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训抗日骨干,助推松滋市革命老区发展

培训抗日骨干,助推松滋市革命老区发展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湖北省第四区简易师范学校,既是一个培养师资力量的场所,又是一个培养革命人才的摇篮,还是一个培训抗日骨干的阵地。12月下旬,鄂豫边区党委指示湘鄂边特委从江南输送一批知识青年,支援敌后抗战。在输送过程中,由于缺乏斗争经验,有两批在通过封锁线时暴露了身份,被国民党逮捕。其余几批均胜利到达鄂豫边区,成为我党我军的骨干力量。

培训抗日骨干,助推松滋市革命老区发展

湖北省第四区简易师范学校(以下简称简师),既是一个培养师资力量的场所,又是一个培养革命人才的摇篮,还是一个培训抗日骨干的阵地。

1937年2月,简师创办于荆州。开始由复兴社员、教导主任王家福把持。同年秋天,教导主任改由专署科员、大革命时期入党的共产党员田绥祥担任。9月,省委调共产党员傅君泽(女,后叛变)、张国栋来校工作,组建了党支部,由张国栋任支部书记(田绥祥不参加支部活动,组织关系由省委直接掌握)。武汉沦陷后,根据董必武关于把简师办成党培养抗日干部的学校和省委关于将简师迁校于江南、宣传发动群众、开展抗日工作的决定,田绥祥经多方联系,在征得专署同意后,于1938年10月底将简师迁至松滋西斋灵鹫寺。

简师党支部随简师迁到西斋的时候,只有4名党员。随后,湘鄂西区党委将从延安抗大毕业的共产党员史林峰调来简师担任军事教官,并分工当时驻在松滋的区党委组织部长蔡书彬直接领导简师的工作。在区党委的领导下,简师党支部在一大批进步学生中物色对象,考察培养,积极而慎重地发展党员,到1939年夏,已先后吸收17名学生入党,并建立了学生党支部,隶属教工支部领导。

1939年夏,随着蒋介石“防共”“限共”“反共”方针的贯彻和《限制异党活动》等反共文件的颁布,松滋地区掀起了一股反共逆流。松枝宜战训班在这时被停办,简师也被迫说成是“湖北的抗大”。国民党荆沙警备司令部扬言要解散简师,并拘捕了张国栋、傅君泽、腾之炎、赵茜、吴梅庵5名教师。为了保住我党这块培养干部的阵地,区党委决定由田绥祥出面,据理力争,对区专员、简师校长金巨堂展开工作。最后,金巨堂同意田绥祥提出的扩大简师,迁校庆贺寺的计划,但要求辞去张国栋等5名教师。区党委将张国栋等5人调离简师,安排工作。张国栋调离后,学校党支部书记由史林峰接任。

暑假,简师迁校松枝宜抗战训练班旧址庆贺寺。为了加强简师党组织的领导力量,区党委将松枝宜地区党的负责人张师载、李镇转入简师工作。这时,全校有教职员20余人,学校建立了党团联合支部,由张师载任书记,史林峰、李镇为委员。1940年春,区党委书记钱瑛将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工作的共产党员施宏诰调往简师,接替张师载任支部书记,张师载、史林峰相继撤离学校。这时,全校学生达380多人,党组织又在学生中发展了30多名党员,到1940年夏,全校党员已近百人,简师党组织的发展达到鼎盛。简师党组织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还围绕培养干部的中心任务进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注重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和青年的政治觉悟;二是面向社会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三是坚持统一战线,打击反共顽固派。正当简师党组织活动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国民党又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各种污流浊浪一起向简师党组织涌来。(www.xing528.com)

1940年10月,第四区专员金巨堂被调走,接着,田绥祥也被调任第六战区游击总指挥部秘书,名为晋升,实为监视。简师教导主任由思想反动的国民党顽固分子彭国琛接任。校内一帮国民党员、三青团员和大小特务借机迫害共产党员和进步师生,采取跟踪、盯梢手段制造事端。一时间,简师上空阴云密布,简师党组织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12月下旬,鄂豫边区党委指示湘鄂边特委从江南输送一批知识青年,支援敌后抗战。1941年元月,特委决定由松枝宜中心县委宣传部部长李东波负责实施。李东波向学生支部书记夏祖滋传达了特委的决定,经过研究决定由夏祖滋在同学中个别发动,一个党员带一个进步青年,分批沿江陵郝穴和公安麻毫口两条交通线向鄂豫边抗日根据地转移。在输送过程中,由于缺乏斗争经验,有两批在通过封锁线时暴露了身份,被国民党逮捕。其余几批均胜利到达鄂豫边区,成为我党我军的骨干力量。

1941年4月30日,湖北省政府主席兼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密电松滋县长王一瓯,侦捕简师共产党人李镇等,形势十分严峻。坚持留校组织转移输送工作的施宏诰、夏祖滋等不得不陆续撤离学校,简师党的组织终止了活动。

1942年,简师被迫撤销。在抗战期间,简师作为抗日骨干培养阵地,为我党我军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