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期,兰山境内有一批进步人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早期共产党员有孙金宣和孙善师。
(一)兰山最早的中共党员——孙金宣
图7-4 1930年秋,孙金宣(右)与杨虎城合照(孙金宣后人确认)
孙金宣(1884—1944),原名孙锡声,又名孙实,兰山区南坊街道西曲沂村人,是兰山境内也是临沂地区最早的中共党员。1906年,孙金宣考入沂州中学堂。毕业后,又于1909年秋考入保定北洋陆军速成军官学校读书。1910年夏,孙金宣和李梦溪、王荫南、李淑九、杨乙辰、杨书堂在济南东流水街设立秘密机关,从事反抗清王朝封建统治的秘密活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他与李淑九、何盂湘等奔走于平津一带,准备响应武昌起义。1911年10月下旬,孙金宣在保定与革命党人、新军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同谋起义”,结果起义失败,“被解回沂”。此时,参加滦州起义的李淑九也因事败回到临沂。于是,孙金宣联系到李淑九,二人一同到郯城刘敢陈处倡导并组织临郯警备队,孙金宣代表临郯两县人民,准备前往清江欢迎革命军,李淑九、李卓峰等指挥临郯警备队以响应。但因南北议和,此举未能成行。
1923年6月,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孙金宣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于同年冬在广州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兰山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孙金宣在冯玉祥部从戎,先后任营长、旅长等职。1926年9月冯玉祥部北伐时,他随军向甘肃、陕西进攻,继而向河南进军。之后,历任河南省夏邑县县长、鹿邑县县长等职。在此期间,他介绍代理营长刘纯智加入共产党,并担任“孙实党小组”组长,开展了一系列党组活动。
1928年8月,孙金宣放弃夏邑县县长之职,回到临沂。他在临沂傅家庄、小屯、老屯一带继续开展党的工作,开办“松山学社”,讲授“政治学”,并倡导建立了临沂最早的党组织——中共临沂县老屯村党小组(今属兰陵县境)。1929年秋,该党小组扩建为党支部。(www.xing528.com)
1928年11月,孙金宣被聘任为杨虎城临沂驻防部教导团团长。而后,又被聘任为国民党第五十八师学兵连学监。1930年底,他赴济南任山东省军官讲习所所长,并以此为掩护,往来于济南和临沂等地从事党的活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伪临沂商会会长齐华亭劝其“效忠皇军”,顽固派王洪九劝其出任伪职,都被孙金宣断然拒绝。1944年,孙金宣在原籍病故。
(二)早期共产党员孙善师
孙善师(1904—1933),又名孙镇国,今兰山区义堂镇桥西村人,1923年考入位于临沂的山东省立第五中学读书。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孙善师读书期间关心时事政治,提倡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思想。1926年自临沂山东省立第五中学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济南山东省立高级中学。同年冬,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配合党组织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图7-5 孙善师(兰山区宣传部提供)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孙善师和刘之言受中共山东区执行委员会的派遣,分别回到临沂、郯城从事革命活动。孙善师回临沂后到临沂县第二小学任教,秘密开展党的工作。1929年春,孙善师因“煽动学生对当局不满”两次被捕入狱,后因反动当局查无实据而获释。同年9月,孙善师到郯城县立第一小学任教。但他经常回临沂城开展革命活动,并指导临沂五中、临沂三乡师等校建立了党组织。在孙善师的领导下,临沂五中、临沂三乡师的学生运动蓬勃发展,相继建立了“反帝大同盟”“读书会”等党的外围组织。
1933年9月18日,孙善师、唐东华、李春亭、孙善帅(孙善师的胞弟)等九人一起在济南泺口英勇就义,被称为“泺口九烈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