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体系的构成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保障评估体系等内容,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而教育与教学的研究无法进行元素的解构分析,受多种因素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的不明确性和不确定性。本书希望在这种不确定性中能建构一套针对风景园林本科教育相对规范且可执行操作的教学体系。
本书所建构的专业教学体系是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规划在专业教学体系中的深化和细化,是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需求在教学体系中的具体落实,是为风景园林专业的具体教学活动搭建起的一个相对基础性、规范化、体系化的教学架构,是一个超越程式化的框架体系,具有一定可灵活拓展性和弹性的,可供参考引用的操作体系(图6-1)。
结合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流程来看,该教学体系具有如下特点:[24]
(1)教学目标体系:以不同教学阶段划分的时序建构为基础,在知识层面掌握关于风景园林事实的知识(Know what)、关于风景园林原理的知识(Know why)、关于风景园林技能的知识(Know how)和关于风景园林人力的知识(Know who),最终培养学生掌握自我学习风景园林知识的能力;在能力层面做到知行合一,达成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交流与组织管理能力并进的能力目标;在素质/人格层面达成从专业价值观—专业责任感—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理想专业追求信念逐步形成的综合素养目标。
图6-1 工科风景园林本科专业教学体系框架图(www.xing528.com)
(2)教学内容体系:内容模块以两条能力主线贯穿始终(各种尺度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管理、调查、研究、实践能力和沟通与交流能力),知识模块以浅入深,相互衔接,层层递进,素质/人格模块逐层建构。内容模块在教学实施中形成“主线突出,两翼并重,三级分层,相互协同”复合立体式内容组织结构。“主线突出”指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教学板块为主线,与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教学板块协同配合,重点培养学生包括风景园林资源与要素的认知能力、风景园林空间的规划设计能力、风景园林工程的建造与管理能力等在内的风景园林全过程营建能力。“两翼并重”指平台与专业教育支撑教学板块与通识教学板块并重,提高学生知识结构的“专”与“博”。“三级分层”是指将教学内容组织为教学板块、内容模块和课程单元三个层级关系,形成教学板块课题组、内容模块教学组、课程单元教师组的责任落实体系。“相互协同”指系统内部板块与板块之间、内容模块与内容模块之间、课程单元与课程单元之间的互动协同,立体复合。
(3)教学方法体系:以建构主义学习哲学为基础,围绕风景园林本科专业教学目标,以教学时序进行阶段划分,以教学内容层面为类型,形成“评中学”贯穿整个教学阶段,“讲中学”“例中学”“做中学”和“探中学”分别对应认知、理解、应用和综合4个不同学习阶段,以基于信息加工的教学模式、基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基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及基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等教学模式而衍生的各类教学方法对应不同教学内容模块。
(4)保障与评估体系:应具有由历史与文化、自然与文化系统、植物与生态、理论与方法、政策与法规、行为与伦理等子类构成的理论类师资与由规划与设计、工程与建设、管理与维护等子类构成的实践类师资,以及跨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信息与计算机类师资,三者构成多元化的师资结构。并形成高校与规划设计单位之间的师资交流和轮换制度,开放式办学,在教学保障上主动对接风景园林师注册制度。
在专业教学方面,需建立宏观与微观结合、内外结合、阶段与日常结合,循环修正、螺旋上升的教学评估机制。其中外部宏观教学评估是以专业教学体系为评估对象,以知识、能力、素质/人格为评估层面,以教育管理部门、行业组织(风景园林学会及其分会)、中介机构(教学评估机构)、毕业生就业单位、本科毕业生等组成的多元价值团体为评估者,以每学年1次的评估频率,通过应答式评估模型进行教学评估的形成性教学评估体系。内部微观日常性教学评估则以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估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根据教学阶段目标、分段目标、主要教学内容等进行不定期的教学评估,形成在阶段内、阶段间、学制内、模块和单元内循环修正,阶段改进的“主线贯穿、循环修正、阶段改进、螺旋上升”的专业教学微观评估机制。
根据钟志贤教授的观点,教学体系设计具有一定的弹性、灵活性和递归性[30]。本书所论述的专业教学体系也仅是针对风景园林本科教育阶段,而具体教学实践也仅局限于同济大学的教学经验。对于其他教育阶段、专业对象、以及教学体系的局部深化等方面涉及较少。
随着“国家公园体制”的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自然资源部”的设立以及一系列国家有关风景园林宏观、战略政策的落实,风景园林的学科范畴和内涵均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与之对应,其从业范畴、从业资格、从业对象等也会产生较大的改变,其专业教育无论从目标、内容、形式等方面均会随之拓展和延伸。为此,展望未来,关于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研究将会在教育阶段、专业对象等方面进行外延的广度拓展,在教学模块、课程单元、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内涵的深度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