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月25日清晨,北京中关村,睡梦中的纪世瀛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有人喊道:“快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肯定了服务部的大方向完全正确!”[50]是什么消息让大家如此激动呢?这要从1978年说起。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宣告着“科学的春天”到来。同年,中国民用核物理代表团访美,纪世瀛的同事——中科院物理所核聚变专家陈春先是其中一员。在美国的硅谷地区,他看到科研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双重发展。[51]这让陈春先有很大的触动,他意识到:如果大学永远是象牙塔,研究所永远是不问市场的“技术翰林院”,科研院所永远和工厂老死不相往来,那么科学的春风就永远度不过“玉门关”,更无法带来生产的进步。[52]他想要引发一场“科研与生产之间的聚变”,中关村是最好的试验田。
想象一下,那时的中关村是什么样子呢?人们说这里是“大墙内外两重天”。各大研究所的高墙内,是日新月异的高科技;高墙外则是田园风光,牛耕马拉的小农经济随处可见。陈春先对纪世瀛说:“这个地区太适合搞技术扩散试验了,我可真忍不住了。”
于是,1980年10月23日,陈春先等人在物理所一间仓库内,成立了“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作为一种准企业的方式,服务部被认为是中关村历史上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
图4-45-1 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旧址
服务部的早期业务,是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问题和开展技术培训,酌情收取一些服务费。[53]但是,这在当时毕竟是个新生事物,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认为是“不务正业,歪门邪道”。[54]在质疑和非议下,服务部举步维艰。(www.xing528.com)
就在服务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让人激动的消息传来。1983年初,新华社刊出《研究员陈春先搞技术扩散试验初见成效》内参,得到多位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其中一条是:“陈春先同志带头开创新局面,可能走出一条新路子,一方面较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另一方面多了一条渠道,使科技人员为四化做贡献。”[55]党中央一锤定音,争议烟消云散。此后,服务部迅速发展壮大,[56]中关村的命运从此被改写。
那么,如何看待陈春先的选择?又怎样理解他身上体现的改革创新精神呢?
作为“中关村科技创业第一人”,陈春先看到了中国与世界科技应用上的差距,抱着用自己所学推动国家发展的想法,在中关村闯出了科学报国、创新报国的新路,引发了一场“聚变”。他身上的改革创新精神,是突破陈规、大胆探索、敢于创造的思想观念,勇于打破与社会和历史发展规律不吻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束缚,从不合实际、不合规律的观念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错误和教条式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
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在党中央的大力支持下,中关村形成了一股蓬勃力量,开启了全力追赶时代、勇于引领时代的改革创新大潮。而实际上,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带领人民破除阻碍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取得瞩目成就,靠的就是敢闯敢试的改革创新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改革开放40年历史经验时指出:“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57]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关村率先开展了“京校十条”“新四条”“京科九条”等先行先试政策,率先实施了统筹“一区多园”的管理体制机制。今天的中关村,一大批前沿技术企业手握“硬科技”,依托合理的商业模式,将技术快速投入市场,打通了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让创新源泉充分涌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