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形测量技术:闭合导线成果整理

地形测量技术:闭合导线成果整理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角度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观测的质量。如果K≤K允,说明测量成果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调整。

地形测量技术:闭合导线成果整理

6.3.1 闭合导线成果整理步骤

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与附合导线的坐标计算基本相同,仅在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方面稍有差别,其程序如下。

1.准备工作

检查外业数据有无错误遗漏,收集计算数据。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角度闭合差。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

式中 n——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观测值为

式中 βi——转折角观测值。

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的含有误差,而使实测的内角之和∑β不等于理论值∑β,两者之差,称为角度闭合差,用fβ表示,即

(2)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允许值。角度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观测的质量。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为

式中 n——观测角个数。

(3)角度闭合差分配。当角度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即|fβ|≤|fβ允|,将角度闭合差反号平均分配到各水平观测角上

计算检核:水平角改正数之和应与角度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即

(4)对水平角度改正。

3.推算改正后的各边方位角

img前的符号左角取“+”,右角取“-”。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

(1)理论坐标增量的计算。由于闭合导线起点和终点重合,故

(2)由观测值推算坐标增量。

(3)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纵坐标增量闭合差wx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wy,即

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

计算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即

图根导线的K为1/2000。

如果K>K,说明成果不合格,此时应对导线的内业计算和外业工作进行检查,必要时需重测。

如果K≤K,说明测量成果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调整。

(4)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将wx、wy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纵、横坐标增量中去。以vxi、vyi分别表示第i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即

计算检核: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之和应满足式(2.68)

(5)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5.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各边的改正后的方位角img及边长推算各导线点坐标,然后在该坐标上加上改正后各导线点的坐标增量,依次推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通过i-1点坐标计算i点的坐标(www.xing528.com)

检核计算:最后还应推算至闭合导线终点已知点的坐标,其值应与原有的已知值相等,以作为计算检核。

6.3.2 闭合导线成果整理案例

【例2.3】 图2.47闭合导线,其观测值和起算数据见图。请计算2、3、4、5导线点的坐标。

图2.47 闭合导线略图

【解】

(1)计算角度闭合差。

fβ<fβ允

分配角度闭合差

检核:

∑vi=-fβ=-50″

对水平角度改正

检核:

(2)推算改正后的各边方位角。

由式(2.61)可得

检核:

(3)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

由式(2.64)可得

由式(2.67)可得

(4)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由式(2.69)可得

同理可得

(5)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由式(2.70)可得

同理

检核:

闭合导线计算表见表2.16。

表2.16 闭合导线计算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