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京大学社会学自主招生攻略

南京大学社会学自主招生攻略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腾飞我参加的是2017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最终如愿进入南京大学社会学院。2017年南京大学的自招分为两个部分——笔试和面试。面试顺序是在笔试之后立即抽的,也就是说,不同于一些学校的“通关式”考试,必须过了笔试才能再进面试,南京大学是将笔试、面试成绩综合考量的,分别占最终成绩的60%和40%。准备过程很紧张,时间太短,且不了解南大面试,不知道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面试有没有自我介绍环节。

南京大学社会学自主招生攻略

陈腾飞

我参加的是2017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最终如愿进入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2017年南京大学的自招分为两个部分——笔试和面试。和全国卷的文科主观题相似,笔试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是开放式的、探究式的,难度不小。但相比于理科生计算外星人停机坪面积,文科生算是较幸运的了。笔试试卷共五道大题,分为若干小题:

(1)为什么不同人对屈原有不同认识,而更多的人会把第三张瘦高的屈原认为是屈原的标准像?

(2)梁祝化蝶的故事里,为什么梁山伯祝英台会化成蝴蝶,而不是比翼鸟或者连理枝?

(3)节选了犹太学者本雅明的著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的片段,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与自身体会,对“在场”“本真性”和“灵韵”3个词作出名词解释。

(4)小作文:两个“无脸人”,一个西装革履下着国际象棋,另一个穿着唐装在下中国象棋。考题要求考生根据这幅画作,写出500字的小作文。

(5)一种观点认为,历史研究可以遵循客观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历史研究无法完全客观。你同意哪一种?或你有什么新的观点?

当时看完试题的第一感觉就是,除了小作文,其他的话题从未接触过。于是就在心中定下了方针:蒙,但要自圆其说。像应对高考主观题一样,每一个问题分成几个角度来回答,显得层次清晰,逻辑性强。但后来发现自己的笔试分数有些低,可能还是自己平时积累得不够,知识面不太广,仅凭自己的临场发挥,想不出太好的观点。从应试角度来讲,如果平时多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积累,自招考试时旁征博引,会显得内容上充实许多,而且借助他人的观点也有助于表现自己的深度。否则,答案会显得单薄,吸引不了教授的眼球。毕竟,我们在教授们面前,就是一群小学生,我们知道的,他们基本上都知道。当然,自招本身就是选拔创新型的人才,平时养成勤于动脑、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好习惯,才是长远之计。

笔试完,和旁边的一位小伙聊了聊,他是江苏本地的,我们话很投机,后来还加了微信。

笔试考得一般,对于我来讲真正起决定作用的,便是面试。不过我当时的感觉是颠倒的,以为笔试不错,面试弄砸了。下面继续谈面试。

由于一些原因,家长没能陪同我一块去南京,不过自己一个人准备自招还是挺爽的,没有家长的压力,没有絮叨的交代,实在无聊时在宾馆大声唱点小曲,此乐何极!(www.xing528.com)

笔试自以为的不错,初到南京的欣喜,对面试的期待,让我能拥有一个放松的心情。后来想想,这一点还是挺重要的。对于面试,我的确是不怕的,我的这种自信来源于平时的锻炼。在学校里,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各种竞选、辩论赛,上课时也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以训练自己说话的逻辑性以及增加自己当众发言的自信。多年的训练让我掌握了一种技能,就是虽然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但能当众乱扯一通,而且不脸红。当然,前提是真不知道答案,遇到可以解决的问题,还是不能偷懒,要老老实实回答。

面试顺序是在笔试之后立即抽的,也就是说,不同于一些学校的“通关式”考试,必须过了笔试才能再进面试,南京大学是将笔试、面试成绩综合考量的,分别占最终成绩的60%和40%。当时比较幸运,抽到了第二天下午的签,也就意味着自己还有一个晚上和一个上午的准备时间。那位和我互加了微信的小伙抽到了上午的签条。分别前我半开玩笑地跟他说,面试完要把经验给我分享啊。他憨厚地笑了笑。

准备过程很紧张,时间太短,且不了解南大面试,不知道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面试有没有自我介绍环节。但以防万一,还是准备了。当然,事实证明,多虑了,没用上。除了自我介绍,我又查看了一下今年以及去年的新闻热点,因为之前南大面试考过对魏则西事件、阿尔法狗人机大战以及太湖蓝的看法。当然,后来也没有用上,南大教授们今年并没有靠拢时事。着重准备的,是关于社会学的一些基础理论,考虑着教授们问专业问题的几率比较大,而且很多高校都是这样的。准备完了这些,实在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了,就读了读诗词,积攒点好句子,对着宾馆的镜子吟诗、练习、纠正自己的肢体动作。

面试当天中午,没睡着午觉,在床上闭目养神了将近一个小时。起了床,换了套干净衣服,我对面试的衣着并没有太在意,因为我觉得只要得体干净就好,不用刻意在服装上下功夫。准备出发时,憨厚的小伙发来了微信,说面试过程很简单,不用自我介绍,回答几个问题就完。虽然不是什么重大“情报”,但我对憨厚小伙,对江苏人民,对人与人的承诺多了几分信任。

面试前,我们五六十个人在一间大教室等候,现场抽了面试顺序。轮到面试的同学拿好自己东西,面试完直接走,不再回候场区。当时候场区的老师并没有阻止同学们的小声交谈,于是我便和周围同学聊了聊,消除一下紧张感。由于不知道面试的形式,很好奇,所以对接下来的面试特别期待。面试前的心理暗示也让我有了一个放松的状态,当时的心情是,特别想会会南大的教授。

面试是在另一间教室里,进入后要先在摄像头底下站10秒,以确认身份,那时是背对面试官的,我怕进入后十来秒教室里鸦雀无声,挺尴尬,一打开门就先向面试官热情地打了个招呼,然后乖乖地转过身,轻轻关上门,对着摄像头深情凝视10秒。确认完毕后,我指着面试官前面放着的椅子问:“现在可以坐下了么?”其中一位女老师亲切地回答说可以,于是面试正式开始。

首先一个问题是那位女老师问的,“请你尽可能多地列举出可以作为家的处所”。这个问题令我兴奋,本身我比较善于发散性思考,死死地咬住了“尽可能多”这一字眼儿。“像四合院海景房、皇帝的后宫、爱斯基摩人的冰屋、蒙古族人民的蒙古包、福建的土楼等实体建筑,还有比如我这次临时入住的宾馆,房东老奶奶很热情,有种家的感觉,我们不是有个词叫作宾至如归嘛,上了大学,和舍友打成一片,宿舍也是家啊。”这时思维停顿了一下,脑洞大开,“海外漂泊的游子,回国时看到大陆海岸线,也会激动地喊到家了;还有我们的地球,全人类共同的家。”感觉说了不少了,但看老师们并没有打断的意思,就又硬撑了一会儿,“蜗牛的壳也是吧!”我又想起今天南京下大雨,自己忘带伞的事,“上午出门没带伞,一位好心的女同学和我共打一把伞,当时伞下的那一方小天地,我感觉就是家啊!”这时旁边一位老师“看不下去了”,“唉唉唉,同学,咱就说具体的家,你觉得应该怎样在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这时感觉到这个问题有些沾社会学的边了,我不自觉地联想到了昨天恶补的社会学家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开始了现学现卖:“社会学家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任何人际关系,其本质上就是交换关系。只有这种人与人之间精神和物质的交换过程达到互惠平衡时,人际关系才能和谐,而且只有在互惠平衡的条件下,人际关系才能维持。在家庭中也一样,作为父母的孩子,家里未来的顶梁柱,父母辛勤工作,付出了很多,在我没有经济能力的时候,并不能拿物质来和父母交换,就要对父母多一些理解,表达对父母的关心,好好学习,以回馈他们对我的爱。在有经济能力时,就要在物质和精神上回馈父母,那时父母也老了,多陪陪他们,以回馈他们到老仍一心为孩子操心的大爱。”这时又换了一位老师发问:“你在文史哲方面的课外书籍里接触过哪些家的概念?”一听文史哲,我有些懵,高三紧张的备考让我和课外书籍暂时“分居”,于是如今它要“打官司”和我“离婚”了。我脑子里一团糨糊,愣了十来秒,“让我想一想”,后来由于大脑暂时短路,甩出一句“暂时还真没有印象很深刻的”。说完偷偷瞥了一眼老师的表情,老师没什么表情,只是低下头做记录。这令我心中更没底,心想着,完了,逃避了一个问题,胜算很小了,但我故作镇定,想想当时还挺霸气的。没等我缓过神来,紧接着又一位老师发问(当时好像有一种三堂会审的感觉),“请你说一下你对‘一位好医生必定是一位好的哲学家’的理解”。“一位好医生,大夫?”我确认了一下问题,“哲学家是超越现实生活的圈子,思考终极问题的人,是探究人生智慧的人;那再来看看医生,其职业特别具有特殊性,他每天要接触大量同类的肢体,是要治疗生理或心理出了问题的同类的。解剖他人就像在解剖自己,我相信医生,特别是一些外科大夫是有一定心理压力的。而且做医生,救死扶伤,有一定道德因素在里面,要处理好工作与生活,赚钱与救人的对立统一关系,必须拥有哲学家的智慧。没有专业水平的,不是好医生;没有人文情怀的医生,亦不称职。”胡乱说了一通,面试就结束了。“OK,时间差不多了,对你的面试结束了。”我站起身,因为椅子压根没动,就不存在把椅子归位的问题,和老师说声再见,起身离开,带好教室门。

出来时心情有些沉重,感觉并没有在里面待太长时间,心想:就这样结束了?有很多的不安在里面。一切变得未知。

后来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我获得了南京大学自主招生一等优录的资格,降至一本线录取。而且主要是面试成绩加了分,笔试倒是很一般。可能是我在面试官面前的镇定与沉着打动了他们吧。所以,总结一下经验:平时严格要求自己,考前好好准备,注重享受过程,不要受既定结果影响,不要吝惜沉没成本。

毕竟,自招考试是个展示真正自我的平台与进入理想大学的跳板。我认为,自然地表现自己,便是最佳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