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调查是采用遥感和地面调查等手段来获取地质灾害相关信息的方法。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崩塌(含危岩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我国地质环境条件特殊,山区分布多,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地震、火山等各种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地质灾害调查主要是将地质灾害体的发育过程及其稳定性认识置于首要地位。调查过程中应尽量收集该区域内水文、气象、地层及岩性资料,并利用简单、易携带的工具和仪器进行大致测量,以此确定地质体的特征、稳定状态和发展趋势,为划分地质灾害分区、论证地质灾害发生的危险性提供依据。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可为地质灾害的预防预测、救灾减灾、防范次生地质灾害、开展灾后重建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减少灾害伤亡和经济损失发挥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地质灾害调查信息化手段不断丰富,调查资料和数据的信息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数据库的建设成为地质灾害调查的重要工作。依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自然资源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各级财政投入经费在全国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根据相关技术要求和管理办法,数据库建设工作贯穿调查工作的各个阶段。数据库建设工作实际是依托已有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数据库”平台,将各类调查成果加载的过程。入库数据包括图形数据、调查数据、影像数据及成果报告等,最终合并形成县(市)各类调查点的数据库、影像库,文件形式为微软Access生成的mdb。(www.xing528.com)
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是分析研究调查成果的基础数据源。地质灾害评估分析与预测预警、地质灾害信息发布等都要依托调查数据库。地质灾害数据库中包括的空间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应用的必要条件。利用现代有效的先进技术,构建区域的、信息一体化管理的、可视化查询的地质灾害数据信息共享系统,将新型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地图服务、网络数据服务应用于地质灾害信息系统,是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信息技术应用的必然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