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二年(1369)颁布诏书,“令天下郡县并建学校,延师儒,招生徒,讲道论德,以复先王之旧”。因此,明代各府、州、县都设立官方学校,甚至于乡村有社学,兵卫有卫学,学校教育较之前代十分普及。学校有着周密严格的考试制度,课程以儒家经典典籍为主,也包括其他学科知识。学校生员名额有定数,如最初规定府学40人,州学30人,县学20人,后来因人口增加、人才增多而增设增广生员名额。此外,朝廷对府、州、县儒学教师亦有规定,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各一员;皆设训导,府学为4员、州学为3员、县学为2员。北宋时期,临沂学宫建在县城东南,但在南宋靖康年间毁于战火。金朝统治者占领临沂后,又将学宫重建于西门之内,但元末战乱中,该学宫又遭破坏。明朝洪武二年(1369),时任沂州知州罗希孟主持重新修建沂州州学,学宫地址选在县城西面。此后,又有正统年间贺祯、弘治年间张凤与吴寅,正统年间朱衮、嘉靖年间任希祖等时任地方官员主持复修、整葺。
图6-6 沂州考院原礼堂(民国时期,图为改建的老五中一院礼堂及济南五三惨案纪念碑)
清朝地方基础教育制度基本沿袭明代,在州、府、县设立官方学校。顺治九年(1652)诏令,凡州、府、县,每乡置社学,选择文艺通晓、行宜谨厚者任社师,同时对入学童生名额做出明确规定,如规定文武童生名额数量相同,府学设置童生入学名额20人,州学、县学按照治所规模、人口数量等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种,大者名额20人,中等15人,小者12人。生员供给沿袭明制,经岁、科两试一等前列者,方能取得廪生名义,每年可领廪银四两。
清前期,临沂县学依附于沂州州学。雍正十二年(1734)沂州建府,兰山建县,原州学改为府学,原临沂县学也相应改为兰山县学,沂州府学、兰山县学合二为一,县学学址依旧设置在府学学宫,学校大门建在孔庙大门的东旁。乾隆《沂州府志·学校》记载:
沂州府学在县治西。旧在东南,宋靖康中毁于兵。金守臣高召卜迁今地。元末遭兵燹。明洪武二年,知州罗希孟重建。正统间知州贺祯修;弘治间知州张凤、吴寅修;正德间知州朱衮修;嘉靖间兵备任希祖复修。原系沂州州学,本朝雍正十二年设沂州府,即为府学。(www.xing528.com)
其制中为大成殿,阶左为东,阶右为西,神厨神库在两北,两之南为戟门,门南为泮池……后为明伦堂,左右列明德、新民、至善斋。启圣祠在庙东,射圃厅在侧,久废。戟门东为名宦祠,西为乡贤祠。乾隆二十年,沂州府知府李希贤重修大成殿及东西两、明伦堂,更建云路门、更衣厅,名宦祠、乡贤祠、明伦堂外四面围墙焕然一新。
考院亦称“贡院”“考棚”,是古代科举考试时的考场。沂州考院的修建是沂州府与兰山县儒学兴起的重要事件。长期以来,由于没有考院,沂州士子必须以侨借曲阜生员、童生身份,前往曲阜参加科举考试。沂州各县乡距离曲阜远的有六七百里,近的也有四五百里,以古代的交通方式而言,可谓长途跋涉、千辛万苦、十分不便。沂州考生往往因此而耽误考试,甚至被罢黜生员、童生身份。久而久之,许多沂州考生不得已放弃科考,导致沂州儒学之风一度低迷。乾隆十八年(1753),沂州府知府李希贤捐献自己一年的俸禄修建考院,在其带动下,沂州乡绅纷纷捐资襄助,兰山知事王垲乐任其事,在府署西面颜家巷废宅空地上修建沂州考院。历时一年,考院建成并启用,极大地方便了沂州地区的考生,激励了本地读书人重新研习儒学。
图6-7 清代沂州考院内门
李希贤修建的考院在今考棚街路北、八小集巷以西、考棚西巷以东、五圣堂庙以南的地方。现在这里居民房遍布,除了“考棚街”三个字的路牌以外,再无其他有关考院的印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