里程63.52公里,其中国家铁路38公里,地方铁路25.52公里。

1986年以来,交通建设项目由单一的公路工程向公路、铁路、港口码头、客货运输站场工程全面推进;技术能力由简单的测(量)、设(计)施工向高科技含量、高技术装备和多功能结构方向提升;建设使用效果由简单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展布局逐步由东北部平湖地区向西南部山区拓展。运输经营由交通专业企业的“一统独秀”逐渐发展为国营、集体、个体(联户)一齐上,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水、公、铁相互衔接的综合运输格局;运输技术装备由普通型、单一化、中低档次逐步向多样式、多功能、中高档次、舒适型的新式设备发展,公路客运远达京、沪、粤、陕等10个省市。运输管理模式亦由计划管理、“三统管理”(统一运输计划、运力调度、运价票证)逐步过渡到市场引导、宏观调控、行业监督和法制化管理。

1986年以来,松滋市交通运输事业虽然发展很快,但限于地方财力和地域环境,境内尚无一条国道高速公路;铁路过境仅38公里,城关距松滋火车站13公里;水上运输虽有长江黄金水道26公里,但水运业日渐萧条,发展缺乏支撑力量,且内河水道因泥沙淤塞只能维持季节性通航。因此,要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能力,任重而道远。

公路建设成就喜人

1986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国家重点扶持项目,县交通局编制出扩建二级公路、修建平丘循环公路、打通交通死角、实现乡乡通油路的公路建设规划。至1990年,共投资1651万元,新建和翻修渣油路72.7公里、水泥路9.2公里(含新江口镇环城路2.46公里),新建乡镇公路18条149.2公里,完成油路中修罩面85.31公里;新建或重建大中型桥梁12座394延米,完成桥涵配套工程973项2201延米。全县通车公路达114条,总里程1133.79公里,其中国家列养26条379.4公里(含省道2条94.24公里、县道10条154.27公里),乡村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公里,是1986年的3.4倍,基本解决公路交通“通而不畅”问题。

1991年、1992年,松滋县抓住三峡水利工程、襄石铁路复线工程和宜黄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契机,确定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分步实施、配套完善的发展战略,从而形成二级公路大通道、乡镇公路建成循环网、港站枢纽联网配套的立体交通。至1998年,累计投资11360万元,动员劳力60万人次,投入标工350余万个,完成沙刘、雅澧、红东(新江口至车阳河段)3条二级公路的扩宽改建工程,建成标准二级公路68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48公里);完成“GBM工程”(公路标准化美化工程)62公里;修建、改造桥梁16座238延米,改善安装排水涵管6500延米;与此同时,改造升级乡村公路580余公里、新建乡镇油路80公里,于1998年提前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

1999—2003年,公路建设继续保持强劲势头,投资总额高达1.86亿元,实现公路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按标准改造升级二级公路79.5公里,使松滋市形成南连207国道、北接318国道、联通全国的二级公路网络;全面启动农村路网建设,重点改造涉及16个乡镇、24个边远贫困村的8条公路,总长100公里,其中联通3条通外省的公路、8个交通死角,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

2003—2005年,共筹资4560万元修建通村水泥路228公里,实现85%的行政村通等级公路,其中60%,为通村水泥路。2005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143公里。

二级公路 1987年,松滋县雅澧、沙刘公路在全国首次公路普查中被列入省道(二级公路)公路网,共计94.24公里。1992年,新松公路新江口至陈店段(17.5公里)、新江口(自新江口桥西沿环城路,其中新江口城区道路3.5公里未减除)经街河市至杨家溶公路(42.7公里)、街河市经大河北至公安东岳庙接207国道公路(22.6公里)以及陈店至车阳河公路(7.5公里)4条主干线进入省道干线网,松滋二级公路扩展到177公里(减去7.5公里重叠线路和城区道路里程后的实际里程)。

1988年,全面铺开沙刘、红东(松滋车阳河至公安东岳庙)、新(江口)张(家畈)、街(河市)杨(林市)、新(江口)杨(家溶)5条公路的扩宽改造工程,首次提出按照国家二级公路标准对沙刘公路新江口至米积台段、新江口至车阳河公路进行升级改造,其余扩建改造工程则参照国家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至1998年完成扩建工程,其中沙刘公路新江口至米积台段及红东公路新江口至陈店、新江口至街河市段和街杨公路街河市至西斋段建成路面宽12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境内水泥路总长达60公里,投资总额达1.2亿元。

1996年张家畈火车站提升为三级车站,新张公路再次改造升级,在城区新江口衔接金松大道一端扩建水泥混凝土路面1公里。至此,“二纵三横”二级公路主骨架网络基本形成。

2005年,沙市至刘家场公路总长86.68公里。该公路始建于1956年,2004年曾多次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初为碎石路面,仅维持晴雨通车,20世纪70年代开始铺筑沥青渣油路面,是松滋县首条渣油公路。沙刘公路横贯东西,沿线经过8个乡镇。原线路走向为沙市经新江口、街河市、西斋、杨家溶到刘家场,1985年按荆州公路建设整体部署,改为经新江口、王家桥、斯家场、杨家溶至刘家场。1987年,该路被确定为省级干线公路。2000年12月,投资5700万元对沙刘公路新江口至刘家场段的36.7公里路段再次升级改造,绝大部分改走新线,保留的老线也大幅度裁弯取直,降坡填凹,其中最大开挖深度18.5米,填方垂直高度20.1米,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纵坡8%以下,平曲半径达到250米以上,有8座桥梁改建新桥达到了省级公路标准。2003年,省公路部门将沙刘公路由刘家场向五峰县渔洋关延伸,改称沙渔公路,至2005年,该路米积台到羊雀山段总长86.68公里,其中米积台至刘家场62.86公里为二级公路,刘家场至羊雀山的23.82公里尚未纳入二级路范畴

红东公路起点为宜都市红花套,途经枝城、洋溪,由车阳河入松滋市境,再经陈店、新江口、街河市、杨林市、大河北至公安东岳庙接207国道。该线原由多条县乡道路连接,线型弯曲,河道上架设的多为简易结构桥梁,通载能力低。20世纪70年代松滋县大兴灭螺造田,红东公路“搭车改造”,线型大为改观。80年代,该线大河北桥、杨林市桥、两河口桥、南海桥、和平桥、木天河桥、观岳桥等7座桥梁相继扩(改)建,车辆通行能力提高。1992年,全线按二级公路标准扩建,其中新江口至陈店、新江口至街河市共50公里路段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1995年,陈店至车阳河段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

2000年,街河市至大河北段实施二级路改造并重建大河北桥,于2003年5月竣工。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沥青路面,总投资3250万元。

雅澧公路起点枝江雅畈,与318国道相连,经枝城大桥至松木坪入松滋市境,途经刘家场、油榨口,止于湘鄂边界的澧松大桥,境内线路长28.823公里。该路猴子洞至刘家场段是松滋市最早连接外地的公路之一,原称红(花套)刘(家场)公路,1957年完工。1964年,将雅澧线油榨口以北路段按山岭重丘、三级公路标准升级改造,铺筑渣油路面,省交通厅于1987年划定该线为省道干线公路。

2000年,雅澧公路松滋段按省二级路标准建设,按山岭重丘标准投资2285万元,建成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的水泥混凝土公路。

新张公路该线起自城区金松开发区,经程家冲、大栗树、朝阳观至张家畈火车站,全长14.47公里(新江口大桥西至金松大道加油站1.772公里已减除)。1992年,该路纳入省二级公路建设规划,由民工投劳完成路基,1994年建成砂砾石公路。1996年,公路部门按平原微丘地区二级公路标准升级改造,最小半径350米,最大纵坡4.5%,路基宽15米、路面宽9米,总投资1050万元。

公路运输 通航平稳

松滋航道分为四个类别:国家二级航道标准的长江航道、国家五级航道标准的松滋河航道、国家七级航道标准的洈水河航道以及洈水水库和其他水库航道(封闭水域)。

长江航道 长江自宜都市与松滋市交界的车阳河入境,沿境北东流,于荆州区岩板窝出境,境内总长20公里。长江航道一般水深20米左右,底质多为沙土、硬土。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航道局曾多次对长江松滋航段实施维护、清淤。后随着三峡工程的新建和启用,长江航道水位下降,影响到松滋航运。2000年长江航道局对松滋口航段实施较大规模的清淤工程,涉及航道长1500米、宽200米,维护水深3.6米,施工历时4个月,使该航道通行能力大为提高。

内河航道 松西河航道。松滋河主干流,流经松滋市、公安县,全长103公里。入口处为长江右岸的马峪口,在松滋口分支。西支流经新江口、南海、胡家场、永合闸、狮子口、汪家岔、郑公渡、杨家垱等地;在汪家岔处与洈水交汇,直至湖南安乡县的张九台入澧水。松西河水位主要受长江水位影响,年平均流量1000立方米/秒,最大含沙量13.4公斤/立方米,每年5—10月通航。航段较为顺直,河床底质为泥沙,水流平缓,航槽一般宽度在100米以上。松西河流域内水利排灌设施较为完善,径流分配均匀,河流水文态势平稳。河床纵比降马峪口至永合闸0.068%,永合闸至杨家垱0.019%,为六级航道。据新江口、郑公渡两个水文站1980—2005年水文资料显示,取“五年一遇”洪水位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新江口为43.74米,郑公渡38.89米(黄海高程);最低通航水位新江口为31.5米,郑公渡27米,通航水位保证率50%,航道水深1.5米左右,航宽80米左右,最小弯曲半径350米,可航行100—500吨级船舶。松西河水运主要出口粮食、棉花、农副产品及建材类货物,进口砂石、煤炭、杂货等。2001年运量调查显示,年度货运量50万吨左右。松西河仅在新江口港设机械化码头1座,其他均为自然斜坡式码头。两岸为人工筑堤,重要防洪堤段为块石护坡,沿岸有港口生产、农业排灌及水文设施18处;建有新江口、汪家岔2座大桥,另有水下过河电缆1处、架空电线通信线13处(净高9—20米)。

在长江主航道北移后,松滋河部分河床抬高、浅滩显露、分流比逐年减少,加上多年未进行清淤维护,在马峪口、龚家潭、杨家庵子、石滩子、胡家岗子、许家楼子、喻家渡、马家尖子航段内有12.77公里浅滩,航行条件恶化。(www.xing528.com)

松东河航道跨松滋市、公安县,于松滋大口分支南下,经沙道观、米积台入公安县境;再经陈家渡、斑竹垱、花大堰、蒲田咀、中河口、港关、黄金堤,在甘家场流人湖南省安乡境内之澧水,全长173公里,其中松滋境内26.35公里。松东河河势平缓,河床底质为沙壤土,因受长江来水量影响,维持每年5—11月通航。松东河最高通航比降0.17‰,年平均流量400立方米/秒,最大流量3730立方米/秒,最大流速2.44米/秒,最大含沙量9.08公斤/立方米。松东河属宽浅性河流,为七级航道,上段沙滩连绵,最小弯曲半径150米,最小航宽50米,航深1.2米。米积台至雷公庙段有大弯,其余航道基本顺直。按“五年一遇”洪水位设计最高通航水位40.02—44.72米,最低通航水位28.93—34.92米(黄海高程),保证率60%,通航船舶一般为50—150吨级,进出口货物主要有河砂、石灰、煤炭及粮食、棉花;航道上有桥梁2座,架空电线及通信线10处,建有水文站1处、水利设施6座;沿途港埠主要有沙道观港及米积台港。20世纪60年代末兴建的沙道观大桥,使松东河沙道观处泥沙淤积,严重碍航。

采穴河航道。采穴河属长江套河,是沟通松西河和长江的经济航道,历史上称为松北河。洪水期间,船舶由采穴河入长江到涴市的航行里程,比经由马峪口入长江到涴市航行距离缩短近45公里。

采穴河航道顺直、水流平缓,泥沙底质,每年5—10月通航,枯水期断流。近些年长江主洪道北移、河床抬高,流量渐减。采穴河流域水利设施完善,径流分配均匀,最高通航水位42.96—45.30米,最低通航水位31.52—32.16米(黄海高程),保证率50%;航宽80米左右,航深1.2米左右,弯曲半径为300米,为七级航道,年平均通航180天左右,可航行10—200吨级船舶。采穴河沿线未设规模港口。

洈水河航道。洈水河源于五峰县清水湾,经洈水水库、洈水镇、万家乡、街河市镇、杨林市镇、纸厂河镇进入公安县。航段主流起自杨林市,流经法华寺、果岗至汪家岔人松西河,全长33公里。规划为六级航道,其中松滋境内桂花树至杨林市航段长17公里。洈水河属山溪河流,夏满冬浅、四季长流,上游山高坡陡、河床狭窄、水势湍急,下游河道弯曲、宽窄不均;河床底质以沙壤土为主,主河道比降0.1%,河床海拔高程31米左右,最大流量2900立方米/秒,最大流速1.92米/秒,最大水位海拔42.55米。通航期内气象条件良好,最大风速为八级,无雾、雪等恶劣气候,每年汛期河流水位上升,加上长江、松滋河高水位顶托,航道水深可达4米。由于水利排灌设施良好,降雨形成的湍流对航运影响不大。该航道最高通航水位取“五年一遇”洪水水位设计,最高水位39.49—42.49米,最低通航水位29.85—35.05米,保证率50%。洈水河流经杨林市、断山、桂花树、狮子口、郑公渡、申津渡等乡镇,两岸均由人工筑堤。洈水河底多有砂卵石,流域范围盛产粮食、棉花、芦苇等农特产品。2005年货运量达5万吨。

水库航道 洈水水库航道。洈水水库位于松滋洈水镇和湖南石门县交界处,上游为武陵山地。水库水域宽阔,库容量5.93亿立方米,水电蓄量约6万千瓦。河床宽50—250米,从暖水街至大岩咀全长22公里为通航河段,最高通航水位取正常高水位91.79米(溢洪道闸门顶部高程),最低水位取库区静水位78.082米,航宽50米以上,平均水深78.5米,弯曲半径200米,可全年通航。自1996年开始,松滋利用洈水水库自然资源大力开发旅游业,促进库区客、货运输量的不断增加。至2005年,航道沿线设有大码头、新神洞码头,拥有玻璃钢游船22艘、钢质游船12艘、木质游船18艘,年客运量达5万人次以上、货运量超过2万吨。洈水水库布有大面积渔网,成为影响航运安全的重大隐患。

其他水库航道。松滋境内其他具有通航能力的水库有北河水库(可通航里程15公里)、南河水库(可通航里程8公里)、文河水库(可通航里程6公里)、李桥水库(可通航里程6公里)等,其水库客、货运输开发价值不大,仅有少量渡船及生产用船舶从事运输。

铁路建设异军突起

地方铁路 松宜矿区铁路始建于1958年“大办钢铁”时期,1962年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停工下马,1969年重新建设,1970年竣工通车,1975年正式营运。该铁路全长58.9公里,由省燃化厅投资兴建,设计为工矿企业三级线路,坡大弯多,曲线半径小;松滋境内铁路长25.52公里,有弯道26个,最小弯道半径不足200米,主营货运。在松滋设车站4个:大河口站,位于河田坪电厂南侧,站线长987米;刘家场站,位于刘家场镇官渡坪村,站线长1675米;张家塝站、尖岩河站均位于桃树乡境内,站线长分别为328米和1088米。

国家铁路 枝柳铁路自北向南穿越松滋市,境内北起陈店镇香炉山、南至洈水镇界溪河,长38公里。枝城至柳州段于1970年破土动工。

1973年10月,枝城至西斋段开始试运行,1978年铺轨至界溪河。1983年1月,枝柳铁路全线通车。

1986—2005年,枝柳铁路松滋段设有5个车站,其中三级站1个、四级站1个、五级站3个。

松滋火车站位于新江口镇张家畈村境内。原为五级车站,设3股轨道。枝城方向与桃子岭车站相邻(相距9.628公里)、柳州方向与赶子幽车站相邻(相距8.048公里),原站线长633米,建有小型站房、仓库和露天货场。1988年夏,国家决定对焦(作)柳(州)铁路襄(樊)石(门)线进行复线建设。时任松滋副县长陈旭东得知此信息后,迅速向县委书记赵仲涛汇报,认为这是在城区附近设立县火车站难得的机遇。县领导统一思想,决定立即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将张家畈五级火车站升级为三级站,并更名为松滋火车站。为此,县委、县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县委书记赵仲涛亲自挂帅,在副县长陈旭东、金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序爽等协助下,开始了长达两年的申报工作。他们三赴成都、襄樊表达松滋县人民的迫切愿望,感动了铁路部门的专家和负责人。1989年夏末,张家畈火车站升级改造终获立项。1993年2月,铁道部同意将张家畈火车站由五级升为三级,并更名为松滋火车站,道线由3股改为7股(含货运道2条、牵引道1条),奶子山作为铁路渣石料场。1995年1月,松滋火车站正式挂牌运行。原郑州铁路局武汉指挥部与县政府签订火车站提前动工的《会议纪要》,加快车站的建设步伐。

松滋火车站设计投资4000万元,加上其他配套工程,总投资突破1亿元。直接涉及铁路运输的工程主要是:轨道由3股增为7股,新铺4股;车站通信系统全面升级,安装自动闭锁程序;桥、涵、通道新改建工程,其中跨线桥2座、人行通道桥梁(由铁道下穿过)1座、地下通行道1条,涵洞数个;新建工务工区、客货运输站房、候车室、调度室;新建标准的运输站台;新建货场、货运仓库等。1996年10月升级改造工程动工,1999年5月工程竣工投入营运。升级改造后的火车站铺设到发线4股、货运线2股、牵出线1股,站线长度由过去的633米延长到1860米,设计年货运能力60万吨,车站每5分钟即有1列火车通过;新建的旅客候车厅可容纳1000人候车,有客运站台2道,各长200米;货运站台1道,长250米,面积1.25万平方米;另建有专用仓库1栋1020平方米。

焦枝铁路施工

西斋车站位于洈水镇(原名西斋镇)东南方豹子岭,为四级站,原设5股轨道,1995年焦柳铁路襄(樊)石(门)复线建设时增至7股轨道。该站北距枝城站40.946公里,南距界溪河站8公里,站线长3000米,系客货运输兼营车站。客运站建有较规范的站房,候车室面积350平方米,可容纳150人候车,设有2条客运站台,3000米站线内建有两道人行涵洞;建有货运站台1道924平方米、货物仓库2间1500平方米,另辟有露天货位12个3140平方米。

1995年,西斋装卸运输公司争取交通部门投资5万元、企业出资1.44万元,按部颁标准对西斋火车站部分露天货场进行硬化,改善装卸条件。1999年全国火车提速后,该站停止客运业务。

赶子幽车站位于斯家场镇境内,为五级站,设3股轨道,北距松滋火车站8.048公里,南距梅溪河站8.150公里,站线长1950米。原属客货兼营车站,建有小型站房、候车室以及600平方货物仓库,有近1000平方露天货场。1993年停止客运业务。

梅溪河车站位于斯家场镇境内、洛河西岸,为五级站,设2股轨道,南距西斋站8.240公里,站线长1300米。原为客货运输兼营车站,建有小型站房、候车室、露天货场。1993年停止客运业务。1999年全国火车提速后,该站被撤销。

界溪河车站位于洈水镇境内,与湖南省澧县毗邻,为五级站,设3股轨道,南距湖南澧县金罗站8公里,站线长1960米。原系客货运输兼营车站,建有小型站房和露天货场。1993年,该站停止客运业务,1999年全国火车提速后被撤销。

焦枝铁路松滋段于1980年在西斋车站设有松滋领工区,负责38公里铁道线的维修养护,下设3个分工区和1个保健站:水电工区负责保障水电系统的完好畅通,信号工区负责列车运行安全信号的维护和保障,通信工区负责保护松滋段与铁路全线各级运输调度系统的通信联络畅通无阻,保健站则负责铁路职工健康保健及旅客临时医疗防护救助工作。1999年以前,松滋领工区维修养护主要靠人工、半电器化操作(如靠人工搬道岔),全国铁路提速后,维修管理实现电器化操作,工作人员大大减少,当年保健站撤销。2005年3月,焦柳铁路松滋段改由武汉铁路局管辖,6月松滋领工区与原枝城领工区合并,所设机构一并迁至枝城市,西斋领工区成为备用工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