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沂城五贤祠乾隆御碑:乾隆题诗摹刻于石碑上

临沂城五贤祠乾隆御碑:乾隆题诗摹刻于石碑上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准泰将此诗发交沂州府,在祠内勒石建碑,将这一诗作以御笔手迹摹刻于石碑上,立于临沂城五贤祠内。五贤祠几经战乱,今已不存。2003年整修扩建王羲之故居时,据原貌重建五贤祠。大殿前为御碑亭,亭内有乾隆题诗碑,其诗即为当年乾隆所赐《题五贤祠》:图6-14乾隆题诗碑孝能竭力王祥览,忠以捐躯颜杲真。实际上,临沂城内有两座乾隆御碑,其一为上文所说五贤祠乾隆御碑,另一座则是南关御碑街上的二疏城乾隆御碑。

临沂城五贤祠乾隆御碑:乾隆题诗摹刻于石碑上

五贤祠旧址在临沂老城南关外,原名忠孝祠、景贤祠。明初,临沂城原有忠孝祠,最早为明朝嘉靖初年沂州佥事李士元所建,用以合祀诸葛亮和王祥,故名“忠孝祠”。后来,沂州知州何格认为,“诸葛公鞠躬尽瘁于汉,二颜先后死节于唐,其一忠也。万岁亭侯至孝继母,光禄公喻母于道,其一孝也。祠诸葛不及二颜,祠万岁亭侯不及光禄,殊为阙典”,因而于嘉靖三十年(1551)新建“景贤祠”,合祀诸葛亮、王祥、王览、颜杲卿、颜真卿五贤。清乾隆十六年(1751),景贤祠移址洗砚池东重建,并更名为“五贤祠”。

据兰山民间传说,乾隆皇帝某次下江南,路经临沂城。当时正值修葺五贤祠的工程完竣,兰山的绅士们商议在五贤祠立碑,或作副楹联,以纪念这一盛事。乾隆听到这个消息,即于寓中写成此诗,并派店中伙计送至五贤祠。及至人们发觉是乾隆的御笔,知府、知县齐“接驾”时,乾隆早已离城南下了。此说纯属虚构,据清人余金《熙朝新语》记载,真实情况是:乾隆十六年四月,清高宗弘历皇帝南巡至山东,驻跸济南,当时的山东巡抚准泰奏请皇帝,称山东沂州府旧有景贤祠(即五贤祠)修建完竣,请赐御笔,为五贤“赐匾额或赐诗章”,以冀“随奎藻天章,永垂不朽”,“奏上,蒙赐七言诗一首”,并题“千秋五贤”匾额。于是,准泰将此诗发交沂州府,在祠内勒石建碑,将这一诗作以御笔手迹摹刻于石碑上,立于临沂城五贤祠内。民国《临沂县志·秩祀》篇记载,“清乾隆十六年,高宗更今名”。

五贤祠几经战乱,今已不存。2003年整修扩建王羲之故居时,据原貌重建五贤祠。其主体建筑为硬山式大殿三间,东窗上砖刻“孝感天地”,西窗上砖刻“忠冠古今”。殿内正中塑诸葛亮坐像一尊,东侧有王祥、王览坐像,西侧有颜真卿、颜杲卿坐像。大殿前为御碑亭,亭内有乾隆题诗碑,其诗即为当年乾隆所赐《题五贤祠》:

图6-14 乾隆题诗碑

孝能竭力王祥览,忠以捐躯颜杲真。

所遇由来殊出处,端推诸葛是全人。(www.xing528.com)

实际上,临沂城内有两座乾隆御碑,其一为上文所说五贤祠乾隆御碑,另一座则是南关御碑街上的二疏城乾隆御碑。它是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再次南巡途经沂州府时,应知府李希贤奏请,为赞誉临沂两位汉代名臣疏广、疏受在沂州行宫题写的。李希贤随即命人刻石立碑,置于临沂城南关阁子门外(即现御碑街居委对过的林荫广场)。该碑全文如下:

荒城名尚二疏存,置酒捐金广主恩。

贤损志愚益其过,不惟高见实良言。

题二疏城

壬午仲春御笔

赐沂州府知府李希贤

该碑高6尺,有碑亭,抗日战争时期被西南风刮倒,摔为三段。兵荒马乱中,这座碑不知所踪,据传被日本人弄去铺了南关大街(当时南关大街是唯一一条以石头铺的路)。后来几经辗转才又被发现,原来它被藏于孔庙内,现存于临沂市博物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