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风景园林与诗意:逻辑与创造的转换

风景园林与诗意:逻辑与创造的转换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风景园林一词与诗意的密切关联。该论述分析了中国园林艺术与诗文的本源关系,以及园林境、情、意三者的关系。而实际风景园林工程项目从创意到落地建成,也是一个逻辑与诗意不断转换的过程。图1-1从教学环节与过程来讲,课程设计的完成均是逻辑思维指导下的形象表达过程图1-2课程设计的平面布局、形象与空间表达,均以逻辑思维指导为前提在学习中国园林史时,说到自然风景不得不提杭州西湖。

风景园林与诗意:逻辑与创造的转换

说到逻辑,我们脑中往往会浮现规律、规则、因为、所以、之所以、归纳、演绎、顺理成章等词语,也常会将其和随意、胡搅蛮缠、不讲理等词对立。逻辑既指思维的规律,也指客观的规律。

提到诗意,我们可能一方面想到的是某种由诗文延伸而形成的具有美感的意境或不可触及的美景,如王维《山居秋暝》里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带给读者的是对一种诗意的自然空间的无穷想象;另一方面可能是某种具有美感的情景让我们联想到某些诗文,如当我们于夕阳中登高望远,看到天水相连、宁静致远的景色,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就会自然地涌上心头。因此诗意既是像诗里表达的给人以美感的意境,也是文学作品给人的美感或强烈的抒情意味,是景和文在人脑意识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而讲到风景园林,不仅会想到情景交融、诗情画意、触景生情等一系列词语,更会联想到诸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等脍炙人口的诗句。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以“物境、情境和意境”三境来衡量诗词的景、情、意,而以诗入画、师画造园是中国风景园林尤其是文人园林的主要指导思想[1],冯纪忠先生更是把“形、情、理、神、意”作为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脉络[1]。由此可见,风景园林一词与诗意的密切关联。

中国的传统风景园林多在文章、诗词及绘画中出现,诗、书、画、园有机融合,如《洛阳名园记》中的独乐园、富郑公园、环溪等,《辋川集》中的辋川别业,而在诸如张择端的《金明池夺标图》、王蒙的《具区林屋图》以及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等画中均可发现传统园林的布局。文学名著《红楼梦》里描写的大观园,既是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结社吟诗的诗意生活所在,也是中国文人园林的文字蓝本。可以说,风景园林所独具的诗意特征业已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

陈从周先生在《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中引用清代钱泳《履园丛话》中所说的“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分析中国造园与诗文的关系,提出“造园之高明者,运文学绘画音乐诸境,能以山水花木,池馆亭台组合出之。人临其境,有诗有画,各臻其妙”,进而得出“故‘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园林,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实以诗文造园也”[3]的结论。该论述分析了中国园林艺术与诗文的本源关系,以及园林境、情、意三者的关系。

那么该如何去理解风景园林教学中的逻辑与诗意?

笔者从读大学算起,接触和学习风景园林已近30年,从学生到教师,在多年的风景园林学习和教学中,从教学角度思考,面对一个以理科生身份进入大学,选择了风景园林这一兼具文学、艺术和工学特征专业的学生,该如何去开展教学活动?从多年的教学经验看,应该还是逻辑优先,首先需要为学生解释相关风景园林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的问题,才能进行诗意的畅想与拓展,这是符合本科专业教育的教学规律的。当然两者在不同课程与课题的教学过程中也往往是相互交叉的。如基础设计对光影、色彩等的思考与创作,逻辑分析与意象创作相互推进;古典园林设计中优先进行为谁设计、什么状态与心绪、具体空间使用与形态等的逻辑探索,再进行立意、布局、景点设计等;景观详细规划中的策划是无限的畅想,规划则又是逻辑思维的层构表达;总体规划对资源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景区的总体定位也无不体现逻辑与诗意的思辨哲理(图1-1、图1-2)。而实际风景园林工程项目从创意到落地建成,也是一个逻辑与诗意不断转换的过程。

图1-1 从教学环节与过程来讲,课程设计的完成均是逻辑思维指导下的形象表达过程

图1-2 课程设计的平面布局、形象与空间表达,均以逻辑思维指导为前提

在学习中国园林史时,说到自然风景不得不提杭州西湖。西湖十景无论是断桥残雪的悲情、南屏晚钟的禅意,还是苏堤春晓的阳光以及柳浪闻莺的风情,风云雨雪,春夏秋冬,人、佛、园、语尽入景中,绝对是诗意风景的典范,以致皇家园林颐和园在布局时都以西湖为蓝本(图1-3、图1-4)。

如站在逻辑角度去分析,西湖十景在类型上山景为主,水景为辅,比例上三成山景,七成水景,无比契合西湖的风景特征。山景中峰、谷、寺、塔等元素相互组合,水景中两堤、一岛、四园从类型、位置、元素、形态、特征等方面勾勒出西湖的整体空间格局。其不仅具有从景观特征出发去构建景区结构、塑造布局特色、创造景点构成的逻辑体系,也具有将自然景致、气候天象、人文意象及四季风情进行有机融合的逻辑体系(表1-1,图1-5)。

图1-3 杭州西湖

曲院风荷东望,苏堤将岳湖、西湖和远山分隔开来,层次分明

图1-4 杭州西湖

从北山路远眺苏堤,湖面地坪,远山如黛,一幅天然的水墨山水

表1-1 西湖十景分析表[2]

图1-5 杭州“西湖十景”分布图

一次暑期夏令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快题考试让自己感触颇多,题目为一湖中人工岛的景观设计,湖面约1km2,人工岛约7 000m2,定位为一具有一定旅游接待功能的景观岛,主要要求其内设置一塔与一服务建筑。在批卷过程中,看到约80%以上的成果均为经由考研快题班培训后的快餐式规划设计,从布局、表达、排版到字体均具有模式化、标准化的痕迹,在布局上普遍具有沿湖一圈设置环岛游览道路、建筑按照面积分布而非选址布局、岛形为了造型随意更改、码头与水上栈道随处设置、绿化作为最后填补的手段、硬质设计满铺小岛等特点,以致出现重表达而轻设计的共性问题。看到这个题目,笔者首先便想到小时候背诵的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www.xing528.com)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这首诗所表达的场景和意境不正是这个小岛应该具有的特质吗?于是在批卷完成后的当晚绘制了一幅该岛的平面图,试图去还原孟诗中的场景:将整个岛设定为一阡陌纵横的良田美池桑竹之地,其内一屋、一灯塔、一古渡、多林盘构成其整体格局;游人从城市进入,跨小桥、穿桃林、临水塘、踩田畦而入小院;而在灯塔指引下,从古渡乘舟而至,穿田野、踏汀石、过柴门,而进入建筑;服务建筑南向布局,面临东南,观湖景、纳微风,前设开敞院落,作为岛上观景、休憩的主要空间,成为“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核心所在。这正是风景园林设计的乐趣,站在理性逻辑的角度进行分析与设计,而体现的则是一种诗意的空间场景(图1-6)。

在“风景园林总体规划”课程教学中,首要任务便是对课题所在地进行风景资源调查与分析,往往会以逻辑思维的方式通过AHP层次分析法[3]对景源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得出风景资源在类型、数量、空间分布、密度、集中度、景观视域、可游度等方面的规律与特征。但在试图运用简略的语言总结或概括风景区总体特征时,这种定性概括便成为同学们经历的一道较难逾越的“门槛”,极少出现能运用诸如“泰山天下雄、华山天下险、黄山天下奇、青城天下幽、峨眉天下秀”等以“雄、险、奇、幽、秀”几个字便把不同地理景观的特征表达出来的情况。于是在教学过程中会常常以“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这样形容常熟古城格局与形态的诗句来为学生讲解古城所具备的“山、水、城”一体的城市格局,放射状的水陆通道网络,虞山与方塔相呼应所形成的城市空间关系与视廊,以及城外尚湖及城内外水网密布呈现出的烟雨胜景和水乡田园风光,从诗意与逻辑的结合去让学生理解中国古人对风景与城市关系的认知哲学和处理手法。

图1-6 某年“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科目考试快题设计平面图

图1-7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课程作业1

通过对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区历史脉络和迭代发展的分析,课题组提出其“两重芜城埋古韵,一带春水浮新绿。淮左名都扬天下,瘦西湖畔来相聚”的资源特征和“一脉镶城”的空间布局结构
设计者:廖晓娟、申佳可、凌芸喆、郭文彬、董程洁、孙沐阳、张弛、陈嘉贤、王荣、郭一霖
指导教师:李瑞冬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当为风景区进行形象定位和策划时,也常会以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为青城山都江堰国家风景名胜区所留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来分析其作为都江堰市旅游宣传口号的成因,让学生理解该诗句中“水和道”两字对都江堰市风景旅游资源特色的精确总结和传神表达,理解“拜”和“问”两字所包含的旅游目的与旅游行为,从而更好地学习风景区形象特征确立、定位策划以及游赏规划的逻辑方法。

于是当在课程教学中选择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作为课题时,欣喜地看到同学从“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现状出发,通过风景资源特征、空间分布、景区历史变迁等方面的调研与分析,出现了诸如“一脉镶城”“两重芜城埋古韵,一带春水浮新绿。淮左名都扬天下,瘦西湖畔来相聚”,以及“三山横卧碧波外,两带缠绕古城间。青山碧水观不尽,唐风宋韵吟到今”等对该风景区新的认识与总结(图1-7、图1-8)。

教学过程如此,实际工程设计也如此。在湖畔大学新校区景观设计时,为了达到建筑、景观、室内的一体化设计效果,在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运用“借(他山之石)、释(文化解读)、答(循形求道)”这样的逻辑思维方法,另一方面也从立意、布局、策略等方面去提取或升华其特征形象。于是出现了“湖杉隐玉环,晖畔结馨庐”这句可概括其特征和设计思维的诗句。“湖”“杉”“晖畔”反映了为建筑布局而塑造的林木环抱、清水相依、两湖互衬的自然环境基底,以及形成大疏大密、疏朗简远的自然雅趣;“玉环、馨庐”代表环形的建筑形象和湖畔大学成立的文化宗旨;而“隐”与“结”则试图道出湖畔大学对古代书院形制的文化溯源和“结庐为舍”的神与物游,思与境游的意境追求(图1-9、图1-10)。

如果说逻辑层构是表达风景园林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水体植被、自然天象等自然性的科学方法,而人的使用、审美、行为、心境等注入风景园林而产生的人景互动的诗意联想,则成为风景园林显性与隐形的文化表征。因此,逻辑与诗意也就成为风景园林专业教学的固有属性。

图1-8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课程作业2

以“城景共生”为主题的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区概念规划,逻辑与诗意交叉演进
设计者:徐婧、马唯为、张舒桐、洪菲、李菁、常凡、许蓉、韩隽
指导教师:李瑞冬

图1-9 湖畔大学景观概念设计及空间生成

为了配合建筑布局,在景观设计中首先营造整体林与水的环境氛围,将建筑置入其中,形成内外双湖的景观格局,建筑与景观充分融合,力图承继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

图1-10 湖畔大学景观概念设计及空间生成

外圆内方的建筑与景观相得益彰,外部营造出整体自然林湖环境,建筑内院采用古典园林布局,游憩结合,其内设置多种教与学的模式场景,试图探索大学教育本质的回归

【注释】

[1]冯纪忠先生在《人与自然——从比较园林史看建筑发展趋势》一文中,针对历史不同时期审美主客体的关系,用“形、情、理、神、意”五字概括了中国传统风景园林在对待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方面的审美历程及发展脉络[2]

[2]关于西湖十景的特征描述部分参考了张先亮和王敏的《试论“西湖十景”的命名艺术》[4]

[3]层次分析法:指由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它是一种将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应用这种方法,决策者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间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计算,就可以得出不同方案的权重,为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其基本原理为:首先把问题层次化,按问题性质和总目标将此问题分解成不同层次,构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分为最低层(供决策的方案、措施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权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序问题。具有分析思路清楚,可将系统分析人员的思维过程系统化、数学化和模型化的特点。是进行多方案比较、成果评比、人员考核等常用的决策分析方法,也是规划分析的常用方法。[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