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兰山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简介

兰山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简介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悠久的历史文化环境和居山傍河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兰山民俗质朴厚重、尚实崇德却又不失清新自然的地域特色。时至今日,许多风俗仍然深深地影响着兰山人民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甚至为人处世的方式和习惯。煎饼为兰山人民的家常主食,也是兰山区久负盛名的地方特色食品。发源于兰山区北部白沙埠镇的孝河。该镇现已发展茶园13.3公顷,是兰山区最大的茶叶乡镇。

兰山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简介

悠久的历史文化环境和居山傍河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兰山民俗质朴厚重、尚实崇德却又不失清新自然的地域特色。这些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虽然在不同的时代有所变异和发展,也有新习俗的产生和旧习俗的消亡,但总体而言,是世世代代稳定传承的。时至今日,许多风俗仍然深深地影响着兰山人民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甚至为人处世的方式和习惯。

(一)生活习俗

服饰方面,旧时兰山境内部分官商地主多穿绸缎右襟长袍,外穿马褂、短褂、肥腿裤,一般庄户地主则不及。农村居民多穿自己手工纺制的纯棉粗布衣服,俗称“本地布”,其色泽多为青、深蓝、浅蓝等,喜庆节日可能会弄件新点的衣服换上。稍微富裕点的农户冬有棉夏有单,有的冬天能穿上棉长袍,俗称“大袄”。贫困农户深冬才能穿上棉衣,夏天再将棉衣的棉絮掏去,当单衣穿,他们多年穿一件,补丁摞补丁,故有“新三年,旧三年,补补连连又三年”之说。

家具方面,一般农家有吃饭桌、小板凳、长板凳、箱子、橱柜等,富裕人家有八仙桌太师椅、条几、衣架、顶子床等,色泽多为棕色或黑褐色。炊具中,灶台多是用土坯或石头砌成的烧柴灶,外加风箱,锅、鏊子、勺子为铁质,瓢用葫芦做成,碗、盆、壶、罐多为黑陶

饮食方面,境内居民习惯同桌共餐,春、夏、秋、冬均一日三餐。旧时穷人多以高粱地瓜等为主食,口味习惯咸、辣、酸、甜。农家多以咸菜、椒子下饭,故有“待要解馋,椒子和盐”之说。煎饼为兰山人民的家常主食,也是兰山区久负盛名的地方特色食品。烙煎饼的工具主要有三件。一是鏊子,铁制,圆形,有大、中、小三种,中心稍凸,下有三足,足下用柴草或煤炭加热,上面即可烙制煎饼。二是用来推动糊子的手持工具,当地人叫“篪子”,木质板状,弧形,有柄。把糊子放在热鏊子上后,用篪子左右推摊,糊子便薄薄地摊在鏊子面上。也有的用筢子,还有的用竹条,它们作用相同,但烙出来的煎饼各有特点。三是油擦子,当地人叫“油搭子”,是用十几层布缝制的方形擦子,上面渗着食油,用来擦鏊子,为防煎饼粘连鏊子揭不下来。煎饼的制作工艺较复杂。用来烙煎饼的原料叫糊子,它以小麦、高粱、玉米、地瓜干等粮食为原料,经过淘洗、浸泡,然后用石磨磨成糊状物。还有的地方在磨糊子前,放入三分之一或一半的熟料,人们称这样磨出来的糊子好烙,烙出来的煎饼也柔软好吃。磨糊子是很费功夫的事,二三十斤粮食一般要经过两三个小时才能磨好,若磨快了,糊子过粗,烙出来的煎饼自然就不好吃。磨糊子的时候,添料者必须是有经验的老手,要勤添少添,磨出来的糊子才能细腻均匀。沂蒙煎饼最有特色的就菜是渣豆腐大葱。渣豆腐也是兰山区的小吃,是把白菜叶、萝卜缨、野菜、地瓜秧等洗净剁细,加点豆面和盐,用水煮焖后做成的一种家常菜。煎饼卷渣豆腐,再放上点辣椒面,是贫苦农民填饱肚子的最好饭食。过去农忙时,人们没有时间炒菜,煎饼卷大葱和甜酱是最具风味的吃法。近来有人认为,食用煎饼需要较长时间的咀嚼,因而可生津健胃、促进食欲、促进面部神经运动,有益于保持视觉、听觉和嗅觉神经的健康,减缓衰老。

孝河藕。发源于兰山区北部白沙埠镇的孝河(又称孝感河)。孝河水清澈甜润,河底为黑紫淤泥,河内盛产白莲藕、红莲藕、茭白菱角、鱼虾等,尤以白莲藕最为出名。孝河藕与沙沟芋头、塘崖大米并称为临沂市的三大土特产,素有“沙沟芋头孝河藕,塘崖大米香满口”的美誉。与其他藕相比,孝河藕节短肥大,表皮润滑有光泽,脆甜适口,细嫩无渣,既可炒炸蒸煮,又可凉拌冷调,花样繁多,味道各异,非一般河藕、塘藕所能比。其叶、莲子若做成荷叶粥、莲子羹,更是滋补佳品、美味佳肴。另外,孝河白莲藕还可入药,有收涩止血、凉血化瘀之效。古往今来,凡有幸尝到孝河白莲藕者,均对其赞不绝口。孝河藕始植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自古以来,每适收获时节,各地商贩蜂拥云集孝河岸边,争相抢购。孝河藕不仅是美食佳品,其荷花、荷叶也极具观赏价值。每年六七月份,整个孝河“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可使人近观“亭亭净植”,远赏“香远益清”,因而成为著名的游览景点

锅塌鱼。又名“元宝锅塌鱼”,为兰山区名吃,因形扁、无骨、塌倒而得名,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当时临沂名厨高钧的舅父盖京义(也是名厨师)有一次来高家做客,提及孔府剔骨鱼的味道和烹饪技术,高钧十分留意。后来,他用本地肉鲜味美的沂河金鲤鱼,参照孔府剔骨鱼的工艺进行了多次烹饪试验,终于创制了锅塌鱼这道名菜,并开办了泰丰馆。现在,高家后人仍然在经营泰丰馆,锅塌鱼作为一道名菜,在坚守中流传下来。由于锅塌鱼色、香、形诱人,口味甜、咸、鲜,许多人慕名前来品尝。1983年,时任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陶钝在品尝了这道名菜之后,称临沂锅塌鱼名不虚传,并说“锅塌鱼是怀才不为人知,盐车下的骥马”。锅塌鱼的制作并不简单,首先需取一条鲤鱼洗净,从背部划开,将大梁骨取出,拔除鱼的大刺,将鱼进行花刀处理;然后下锅进行炸制;第三步是加入葱、姜、蒜末以及盐炖制;最后加入油、糖、味精料酒调料进行收汁,一道金黄色的锅塌鱼就做成了。做一道锅塌鱼大约需要40分钟,做好锅塌鱼有两个关键:一是选好料,即用鱼必须是当天的新鲜鱼,每条1公斤左右;二是将剔骨处理好的鱼入锅烹饪时,要掌握好火候。这样才能做成一种色金黄、形扁圆、味香甜、质嫩软的绝味佳肴。

沂蒙春茶叶。产自风景优美、以万亩桃园著称的李官镇。该镇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水资源丰富,山体植被良好;境内以丘陵为主,土壤呈微酸性,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该镇独特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种植茶树,所产的沂蒙春茶叶具有历史久、规模大、品质好、无公害四大优势,以及叶片厚、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等鲜明特点,深受广大茶叶爱好者好评。该镇现已发展茶园13.3公顷,是兰山区最大的茶叶乡镇。“沂蒙春”牌绿茶主要销往北京、上海、济南、青岛烟台、威海、菏泽、东营等30多个城市和地区,深受人们的喜爱。李官镇的沂蒙春雪芽、片翠、松针、碧芽、雀舌、沂蒙绿茶、黄香茶、八宝茶等系列产品,曾在全国农业博览会和中国(芜湖)国际茶叶博览交易会上荣获全国优质奖,并先后被省、市评为优质产品。经中外茶叶专家鉴定,“沂蒙春”牌系列产品原料上乘、加工工艺独特、产品质量优良,实属北方茶叶之精品。

(二)生产习俗

兰山境内居民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崇尚勤劳细作、勤俭持家,历来以“人生天地间,庄户最为先”为信条,有“玩龙玩虎不如玩土”之说。在兰山人眼中,一年四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是“安分守己”之人,“男耕作,女理家”观念世代相传。旧时,农民劳动时间长、强度大,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春天开始,人们忙于倒粪、送粪,备足土肥,为一年丰收打下基础。接着整地,适时下种,即“谷雨前后,种瓜点豆”。随后便是以锄草、灭虫为主的田间管理,以保证农作物苗全苗旺。夏天因多风雨冰雹,故兰山农民收麦有抢收抢打的习惯,一般是“八分熟十分收”“忙不忙先打场”。麦收后抢墑下种,争日争时。俗话说:“五月田,早一宿高一拳。”如墑情好,下种忌深,素有“五月豆,半边露”之说。夏天锄过地便到了立秋季节,杂草生长开始缓慢,“立了秋的草,棒打倒”,于是出现了“立了秋,挂锄钩”之俗。秋收秋种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俗话说:“三春不如一秋忙。”这时兰山农民早、午两餐都在地头吃,边收边耕边种,不敢怠慢,因种麦宜早不宜晚,有“白露两边看早麦”“早种麦强起晚施粪”之说。过去,农业生产力低下,农民常说“有饭天给吃”,庄稼长得好便称“神长”,打粮多谓之“神收”,甚至有天旱“祈雨”和久旱逢雨而“敬天”等迷信习俗。

(三)传统节日

辞灶日。也叫“过小年”。旧俗这一日是灶王爷启程回天禀报一年来全家情况的日子,故称“辞灶”。旧时因贫富不等,辞灶的日期不同,有“官辞三(腊月二十三),民辞四,乌龟王八(鸨儿妓女)辞五六”之俗,现一般为腊月二十三。辞灶日的早晨要接灶王爷,需蒸(捞)上三碗米放在茶碗中培起来,插上枣、栗子香炉中也要装满麸子插上香。辞灶主要是在厨房中进行的,兰山地区的辞灶要拜灶王爷,烧纸、烧香,还要跪着说“上天去多言好事,下界来广降吉祥”。烧纸时,纸中还要包上麸子。另外,要将瓢里装上麸子、枣、栗子、铜钱、糖,放在锅台上,同时还要在锅台上放一碗水。磕完头,就可以把瓢中的食物分给大家吃了。

除夕。指过年的前一天。家家户户在欣喜之中,贴春联(服孝期内不贴或只贴紫、白对联)、贴窗花、糊灯笼,有的还着意倒贴一个“福”字,寓意“福到了”。农具上要贴上“酉”字,有顺利、发财、幸福的意思。大门外贴“出门见喜”,院内贴“满院春光”,室内正面贴“人口平安”,床头贴“身卧福地”或“身体健康”,牲畜圈内贴“六畜兴旺”,等等。旧时除夕日,兰山人民会打满一缸水,抱足三日柴,备足半月饭,寓意“从吃坐穿,一年受用”。农村则要把买来的竹竿放在河水里泡3—4个小时,等竹叶变绿了以后,将竹竿插入磨眼中。竹竿上要拴6串或12串东西,6串取“六六大顺”的意思,12串取“拾儿”之意。院内除了要插上竹竿,还要插上桃条,以预防邪魔鬼崇入内。桃条一般插在屋檐下或放在屋顶上,底下放上火纸,用东西压着。傍晚接灶后,在门口放拦门棍,以防邪魔鬼祟强入院内。入夜后秉烛焚香,灯火通明,彻夜不眠,称“守岁”。午夜子时过后,长辈带领子孙发纸马、放鞭炮、祭天地、祀祖宗,保佑家人平安。纸马发过之后,全家老少围坐在桌前吃年夜饭,年夜饭多是水饺,且水饺多为素馅,取素气之意。此时一般不吃蒜,意为不被人算计。人们往往在饺子里按全家人口数包上钱或大枣,谁吃着带钱的饺子,就意味着运气好,来年发财;谁吃着带枣的饺子,一年中便幸福甜蜜。过年要说吉利话,如水饺煮破了不说“破”或“毁”,而说“挣了”;馒头裂了不说“裂纹”,而说“开花”或“笑了”。年夜饭过后,即开始拜年。先是自家晚辈给长辈磕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然后街坊邻居进行互拜,互道“过年好”“恭喜发财”等。拜年有尽早之俗,多在早饭前结束。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是我国最重大的传统节日。俗话说“喝了腊八粥,就把年来数”,腊月初八过后,人们就开始忙年,家家户户择吉日进行卫生大扫除,即粉饰墙壁、扫屋清尘、整理庭院,俗称“扫屋”“扫灰”,以示辞旧迎新。同时要洗澡理发,做新衣,办年货。购置家用时必添碗筷,寓意增添人口、家丁兴旺。节前还要做各种熟食菜肴,这叫“忙年”。菜肴中必须备有鸡、鱼肉,寓意“年年大吉,岁岁有余”。在兰山地区,过新年必须要蒸年糕、做豆腐,以谐“年高”“都福”音,祈求“全家幸福,步步登高”。还要用胡萝卜、白菜心、粉丝等加调料做成“合菜”,象征为人清白、全家和睦、幸福吉祥。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也称“上元节”“灯节”。城乡居民多用黍子面、糯米面或黏高粱面做皮,红糖或白糖做馅制成元宵,当地人俗称“汤圆”或“糖丸子”,象征举家团圆、吉祥如意。傍晚有照灯之俗,即将白面做成的象征12个月或12属相的灯点燃,照射各处,灯光所及,预兆洁净。小孩三五成群手提彩灯,并在大人指导下用面灯照射身体各个部位,寓意心明眼亮、不生疾病。街衢市肆彩灯盈头,并举办撑旱船、踩高跷、骑毛驴、耍龙灯、扭秧歌等民间文艺活动,叫作“闹元宵”。现在,兰山地区每逢元宵节便灯火辉煌、火树银花、五彩缤纷,人们争相观看,热闹气氛年盛一年。

清明节。清明的前一日为“寒食节”。旧时,家家户户在清明时到祖茔添土上坟,俗称“春祭”,以示给祖先修缮房屋和悼念之情。清明节时,早饭需吃鸡蛋,老人吃“荷包蛋”。青少年把鸡蛋煮熟后染成红、绿、黄等色,饭后穿着红绿新衣到野外踏青、爬山、滚鸡蛋,又称“春游”,也有的青少年成群结队到户外放风筝。人们还在门口两边和磨眼里插上柏树、柳树等枝条,还有的用枝条抽打各处,口诵“东墙抽,西墙砸,蝎子、蚰蜒不敢爬”,以预防毒虫咬人。此俗历久不衰。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这一日,家家户户在门窗和屋檐上插艾蒿。小孩手足系五色线,或将艾叶等驱虫物缝成“香荷包”戴在胸前,有“五月端午戴艾”之说;或用艾枝汤沐浴,意为避邪驱虫、不生病。端午节当天有吃粽子的习俗,一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一说是盛夏到来吃粽子凉快,故有“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袄扔”之谚语,此外也有“吃了端午粽,一年不生病”之说。(www.xing528.com)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也叫“仲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大节日之一。这时,农业年景收歉定局,俗有“七月十五定雨水,八月十五定收成”之谚。欢度“中秋节”也有庆祝农业丰收之意。节前亲友会相互赠月饼,互祝合家团圆。中秋之夜,全家会聚餐。按照兰山地区的习俗,聚餐一般在院子中进行,“玉兔”升起,一家人围坐在院内,摆上月饼,边吃月饼边赏月。正如民谚所说“八月十五月正圆,月饼石榴敬老天;汤圆水饺盛满碗,合家老少庆团圆”。民间还流传着“八月十五下了雨,转过年来雪照灯”之语,意思是说,八月十五这一天如果下雨了,到第二年的正月十五一定会下雪。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旧时多是富裕人家和游手好闲的人游逛登高的日子。有些文人墨客身带茱萸登高饮酒、赏菊赋诗,故有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之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一日,兰山地区乡间新豆收获,人们多做豆腐、烧豆腐脑、喝豆汁。

(四)时令节气

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又叫“过冬歇”,俗称“过冬闲”。意为寒冬已到,数“九”开始。九九数完后叫“出九”,九九中以三九最冷,故有“热在中伏,冷在三九”之说。人们在冬至这天上坟祭祖,皆吃水饺取暖,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

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相传腊八节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佛寺会在此日举行诵经活动。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献糜的传说故事,人们取香谷及果实等造粥供佛,这种粥叫腊八粥,也叫七宝粥。旧时民间有形似金刚力士之人力击腰鼓,驱疫保平安之俗,称为“击腊鼓”。民间有“腊鼓鸣,春草生”的谚语。现在只有吃腊八粥的习惯,而击腊鼓已绝迹。

二月二。传说是土地神的生日,又称“青龙节”,故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意为百虫惊蛰。“龙抬头”之日,万物复苏,适宜耕作。人们在这一天干炒粮食(多选用黄豆,也可以炒黑豆、玉米、花生、高粱等),叫“炒虫吃”,意为能把庄稼地里的害虫炒死、吃掉。兰山地区炒豆时会拌上红糖或白糖,俗称“糖豆”,寓意“炒死蝎类毒虫,日子过得甜蜜”。二月二又叫围仓囤。这一日,家家将灶灰洒成圆圈,把蜗牛围在中间,形成一层一层的,类似粮囤,然后将五谷放在圆圈内,拿石块或砖压上,寓意五谷丰登、粮食满囤。是日上午,男性青壮年会携带烧纸和糖豆到土地庙祭祀“一庄之主”土地神,故有“土地老爷还熬个二月二”之说。

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盂兰盆节”,被认为是冥界三大重要节日之一。民间有阳间过元宵节、阴间过鬼节的传说。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打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被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认为七月是不吉利的月份,既宜不嫁娶,也不宜搬家。七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不去河中捕鱼,而且晚上还会扎纸船,在船上插蜡烛,然后将其拿到河边去放河灯。

(五)婚丧嫁娶

提亲。媒人提亲也叫“说媒”。提亲者多由老年妇女充当,人称媒婆。旧时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提亲后父母双方相互了解,若中意则请人查男女生辰八字,按十二属相和金、木、水、火、土五行推算,若两人不相克便选择吉日“下聘传柬”,订下终身。其间两人不见面,全由父母包办,只好“听天由命”,故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和“嫁给当官的是官娘子,跟着杀猪的是捋肠子”之说。

送书子。也叫“定亲”,又称“递小柬”“下聘”“传小启”“过红子”,指双方确定联姻后,男方备好定亲礼(衣料、首饰、现金等)托媒人送往女方家。女方从男方所送衣物中抽取一两件或另购合适礼物作回礼。书子上要写明男女年龄、家长和媒人姓名,双方交换,作为联姻依据。

送日子。男方根据男女双方的命相,查定结婚日期,通知女方,俗称“送日子”。送日子时,需将新娘的冠笄、坐帐及上下轿的面向、男女送客的属相等事宜皆书其上。双方各自通知亲友,亲友便以钱物为礼品相赠,男方称“送礼”,女方称“送填箱”。女方接到“日子”后,开始“忙嫁”。发嫁时,家具、被褥里放上染成各种颜色的花生、核桃、栗子及大枣等。

结婚。也叫“娶媳妇”。结婚前几天选择吉日,男方派人到女方家下“催嫁衣”,送红棉袄、红棉裤、蒙头红、环子(一种首饰)及四色礼。四色礼中一定要包含一对鸡、一对鱼。男方家此时热闹非凡,忙着布置新房、张贴对联和“双喜”、请厨师办酒菜。婚礼前夜,女方家长为新娘收拾陪嫁用品,叫“装柜”,或叫“填箱”。除衣料外,还有团圆饼、压床鞋、点心、香烟、压柜钱、宽心面、葱盐等。新娘发嫁有尽早之俗,新娘还要早起请“上头人”帮忙“上头”,即盘头、戴花、戴盖头,故时间一般选在辰时或卯时。新娘上轿之前,必须倒穿着父亲的鞋,目的是闺女出嫁时不带走娘家的土。送亲者中一般有两个男大客,又称“送客”,一般由新娘的舅、大伯担任。又有小客数人,一般是新娘的兄弟。陪嫁女客中有两人称“看轿的”或“称车的”,多是新娘的嫂子或姐妹。民间流行“姑不娶,姨不嫁”,同时忌讳缺儿少女、无男人的人做陪嫁女客。沿途遇桥、牌坊、庙宇等要贴“青龙贴”,路过村庄要奏乐。花轿到达男方门前,男方要放鞭炮。新郎要着盛装相迎,对轿三鞠躬,“上头人”将新娘搀出轿门。新娘下轿后,有预定人选向新娘头上撒麦麸,麦麸中掺着红枣、栗子、铜钱等物,寓意新郎新娘婚后早生贵子、有钱有福,且撒麸者边撒边说“先撒栗子后撒枣,大的领着小的跑”,意指多生儿女。新娘被两名妇女扶着,新郎新娘男前女后系红绸子,名曰“领红”,然后踏红毡或红席入门庭,拜天地,入洞房。新郎踩床后,要大口吃鸡蛋,旁白:“大口咬着黄,日子过得强。”夜间新郎、新娘同吃宽心面,喝合婚酒。邻里男女老少入洞房“闹房”。洞房内通宵达旦不熄灯,谓之“长明(命)灯”。新郎新娘合房前,由男方的弟弟到洞房送“尿盆”,边送边说:“我为哥嫂送尿盆,嫂子为我早生侄。”新郎新娘入睡后,还有人在房外偷听里边的动静,谓之“听房”。

添喜。城乡居民家中生孩子谓之“添喜”,要挂“红子”。生男孩称大喜,要在大门口挂红布并系上弓箭和书本等物,并在红布的四角缀上铜钱,寓意骑马射箭,即孩子长大后能文能武。生女孩称小喜,要在大门口红布上佩以大蒜,表示精打细算会理财掌家。添喜后,丈夫先到女方娘家报喜,再告知亲友邻居。女方娘家便筹备鸡蛋、白面、小米、点心、红糖、小孩衣服、尿布等物品,择日到男方家去看望祝贺,叫“送米糖”或者“送米粥”。送米糖时,新生儿的舅舅需手持剪刀在新生儿的头上做一剪发的动作,这叫作“剪头”或者“铰头”。亲友邻里要在铰头之前送些鸡蛋、红糖、小儿衣服、长命锁之类,以示祝贺。婴儿在出生百日时,要穿“百岁衣”,也叫“百家衣”,寓意孩子长命百岁。

祝寿。也叫“过生日”“上寿”“做生日”。旧时老人年到花甲便开始祝寿,生日这天儿女以及亲友便带鸡蛋、长寿糕、猪肉、鱼、馒头等物登门“做生日”。主人宴请亲友吃长寿面,喝“百年吉”酒,祝福老人健康长寿。给老人做生日切忌间断,应每年都做,直到老人寿终。否则子女谓之“不孝”,亲友谓之“失交”。

丧葬。旧时人死后全部土葬,婴儿死亡多用破袄一裹,弃于“官地”;少年夭折多用破席子一卷,埋于自家地头,不入祖茔。老人丧葬一般在弥留之际即穿寿衣,咽气后奔告亲友,称“报丧”。随后,死者儿女穿孝服、拄哀杖守灵。男的剃头戴孝帽,身穿白大褂子,腰系苘绳,脚穿白鞋;女的散发,头顶白布,谓之“披麻戴孝”。侄孙多数只戴孝帽、穿白鞋。父母死后,先由长子“指路”一次,然后“报庙”“泼汤”,按死者年龄大小,泼汤有“三顿”“五顿”“七顿”之别。泼汤完毕后是“出殡”,也叫“发丧”,即“摔老盆”。旧时一些高门大户家的老人去世时,还要进行“三祭”,即门前祭、路祭和林前祭。然后由其儿子手扶棺头,领棺入墓穴掩埋成坟,称为“领棺下丧”。晚些时候,要将扎彩匠扎糊的纸人、纸马、纸柜、纸牛等为死者准备之物,抬到土地庙或者村头十字路口烧掉,叫“送盘缠”。考妣死后,儿女不分辈分大小逢人便要磕头,有“死了爹娘矮三辈”之说。接着是“三日坟”(也叫“圆坟”)、“五七坟”,然后是“一个月坟”“百日坟”“头年坟”“二年坟”“三年坟”,接着换孝。上“十年坟”时,一般是“十年坟九年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