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峥嵘岁月,筚路蓝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支持,也离不开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饱满的工作热情与扎实的工作态度。
(一)坚持党的领导
第一条经验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2]。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我国发展全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大政方针因时而制,从“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立足国内”,科学处理任务与学科、理论与实践、仿制与独创等关系[13]。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的“科学十四条”[14],大大提高了科学家的主人翁感,从而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浪潮。
这一切都以造福人民为根本目的。
(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第二条经验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15]回顾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最大的制度优势,是成就我们事业的重要法宝。中国取得“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重大突破就是在困难时期集中各方面力量协同攻关取得的成就。
南水北调工程、三峡工程、高铁的八横八纵、9899万贫困人口成功脱贫等成就,无一不是在党的领导下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所取得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也充分彰显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雷神山、火神山数天之内拔地而起;十九省市对口支援,4万余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才让我们这个14亿的人口大国取得了现在的战疫成果。
(三)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科学家精神
第三个经验就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科学家精神。在23位“两弹一星”元勋当中,有21位是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的,他们秉持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为祖国的科学技术事业默默奉献。(www.xing528.com)
1950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的邓稼先毅然回国,进入钱三强领导的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58年8月,钱三强对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你去做这项工作怎么样?”邓稼先没有犹豫,义无反顾地同意了。
回家后,邓稼先对妻子许鹿希说:“我要调动工作了。什么工作?不能说。到哪儿去?不能说!可以通信吗?不可以!”从此,他就像消失了一样,再没有出过国,再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再没有公开做过一次学术报告。直到28年后回到家里,他的生命却因放射性物质侵入身体而进入倒计时。邓稼先在弥留之际,对妻子说:“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这就是我们无数的“两弹一星”科学工作者默默奉献的家国情怀。
1950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归国途中号召广大海外知识分子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充分体现出他胸怀祖国的热忱。
回国后华罗庚毅然放弃个人研究计划,用自己的数学理论解决经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到西南推广“统筹法”,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建设。毛泽东1965年给华罗庚回信:“华罗庚同志:来信及《平话》,早在外地收到。你现在奋发有为,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十分欢迎。听说你到西南视察,并讲学,大有收获,极为庆幸。专此奉复,敬颂教安。毛泽东 1965年7月21日”“奋发有为,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这成为华罗庚毕生的座右铭。在1979年的入党申请书中,他就曾表示:“决心下定,活一天就为党工作一天,活一小时就为党工作一小时。对党、对人民、对祖国起些微薄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无数科学工作者日益体会到党的崇高理想的伟大,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奋斗终身。
科学家是民族英雄和国家脊梁!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将科学家精神凝练为“求实、创新、协同、育人、爱国、奉献”十二个字。[16]
这种科学家精神任何时候都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无数医务工作者、各行各业的志愿者都做出了默默无闻的贡献,他们的家国情怀正是对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共和国勋章等国家荣誉称号,正是对科学家精神的大力弘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