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有哪些特点呢?我们先来看两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躺平”,青年“丧”文化的代表,表达一种力不从心、颓废无奈的精神状态;第二个关键词“佛系”,表达一种不争不抢、不问输赢、有无都行的人生态度。当今青年的形象,很多时候就是通过这些网络亚文化展现出来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00后”同学们常用的词汇:“yyds”“大佬”“TQL”“我太菜了”“向……势力低头”。广大青年用这些方式来自我嘲讽。
不仅“自黑”,还会“被黑”,多年以前的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到今天还常常被拿来评价青年。“青年”这个词,自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在我们的话语体系中是自带一种光环的,它代表青春、代表朝气、代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而不是如此暮气沉沉、小心翼翼。所以,社会上从来不乏这样的论调:“今天的青年到底怎么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论调,是“今天”的锅(时代的问题),还是“青年”的锅(年轻人自己的问题),还是“都不是”呢?
很多人认为是“今天”的锅,因为网络放大了某些负面的青年亚文化。其实,早在网络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就有篇文章说“青年身上存在一些弱点和不足”,前四点分别是:第一,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二,盲目自卑;第三,讲究实惠;第四,看破红尘。
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节选自他任正定县委书记期间的一篇讲话,讲话的发表时间是1983年。我们好像穿越了时空,和30多年前的青年达成了神奇的统一。
这还是要从“青年”这两个字说起。“青年”,从个人的生命周期来讲,代表某个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划分,比较权威的有三种:15—24岁(国际青年节)、15—30岁(《现代汉语词典》)、14—35岁(中国共青团)。起始时间都是十四五岁,也就是“青春期”,在心理学上叫作“第二自主发展期”。这个时候人开始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诉求,开始思考“我”是谁,“我”想要什么,开始经历“痛并快乐”地向“社会人”的转变。
而在社会学语境中,“青年”就不再是一个年龄段了,它是一种社会角色,代表“在一定社会结构中特定地位的人应有行为的模式或规范”。换句话说,无论哪个时代,都会构建一种标准的“青年角色模型”,使之代表普遍社会期待。(www.xing528.com)
但是,青年在这一时期,知识和阅历都很有限,尚不足以同时支撑这两个层面的需要,于是在“自我意识”和“社会期待”之间不断摇摆,进入自我同一性和社会角色混乱的时期,由此导致“个人”和“社会”的天平“失衡”。
从这个角度再看青年的特点,就不难理解了。一方面,太想独立,太想证明自己,成就动机很强,所以眼高手低,急于求成,立了太高的flag(目标)无法实现,陷入“盲目自卑”“丧”“菜”;另一方面,又很想符合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成为社会“精英”,于是按照标准打造自己,讲究“实惠”“有用”“利己”,一旦不成,全盘否定,“躺平”“佛系”。这些外在表象本质上是青年难以同时实现个人、社会目标时,由于天平失衡所导致的“迷茫、混乱和焦虑”的一种情绪。
图4-40-1 青年无法同时达到“个人”和“社会”层面期待时的“失衡”
而这种情绪,在历史长河的星星点点中,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表达。180多年前,曾经有一个青年写道,“我在(大学)第一学期熬过了许多不眠之夜,经历了许多斗争……但是这一切都没有使我大大充实起来……我跟朋友们也疏远了……”;100多年前,另一个青年写道,“我今年已经十九岁了,从小儿到今,真是一无所成,光阴白过……眼见着高师考试快到了,要再不加紧用功……”;80多年前,还有一个青年,对于大学十分重视考分,很不习惯。
像不像今天的大学生?他们是谁呢?他们分别是马克思、周恩来和钱学森。
这三段文字,分别节选自:1837年马克思写给父亲的信,1918年周恩来旅日日记,以及钱学森晚年对1930年大学经历的回忆。无独有偶,在这些时间点上,他们都是19岁。这是我们很容易忽略的一点,我们常常想当然地以为,伟人生来便是伟人。我们忘了,伟人也曾青春,青春同样迷茫。
但是,知道了这些,并不是告诉大家,伟人也不过如此嘛,可以心安理得地洗洗睡了。而是要看,面对这种失衡,伟人在青年时代,是如何完成自我超越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