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从进口方向施工至ZK1+041里程处,由于左线隧道进口段(K0+845~K1+162)共317m均为浅埋段,该里程段隧道埋深仅19.4m左右,约为1.1倍洞跨,属于典型浅埋隧道,并加之连续降雨等原因,发生冒顶塌方事故;冒顶塌方导致已经施工的ZK1+027~ZK1+041(共14m)范围内初期支护有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严重变形,并侵入隧道净空,发生坍塌事故后,在隧道地表纵向加密增设地表沉降观测点,同时继续加强原设置测点的监控量测。
由于坍塌将部分已支护段坑道掩埋,对于塌方影响段,只对有条件监测的断面继续进行拱部沉降观测,时间从支护埋点开始(初始值)→塌方→封闭加固塌方体→塌方体注浆固结→影响段拱部搭设临时拱架→拱部径向注浆加固。塌方影响段拱顶下沉时间曲线见图6-6。根据拱部下沉位移与时间曲线,拱部围岩塌方影响基本稳定后,即对拱部和塌方体进行固结措施,经过对拱部进行临时钢架支撑和径向注浆后,围岩变形增速减缓。ZK1+031处拱部最大沉降达到194.6mm,ZK1+036处拱部最大沉降达到342.3mm。
(www.xing528.com)
图6-6 塌方影响段拱顶下沉时间曲线图
在对塌方体和变形影响段采取支护段设临时钢拱支护、支护段径向注浆、塌方体封闭、塌方体注浆加固、双导管超前预支护等一系列加固措施后,采用人工风镐进行塌方体开挖,同时对初期支护进行拆换,支护拆换后拱部变形稳定,未出现初期支护开裂现象,并顺利通过塌方段。此时隧道最大拱顶下沉32mm,变形得到了控制,塌方体稳定,表明塌方段处理措施是有效的、合理的。图6-7为初期支护拆换后拱顶下沉位移与时间曲线。
在塌方影响段,初期支护出现开裂、掉块等现象。出现问题后及时采取了系列针对性的措施,最后进行了初期支护拆换,拆换后初期支护效果良好,未出现初期支护开裂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