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地形测量技术及符号表示

学习地形测量技术及符号表示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物符号是用来表示地面物体的类别、形状、大小和水平位置的符号。常见地物的符合表示方法,见表4.1。图4.2地貌2.等高线在地形图上,目前最常用的表示地貌的方法是等高线法。按照地形图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首曲线,又称基本等高线。

学习地形测量技术及符号表示

1.2.1 地物及其表示

1.地物的概念

所谓地物是指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地物的种类很多,但大体上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地物,如河流、湖泊、森林、草地、冲沟等;另一类是人造地物,如房屋、道路、桥梁、管线等。所有这些地物都要在地形图上绘制出来。

2.地物的表示方法

不同的地物,其表示的方法也不一样。地物符号是用来表示地面物体的类别、形状、大小和水平位置的符号。根据需要表示的地物特性和大小,一般将地物符号分为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线状符号。常见地物的符合表示方法,见表4.1。

(1)比例符号。将地物的外轮廓依测图比例尺缩绘在图纸上的符号,称为比例符号,如房屋、双线河流、农田、运动场等。

比例符号能准确地反映出地物的平面位置、形状和大小。

(2)非比例符号。由于某些地物太小,若按测图比例尺缩绘在图上仅一个点,很难表示,但是该地物又必须表示在图纸上,此时可用一个特定的形象符号来表示,该符号称为非比例符号,如控制点、电线杆、纪念碑路灯独立树等。

非比例符号只能表示地物在图上的中心位置,而不能反映出其形状和大小。

(3)线状符号。线状符号是指某些长度能按比例尺缩绘在图上,而宽度不能按比例尺缩绘在图上的带状地物符号,又称为半依比例符号,如公路、铁路围墙电力线通信线等。

表4.1 常见地物的符号表示方法

续表

线状符号能表示地物中心线在地形图上的位置。

1.2.2 地貌及其表示

1.地貌

所谓地貌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地貌虽然千姿百态,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山顶、山脊、山谷、鞍部、盆地等五种基本地形特征。

如图4.2所示,较四周显著凸起的高地称为山,山的最高点称为山顶,尖的山顶称为山峰。山的凸棱由山顶延伸至山脚者称为山脊,山脊最高的棱线称山脊线(或分水线)。两山脊之间的凹部称为山谷。两侧称谷坡。两谷坡相交部分称为谷底。谷底低点连线称山谷线(或合水线)。两相邻山顶之间的低洼山脊处,形状像马鞍形,称为鞍部。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叫盆地。最低处称盆底。

图4.2 地貌

2.等高线

在地形图上,目前最常用的表示地貌的方法是等高线法。等高线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地貌形态和地面的高低起伏,且能依据等高线量出地面点的高程

图4.3 等高线

在图4.3中,有一高地被水平面P1、P2、P3所截,在各平面上得到相应的截线,称为等高线。将这些截线沿铅垂方向投影(即垂直投影)到大地水准面M上,按一定的比例尺缩小后便得到地形图上的表示该高地的一圈套一圈的闭合曲线,即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所以,等高线就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也就是水平面与地面相交的曲线。

可见,等高线为一组高度不同的空间平面曲线,地形图上表示的仅是它们在大地水准面上的投影。

3.等高线的种类

为了便于表示和阅读地形图,绘在图上的等高线,按其特征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和助曲线四种类型,如图4.4所示。

(1)首曲线。按照地形图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首曲线,又称基本等高线。首曲线采用0.15mm的细实线绘出。

(2)计曲线。在地形图上,凡是高程能被5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线均加粗描绘,这种等高线称为计曲线。计曲线上注记高程,线粗为0.3mm。计曲线主要为读图时量算高程方便之用。

(3)间曲线。当首曲线不能显示地貌的特征时,按1/2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在图上用粗0.15mm的细长虚线表示。

(4)助曲线。有时为显示局部地貌的需要,可以按1/4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一般用短虚线表示。

间曲线和助曲线描绘时可不闭合。

4.等高线特性

(1)等高性。同一等高线上的点的高程相等。

(2)闭合性。每一条等高线都将是闭合的曲线,即使在一幅图上不闭合,在相邻的图幅上也要闭合。(www.xing528.com)

图4.4 等高线的类型

(3)非交性。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会相交,在遇到陡崖的时候,在平面图上等高线有相交的可能,但在空间等高线不会相交。等高线也不会有分叉的线。

(4)等高线与地性线有正交性。等高线的等高水平性使它和山脊线、山谷线保持正交。山脊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下坡的曲线,并和山脊线正交。山谷的等高线是凸向山顶的一组曲线,和山谷线保持正交。

(5)缓稀陡密性。即在选定等高距后,等高线稀时坡度小,等高线密时坡度大。

5.等高距、等高线平距、示坡线

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之差称为等高距。常用的等高距有1m、2m、5m、10m等几种。等高距愈小则图上等高线愈密,地貌显示愈详细、确切;等高距愈大则图上等高线愈稀,地貌显示愈粗略。必须指出,在同一幅地形图上一般不能有两种不同的等高距。

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从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来看,等高线平距越小,地面坡度越陡。如果等高线平距等于零,则地面坡度等于90°。

用等高线表示地形时,有时山头和盆地的等高线在外形上非常相似。为了区别这两种地形,就在其等高线上(沿坡度下降的方向)绘一短线来表示坡度的下降方向,这一短线称为示坡线。示坡线一般仅选在最高、最低两条等高线上,能明显表示出坡度方向即可。

6.典型地貌的等高线表示

根据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如图4.5(a)为山丘的等高线。山丘的顶部称为山顶,由若干圈闭合的曲线组成,高程自外向里逐渐升高。

如图4.5(b)为盆地的等高线,也是由若干圈闭合的曲线组成,高程自外向里逐渐降低。为了明显区别山顶和盆地,用垂直于等高线的小短线——示坡线标明地面降低的方向,示坡线未跟等高线连接的一端朝向低处。

如图4.5(c)为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都近似于抛物线,山脊的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谷的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脊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山脊线,山脊线也称为分水线。山谷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山谷线也称为集水线。

图4.5(d)为鞍部的等高线,其特征是四组等高线共同凸向一处。

图4.5(e)为梯田等高线。

图4.5(f)为峭壁等高线,几条等高线几乎重叠。如果几条等高线完全重叠,那么该处为绝壁。

图4.5(g)为悬崖等高线,等高线两两相交,高程高的等高线覆盖高程低的等高线,覆盖的部分用虚线表示。

图4.5(h)为冲沟等高线。

图4.5 几种典型地貌的等高线

(a)山丘;(b)盆地;(c)山脊山谷;(d)鞍部;(e)梯田;(f)峭壁;(g)悬崖;(h)冲沟

1.2.3 地形图注记

1.地形图注记形式

(1)文字注记。文字注记又称名称注记。地名注记如市名、县名、镇名、村名等,还有山名、水系(河流)名;说明注记如单位名、道路名等。另外还有性质说明,如建筑物的建筑材料性质注记如“混凝土”、“混”、“砖”,地物性质注记如管道“水”、“污”、“雨”、“煤”、“热”、“电”、“信”等,植被的植物种类,如“茶”、“苹”等。

(2)数字注记。数字注记如碎部点高程注记,地物的特征数据注记如管道直径、公路技术等级代码和编号注记,河流的水深和流速注记等。

2.图廓及图廓外注记

如图4.6所示为一幅缩小的1∶2000比例尺的地形图,地形图的四周各有两条间隔12mm的直线,它们是地形图的边界线,也称为地形图的图廓。

图4.6 地形图图外注记示意图

地形图四周里面的四条直线是坐标方格网的边界线称为内图廓;四周外面的四条直线称为外图廓,它比内图廓粗,专门用来装饰和美化图幅。内外图廓间的短线处标注坐标值,以km为单位。地形图上,靠东、西、南、北的图廓又分别称为东图廓、西图廓、南图廓、北图廓。地形图内图廓的外侧部位称为地形图的图外。为了阅读和使用地形图的方便,国家图式规定在地形图的图外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注记。

(1)图名和图号。图名是本幅地形图内的著名地名或重要地名,标注于北图廓的正上方,如图4.6中的“热电厂”。

图号是本图幅在测区内所处位置的编号。大比例尺地形图,其编号一般采用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法,或采用流水编号法,或行列编号法。标注于北图廓和图名位置的中间部位。采用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时,X坐标写在前,Y坐标写在后,1∶500地形图坐标取至0.01km,1∶1000地形图取至0.1km,1∶2000地形图取至整公里。如图4.6所示,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标注为X=18.0,Y=21.0,所以该图幅的图号为18.0~21.0;当采用流水编号法时,按测区统一的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用阿拉伯数字(数字码)1、2、3、4、…编定;当用行列编号法时,横行用拉丁字母字符码)A、B、C、D、…为代号,由上到下排列,纵列用阿拉伯数字(数字码)1、2、3、…为代号,从左到右来编定。

(2)邻接图表。邻接图表是表示与本幅图的周边相邻的各幅图的图名或图号的示意图。当某一工程的地形跨越相邻的几幅图时,可以查看邻接图表,以便于拼接图幅,使用地形图。邻接图表标注在图幅的左上方,邻接图表中打斜线的位置表示本幅图,不注图名或图号。

(3)说明。为了让地形图的使用者了解地形图的有关测绘信息,如测图的时间、测图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等高距、测图方法、图式版本等,图式规定,绘图时必须在图幅左下方说明中加以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