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7月初,中原突围的中原军区第一纵队主力和江汉军区部队冲破国民党军的层层封锁,进抵鄂西北,前锋直指陕南川北。中央指示到达鄂西北和陕南的中原部队,就地建立新的根据地,同时派遣一支部队东渡襄河,开展游击战争,配合主力作战。执行东渡任务的是由原江汉军区1个团的5个连,1个警卫排和1个手枪队组成的“江汉支队”,支队司令员兼政委李人林。
1947年1月22日,江汉支队400余人由江陵郝穴南渡长江,挥师南进,于24日在公安消灭该县保警大队。继而折向西北,于27日午后由敖家咀进入松滋县境,当日黄昏抵暖水街。遇敌松(滋)澧(县)石(门)联防中队阻击,经少许战斗,毙伤敌10名,缴获轻机枪2挺、步枪26支、子弹1726发。战斗结束后,支队抵达暖水街对岸白木洲一带休整住宿。这时,鄂西北军区和中原军区分别来电,对江汉支队横渡长江,大胆深入敌后的果断行动给予高度评价,并指示江汉支队在江南开展更大规模的游击战争,积极配合华北战场解放军主力作战。根据这一指示,江汉支队将部队番号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江南游击支队。
29日下午,支队转往罗汉寺覃睦庄一带驻扎,在天星堰缴获敌军2个粮仓。31日,支队在敌七十三旅、湖北省保警大队及松滋邻县警队分路集结、准备围剿之时,迅速西出县界转入湖南,向五峰、鹤峰、桑植开去。
2月初,鄂西北区党委根据中央、中原局关于保存革命力量,主力可以在襄河两岸和长江南北广大地区灵活机动打击敌人的指示精神,决定鄂西北军区主力转移到外线作战,以争取战争主动权。
2月14日,军区参谋长张才千奉命率军区机关,警卫部队第四团(团长王定烈)共1200余人,从宜都古老背渡过长江,进入湘鄂边,与先行渡江的江南游击支队会合。
2月24日,张才千部在五峰红鱼坪与李人林部会师,两部奉令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江南纵队,共1600余人,由张才千任司令员兼政委,李人林任副司令员兼副政委,王定烈任参谋长。红鱼坪会师整编后,江南纵队便沿清江南岸向鄂西南挺进,随后又兵分两路进入湘西。一个月后,两部在鹤峰大窝坪重新会合。然后东进到石门,澧县一带。
4月6日,江南纵队于澧县大堰垱击溃来犯之敌三十三旅八十六团二营,并将前来支援的敌九十九团击退。战斗结束后,纵队进入松滋县境。7日中午,徒涉洈河,抵达西斋宿营。部队一到西斋,时驻西斋的国民党松滋县保警大队二中队闻风而逃。部队在西斋张贴标语,宣传发动群众,开展筹款筹粮,一夜借款2000万元。此外,部队还在丰乐乡缴获敌松滋县田粮处储粮115000余斤。
8日凌晨5时,纵队在洈河南岸三元桥利用有利地形,将尾追江南纵队的敌九十九团1个排全部歼灭,缴获机枪1挺、长短枪28支。下午3时,纵队抵达刘家场,击溃敌松滋县自卫队第二中队一个分队。当晚,纵队政治部、后勤部在湘鄂边据点地下党员刘德如的协助下,在刘家场筹款2260万元。(www.xing528.com)
9日,纵队开赴暖水街,在这里除向各商户借款1000万元外,还追缴了敌松澧石联防指挥官周平舫所收贷粮款253万元。11日纵队移至卸甲坪、三望坡一带,旋离松滋县境,移师宜都、五峰,复向西南挺进。
纵队离开松滋后,于4月20日在石门磨岗隘将国民党湖南省保安警察第三总队第三大队歼灭,俘敌800余人,毙伤1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25挺、长短枪210支、手榴弹512枚、弹药5万余发。部队得到补充,弹药充足,精神振奋。
这时,全国形势发生很大变化,解放军全面大反攻即将开始。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纵队北渡长江,返回鄂西北。为夺取渡江胜利,司令部派出一个侦察班,侦察敌情,选择渡口,为大部队过江做准备。
为了顺利完成渡江任务,江南纵队在石门、五峰地区兜了几个小圈子,略事休整,即挥师北上,经五峰渔洋关、宜都聂家河,摆出一副迎击敌九十九团的架势,然后突然向南甩开敌九十九团,于5月1日,由石门子良坪进入松滋县境,宿营于曲尺河一带。当晚,纵队党委在曲尺河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总结在江南3个多月的活动情况和战斗经验,研究渡江的具体部署。根据侦察的情况,会议将渡江地点确定在枝江洋溪。
2日晨,纵队举师东进,上午10时到达刘家场,在击退松滋保警第三中队及西屏乡公所警队阻击后,分兵两路向洋溪疾进。下午4时,进抵洋溪,纵队主力迅速将驻洋溪2个保警中队及枝江县政府警察包围歼灭。另一部将洋溪附近松滋车阳河敌军粮库包围,缴获军米数千斤。政工人员则迅速展开政治宣传,筹借军饷3000万元。在部队主力到达之前,先头侦察班已设法将大小船只50余艘集结于南岸,等待部队过江。6时,部队开始渡江,到次日晨全部抵达江北。
江南纵队在湘鄂边的游击斗争不仅沉重打击了敌人,而且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我军的政治影响,有力地支持了包括松滋在内的广大江南地区党组织的活动和斗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