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误差传播律概述
前面叙述了衡量一组等精度观测值的精度指标,并指出在测量工作中通常以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指标。但在实际工作中,某些未知量不可能或不便于直接进行观测,而需要由另一些直接观测量根据一定的函数关系计算出来。例如,欲测量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D,可以用光电测距仪测量斜距S,并用经纬仪测量竖直角α,以函数关系D=Scosα来推算。显然,在此情况下,函数D的中误差与观测值S及α的中误差之间,必定有一定的关系。阐述这种函数关系的定律,称为误差传播定律。
设有一般函数
Z=f(X1,X2,…,Xn)
式中 X1,X2,…,Xn——可直接观测的未知量;
Z——不便于直接观测的未知量。
设Xi(i=1,2,…,n)的独立观测值为Li,其相应的真误差为Δxi。由于Δxi的存在,使函数Z亦产生相应的真误差ΔZ。因此若函数Z的中误差为mZ,各独立变量Xi(i=1,2,…,n)对应的观测值中误差分别为mi(i=1,2,…,n),只要知道了mZ与mi之间的关系,就可由各变量的观测值中误差来推求函数的中误差。各变量的观测值中误差与其函数的中误差之间的关系式,称为误差传播定律。
2.1.2 线性函数误差传播定律
线性函数形式:
F=f1x1+f2x2+…+fnxn
条件:观测值x1,x2,…,xn,相互独立,其中误差m1,m2,…,mn。
函数F的中误差:mF=±
(1)对于和差函数Z=±x±y。
如果
mx=my=m
则
当Z是n个独立观测值的代数和时,即
Z=±x1±x2±…±xn
可推得
如果
m1=m2=…=mn=m
则(www.xing528.com)
(2)对于倍数函数Z=kx,有
mZ=kmx
2.1.3 非线性函数误差传播定律
设有非线性函数Z=f(X1,X2,…,Xn),Xi(i=1,2,…,n)为独立观测量,并设Xi的中误差为mi,为此,可先将非线性函数线性化,然后再按线性函数处理。
函数形式
z=f(x1,x2,…,xn)
全微分
用真误差替代
用中误差的形式表示
2.1.4 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
1.应用误差传播定律的步骤
(1)列出正确的函数模型(注意:模型符合测量事实;观测量各自独立)。
(2)非线性函数线性化。
(3)运用误差传播定律。
2.应用举例
【例3.2】 设对某量进行了n次等精度观测,其观测值分别为l1,l2,…,ln,每一观测值的中误差为m,算术平均值为L,求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M。
【解】
【例3.3】 在1∶500的地形图上测量两点间的距离,图上的距离d=42.3mm,在地形图上量距误差md=±0.2mm,求实地距离及mD。
【解】
D=500d=500×42.3mm=21150mm=21.15(m)
mD=500md=500×(±0.2mm)=±100mm=±0.1(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