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特性及施工监测信息化成果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特性及施工监测信息化成果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8-5地层变形图3.开挖过程模拟选择模型中要开挖掉的区域的地层单元,将其“杀死”,表示将这部分土体开挖掉,实现开挖的模拟。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特性及施工监测信息化成果

1.地层变形模拟

在模型上施加边界条件、重力荷载并加载原始地应力场,在Y方向的重力加速度设为“10”,所得到的地层变形图见图8-5。从图8-5中可看出,开挖前地层变动整体的趋势是向下的,最大位移值为2.05cm。

2.开挖前的位移和应力分析

隧道开挖前,在重力荷载和边界约束的条件下,X、Y方向的位移等值线云图见图8-6。主应力等值线云图见图8-7。

由图8-6可知,隧道开挖前,X方向上的位移很小,最大值仅为0.26cm,而Y方向上的位移,从地表处的2.91cm逐渐向下变小到0.32cm。由图8-7可知,应力的变化自上而下逐渐变大,最大值为1.56MPa。

图8-5 地层变形图

3.开挖过程模拟

选择模型中要开挖掉的区域的地层单元,将其“杀死”,表示将这部分土体开挖掉,实现开挖的模拟。将相应支护部分在开挖时被“杀死”的单元激活,实现施作支护的模拟。ANSYS单元“生死功能”在杀死或激活单元时,对单元的应力、位移等作了有效处理。

4.计算结果分析

计算结果的位移、应力云图见图8-8~图8-17。

(1)开挖与衬砌过程的位移。

由上述计算得到,开挖过程中各关键点处具体位移值见表8-3、表8-4。

表8-3 各关键点X方向的位移  (单位:cm)

图8-6 开挖前位移等值线云图

图8-7 主应力等值线云图

图8-8 上台阶开挖后X、Y方向位移云图

图8-9 下台阶开挖后X、Y方向位移云图

图8-10 上台阶开挖后应力场云图

(www.xing528.com)

图8-11 下台阶开挖后应力场云图

图8-12 上台阶初期支护结构X、Y方向位移云图

图8-13 下台阶初期支护结构X、Y方向位移云图

图8-14 上台阶初期支护结构应力云图

图8-15 下台阶初期支护结构应力云图

图8-16 二次衬砌后X、Y方向位移云图

图8-17 二次衬砌后应力场云图

表8-4 各关键点Y方向的位移  (单位:cm)

表8-3和表8-4表明,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断面的拱脚附近。垂直位移在隧道开挖后发生了较大变化,上台阶开挖后拱顶处位移量达2.51cm,支护后减小0.1cm,下台阶开挖后位移量又有所增加,这是由于随着开挖断面的增大,围岩体应力重新调整的结果,最大值达到2.58cm,而在二次衬砌修筑后减小了0.43cm,这表明二次衬砌对本隧道围岩的变形及水平、竖向上的位移都有良好的限制作用。

(2)开挖过程的应力见表8-5、表8-6。

表8-5 各关键点第一主应力σ1值  (单位:MPa)

表8-6 各关键点第一主应力σ3值  (单位:MPa)

表8-5和表8-6可知,上台阶开挖后,拱脚和两拱腰处于受拉状态,喷锚支护后σ1转为压应力,充分说明了喷锚支护对围岩的支护效果。由表8-6可知,下台阶开挖后拱脚处出现应力集中,主应力值达5.13MPa,拱腰次之,为4.65MPa,拱肩压应力值也较大,为3.10MPa,因此在隧道开挖中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应力集中部位的围岩坍塌。

(3)支护结构的内力见表8-7。

表8-7 内力值表

由表8-7可以看出,上台阶支护完成后,在拱脚部位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此处的弯矩剪力和轴力值都很大。随着支护与衬砌的进行,弯矩、剪力值变化幅度较大,峰值骤减。边墙及拱脚的轴力值比较大,从支护开始到二次衬砌结束,变化不大。因此,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应在拱脚等内力较大的部位打锁角锚杆,并适当加厚此处的衬砌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