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沂县委、县政府恢复地方工作,推进教育发展

临沂县委、县政府恢复地方工作,推进教育发展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山东省政府和华东局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临沂县委、县政府立即着手恢复本地区各项工作。临沂县政府成立后,立即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民主政府的一切紧急措施。为使国民教育、社会教育走上正轨,县文教科成立了教育暂时推行委员会,以团结教育界人士迅速开展工作,同时着手恢复各小学的课程,积极解决招生问题。

临沂县委、县政府恢复地方工作,推进教育发展

刚刚解放的临沂城迅速进入了和平、民主、建设的新阶段,同时也处于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危险之中,这对新组建的临沂县委、县政府来说是严峻的考验。在山东省政府和华东局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临沂县委、县政府立即着手恢复本地区各项工作。

在日伪统治时期,临沂城遭到空前浩劫,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临沂城解放时,城内残垣断壁,一片狼藉。临沂县委重组后,随即领导开展了减租减息、增加工资、反汉奸、反恶霸、反贪污等斗争。1945年10月11日,临沂县委组织召开了茶山、汤河、汤头三个区负责人会议和各分区委书记、各救会长联席会议,根据各区在减租减息、反汉奸、反恶霸等斗争中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结经验,布置了以后的工作,推动了全县各项工作的开展。12月7日,临沂县委召开反奸反霸、减租减息运动大会。会后,县委、县政府、各救会、武装部和公安局,在分设基点,派县委负责人分别到各区掌握情况的同时,并调集大批人员到各区帮助开展运动,发动群众反奸反霸,实行减租减息、增加工资等政策,让广大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真正翻身。到1946年2月,全县13个区974个村(不包括城关区)已有600个村的群众掀起运动高潮。

临沂县政府成立后,立即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民主政府的一切紧急措施。县政府还召开了全城保甲长会议,宣布废除伪政权,取缔保甲制,建立街闾制,新的镇、街民主政权机构纷纷建立,城区设七个镇公所,每镇设正、副镇长各一人,镇以下设街,每街设不脱离生产的正、副街长各一人。随后,城关区公所筹备20万元的赔偿款,调查登记并赔偿群众在攻城期间因服从军事需要而受到的损失。县政府吸收地方开明人士成立救济委员会,对贫苦市民进行救济。除了一般救济,对在解放临沂城战斗中死亡的市民的家属,发给200元安家费及50—100斤的抚恤粮,抗日军政人员家属、工人、贫苦市民等也都享受同等待遇。为了救治在战争中负伤的市民,县政府组织急救所实行免费巡回救治,将伤重者介绍到后方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对俘获的伪组织人员,经过审查,按其犯罪情节轻重,分别予以训练任用、罚以劳役或处以徒刑等处置。其中在临沂战役中被俘的200余名伪组织伤员,经县政府组织医疗、救治后全部被释放,路远的还拿到了路费。在临沂县委、县政府宽大政策的感召下,隐藏起来的伪组织人员纷纷向县政府投递自首书表示悔过,在临沂城解放后的一周内,自首的达到百余人。

为了迅速恢复城区工商经济,临沂县政府工商局派人调查市场需要,从根据地运来大量日用品及工业原料以活跃市场、满足市民需求。敌伪统治时期,本地区食盐供应严重不足。临沂城解放后,县政府立即设法运来4大车食盐,并组织成立运输队,运煤换盐,既解决了运输工人的生活困难,又缓解了城区食盐供应的紧张局面。为减少群众损失,县政府成立了伪币兑换所,两天内即兑换伪币400余万元。为帮助商铺恢复营业,县政府实施无息借贷政策,且贷款总额不加限制,使一部分商户很快获得了急需的营业资金。在县政府贷款政策的扶持下,临沂城1300处商行、摊贩及290多家店铺迅速开业,仅南关靛市街在实施无息贷款政策后,就有100多家商户很快开业。为稳定市场、维护正常的商贸秩序,县政府明令取缔了敌伪时期官办的专营限价、垄断的商会组织,引导建立群众性的商联会。为扶持群众手工业生产、改善群众生活、发展群众合作事业,1945年10月29日,县政府成立了生产推进社,仅20天时间,便发展了纺织妇女307名,贷公纺车147架,同时通过贷款扶持,使1700多架纺车、40多台织袜机转动起来。到1946年5月上旬,全县已发展纺织、油坊、医药、水产、弹花、铁匠、编席、丝织、炭栈、粮食、消费等43个生产合作社,拥有社员7710人、资金96.67万元。临沂县委、县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工商政策与措施,使城区市场日趋繁荣,人民安居乐业。

在恢复、发展城区工商业的同时,临沂县委、县政府还积极发展文化教育事业。1945年9月下旬,县政府召开了文化界人士座谈会,与会的中小学校长、教员和中西医生愤怒控诉敌伪政权对临沂文化的摧残和愚民教育,共商发展临沂文化事业的大计。为使国民教育社会教育走上正轨,县文教科成立了教育暂时推行委员会,以团结教育界人士迅速开展工作,同时着手恢复各小学的课程,积极解决招生问题。为解决学校师资不足的问题,采取开办训练班方式,训练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11月中旬,临沂县委布置开展冬学运动,对村干部与积极分子进行文化教育。同时,提出以基点村为核心,结合外围村建立区学的办法,每处区学以5里内村庄为宜,且需灵活掌握上课时间,以免影响生产;每5个村庄选一名干部为班长,督促、带领大家学习。区学教员由能力较强、能解决本地问题的区干部担任,定期召集村干部汇报情况,研究和布置工作。到12月上旬,全县建立了250处冬学,学员达到16380人。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1945年8月22日,山东省政府决定在临沂建立山东大学(本章第五节有专述),经过积极紧张的筹建,1946年1月5日,山东大学在临沂城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2月,山东大学附属中学也在临沂城成立。

1945年9月19日,临沂县政府召开了宗教界人士会议,县长张云榭详述了民主政府的宗教政策,指出宗教信仰自由是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并表示对美籍基督教士的房产加以修葺和保护。这一宗教政策受到教民们的普遍赞誉。(www.xing528.com)

为缓解市民看病难的问题,1945年12月8日,山东省立临沂医院在考棚街建成,隶属山东省政府卫生总局领导。该医院下设门诊、挂号、候诊、化验、电疗、手术、妇科等科室以及图书馆、山东医务杂志社。该医院属于半营业性质,但挂号费和药费都比较低廉,诊病手续也很简便。“据统计,医院开幕,前来诊病的已有1575人,其中群众122人,学员341人,部队1112人。”[6]

1946年6月26日全面内战爆发后,临沂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人民掀起参军热潮。9月1日,华东局发出《关于彻底实现土地改革的指示》(即“九一”指示),临沂县委随后领导了全县的土地改革运动(本章第四节有专述)。12月中下旬,国民党军队大举进犯临沂,全县60万人民进入战斗状态。

1947年2月中旬,为了诱敌北上华东野战军主力全部撤离临沂。随后,国民党军队占领了临沂城,地主还乡团也纷纷回来反攻倒算。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临沂县级机关撤到莒南县板泉一带,并建立了城东、城西、城北三个对敌斗争指挥部。2月下旬,三个指挥部统一组成临沂县对敌斗争指挥部,张云榭、狄生分别担任正、副指挥。此后,指挥部在县委的领导下,组织带领武工队游击队深入敌后,同国民党军队、还乡团等反动武装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不断给敌人以沉重打击。5月中旬,在孟良崮大捷的鼓舞下,临沂武工队全面出击,恢复在广大农村的工作。临沂县委在敌占区也适时进行了反倒算斗争,并在全县开展了土改复查运动和生产救灾等工作。

1948年8月,临沂县支前运输团成立,李庆升任团长,临沂县支前运输团随后参加了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的支前工作。10月10日,临沂守敌王洪九部弃城南逃,鲁中南地方部队收复临沂城,城关及附近10余万人民重获解放,临沂县委、县政府机关迁回临沂城。10月18日,临沂县委根据地委指示,决定建立临沂县支援前线指挥部,由张云榭任指挥、刘炬任副指挥兼政治部主任,并决定在各区设立支前站,由区长任站长,设专人负责人力兼政治、公路、粮食等工作;各村设生产备荒、拥军支前委员会。10月26日,临沂县政府发出布告:令反动党、团、特、军、政、警、宪兵人员以及还乡团等,立即解散组织,停止活动,向县政府指定机关登记,交出武器及一切反动证件和匿藏的公物,争取宽大处理,违者则从严而论。11月1日,临沂县支前指挥部发出紧急指示,指出大批部队已进驻我县,当前中心工作应以支前为主,各区对粮食加工、调运和保证交通等问题,应以战斗姿态来完成。此后,临沂县党政军民全力投入支前工作。

1949年2月15日,临沂县委召开乡支书记以上干部会议,提出为迎接全国胜利、接管解放区,需抽调大批优秀干部随军南下,开辟江南新解放区。会上,县委宣布了由92人组成的南下人员名单,92人随后经过短暂集训,于26日随军南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临沂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积极开展了生产救灾、支援前线、地方政权建设等项工作,以高昂的姿态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