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它发端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胸怀崇高理想、矢志为人类求解放的价值追寻。
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中学德语考试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年轻的马克思就已饱含了人类的情怀,立志要选择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这种情怀与抱负,指引了马克思的人生道路抉择。大学毕业后,马克思到《莱茵报》从事编辑工作。在此过程中,马克思就高度重视报刊的价值立场与使命担当。他强调报刊应该“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同情人民的一切希望与忧患、热爱与憎恨、欢乐与痛苦[65]”。这是办人民报刊、为人民办报刊思想的鲜明表达,就是让报刊真切地同情人民疾苦、反映民声民意。因此,当普鲁士政府将贫苦的人们到森林里捡拾枯枝的行为升格为盗窃犯罪、给予刑事处罚时,马克思奋勇撰文进行批判,为底层人民的利益而呐喊。
1842年,莱茵省议会通过一项法案,穷人如果在树林中捡拾枯死的树枝,也会被当作盗窃林木而受到处罚。对此,马克思撰写了《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痛斥林木的所有者操纵了法律,牺牲了民众的利益;如果法律的这一条款被通过,那么必然会把一大批不是存心犯罪的人,从生活的道德之树上砍下来,把他们当作枯树抛入犯罪、耻辱和贫困的地狱,获得胜利的是被奉为神明的林木;人却成为牺牲品,遭到了失败。作为《莱茵报》的撰稿人和编辑,马克思一次次深入了解普通百姓的贫苦生活,撰写了大量的批判文章,一篇篇愤怒的文章,仿佛尖锐的匕首投向普鲁士专制统治的心脏。
实际上,马克思出身优越,本可对“林木盗窃法”置身事外。但是,“人民情怀”促使马克思高高举起了批判的思想武器,展现了其关注劳苦大众的切身利益的价值追求。
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位创始人——恩格斯,出身于一个纺织工厂主的典型的资产阶级家庭。恩格斯家族不仅在德国拥有多家企业和工厂,而且在英国也生意兴隆,可以说是“资本家二代”。但是,年轻的恩格斯也早早地突破了家庭出身的阶层框定,将关注的视域投向了底层劳苦大众,禀赋着 “为民”情怀。1845年,25岁的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写道:“我抛弃了社交活动和宴会,抛弃了资产阶级的葡萄牙红葡萄酒和香槟酒,把自己的空闲时间几乎都用来和普通的工人交往;对此我感到高兴和骄傲。”[66]这种高兴与骄傲,源自恩格斯自身的生活样式的抉择,源自对劳苦大众深切的了解与同情。(www.xing528.com)
马克思恩格斯让我们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秉持的深切的人民情怀。这种为民的情怀,无疑也内在性地、自发性地融贯于他们所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使它与生俱来秉持着人民性理论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67]。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正在苦苦探寻救国救民道路的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真理。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的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理论品格即转化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立场选择,由此,人民立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也让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特征在中华大地上熠熠生辉。
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是如何得以彰显的呢?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先进的思想和理念推动着国家发展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体现了百年大党所坚守的人民立场,生动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特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我们党始终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反复强调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调集全国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亟须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的救治。全国动员,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我们每一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积极参与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中国亮眼的战疫答卷,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民的力量。这无疑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特征的生动写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