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僖宗昏聩无能,生活浮华奢侈,且任用宦官,肆意增加赋税。而当时关东多地水旱蝗灾不断,州县官吏又欺上瞒下,致使民不聊生,饿殍满地,社会矛盾急剧激化,多处群众“相聚为盗,所在蜂起”。起义军的战火烧遍了大江南北,兰山地区也未能幸免。
(一)王仙芝袭沂州
王仙芝(?—878),濮州(今山东甄城)人,以贩私盐为生。乾符二年(875)五月,王仙芝因贩卖私盐被盐丁发现,不愿束手就擒,便与尚让、尚君长等人在长垣聚众起义。几天时间,起义队伍就聚集了三千多人,王仙芝称自己的部队为“草军”,提出了“天补均平”的口号,并发布檄文痛斥朝廷贪官污吏多、赋税过重、赏罚不明,号召群众起来造反。当时宰相认为区区强盗不足挂齿,僖宗皇帝对此也不知情,这给王仙芝起义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六月,王仙芝部队攻陷濮州和曹州,打败了薛崇带领的天平军(总部在郓州,今山东东平)。曹州冤句人黄巢同王仙芝是贩私盐时的朋友,听到王仙芝起义后积极响应,带着自己的子侄辈八人,又招募了几千人在曹州宣布起义,加入了王仙芝的起义大军。王仙芝和黄巢的部队会合后,转战河南、山东,所到之处杀贪官济贫困,由此得到贫困农民广泛而热烈的拥护,起义队伍很快发展到了几万人。由于各地农民的纷纷响应,起义的战火快速地蔓延至几乎整个黄淮流域。起义军的燎原之势引起了朝廷的恐慌,唐僖宗慌忙命淮南、忠武、宣武、义成、天平五军节度使率兵攻打草军。
十二月,王仙芝的草军避重就轻,抵达沂州城下,威胁到淄青地区。青州的平卢节度使宋威主动请求讨伐王仙芝,并上书建议征剿的事情由专人负责,指出朝廷如再增兵五千,加上本地的军力,草军就可被集中消灭。唐僖宗同意了他的请求,命他为诸道行营招讨草贼使,负责镇压起义军,让河南诸藩的军队都听他指挥,并拨给他禁军三千、骑兵五百。
宋威等各道的人马会集之后,带兵与王仙芝战于沂州城下。[35]起义军被打败,王仙芝下落不明,军中谣传王仙芝已死,于是宋威上奏皇帝说贼首王仙芝已死,天下可以无忧了。河南诸道的将士被遣回,宋威自己带人回了青州。中央官员听到王仙芝已死的消息后,纷纷上朝庆贺。
乾符三年(876)正月,州县报告王仙芝又出现了,而且还要攻打沂州。唐僖宗非常紧张,紧急调集遣散的诸道人马返回,可是官兵厌战,他们连家还没到又被要求返回,故而群情激愤。特别是张晏带领的天平军刚走到义桥(今临沂市西),又接到诏令要求返回追剿叛军,群情哗然,公然抗命。他们一路奔回郓州,闹着要进郓州城。郓州都将张思泰、李承佑等人出城安抚,自出俸禄办酒席犒赏将士,又撕下袖子与张晏等人盟誓才平息了这场一触即发的兵变。唐僖宗也不得不下诏宣慰天平军,表示中央不追查此事,如果天平军想回去的话,任何人都不得阻拦。
后来,皇帝下诏命左金吾卫上将军齐克让为兖海节度使,继续讨伐王仙芝。王仙芝见沂州难以攻克,就带领军队撤离了沂州。而因镇压王仙芝起义有功,齐克让被任命为泰宁军节度使。七月,王仙芝转战河南,攻陷了河南阳翟、郏城,并于十日之内,连续攻克周边八个州县,聚众上万人,然后进逼汝州,威胁东都洛阳。
王仙芝与沂州的情缘到此也就结束了,直到他兵败被杀都没有再到过沂州。
(二)黄巢起义军攻克沂州
黄巢(820—884),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他和王仙芝一样都是盐商出身,据《新唐书·黄巢传》记载,他“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记”,多次参加进士考试都没有成功。乾符二年(875),王仙芝等人在长垣起义,黄巢带领他的子侄辈八人响应王仙芝并在冤句起义,随后加入王仙芝的起义大军。
沂州之战后,王仙芝与黄巢军队转战河南,然后进逼汝州,生擒汝州刺史王镣。十一月到十二月,起义军接连胜利,所向披靡,攻下郢州、复州、申州、光州、寿州等地。十二月攻打蕲州时,被俘的王镣替王仙芝给蕲州刺史裴偓写信劝两家罢兵,因为裴偓是王镣的哥哥——宰相王铎的门生。按照双方的约定,两家停战,裴偓打开城门,宴请王仙芝与黄巢等人入城会谈,并送给王仙芝等人大量财物以表示诚意,允诺为王仙芝等人申请官禄。由于宰相王铎的坚持,僖宗答应了招降,任命王仙芝为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并送去了任命文书。王仙芝打算接受招安,黄巢大怒,斥责王仙芝因一己私利置众将于不顾,并挥杖打破了王仙芝的头,众人喧哗不已。黄巢与王仙芝决裂,带两千人北上。由于群情激愤,王仙芝自己也没敢去做官,带着剩下的人攻下了蕲州。乾符四年(877)二月,黄巢北上的军队攻下郓州,杀了天平节度使薛崇;三月,攻克了沂州。沂州是王仙芝起兵之初的一个重要军事目标,当时没有攻克,黄巢在失意之时还没忘这个地方,在一年多后终于攻下了此地。
四月,黄巢与尚让会合,据守嵖岈山(今河南遂平县西)。七月,黄巢又带数万人与王仙芝再次会合攻打宋州(今河南商丘南),想要切断运河交通,政府的镇压部队节节败退。七月十五日,左威卫上将军张自勉带兵增援,起义军解围而去。这次战役之后,黄巢与王仙芝再次兵分两路。王仙芝转战湖北,黄巢攻打安徽。王仙芝攻打郢州(今湖北钟祥)时,唐朝招讨副都监杨复光再次诱降。王仙芝遣尚君长、楚彦威等人去谈判,中途被唐招讨使宋威劫持,谎称他们是俘虏。尚君长等人移送长安后被杀,王仙芝大怒,朝廷招降计划失败。朝廷因宋威镇压“无功”,解除了他的兵权,擢升曾元裕为招讨使。
乾符五年(878)正月,王仙芝军攻破荆南(今湖北江陵)罗城,由于沙陀兵援军到达,焚掠江陵后,王仙芝率军转至申州(今河南信阳)。二月,王仙芝在黄梅(今湖北黄梅西北)兵败,被曾元裕部斩杀。起义军首领尚让率领残部投靠了当时正在安徽攻打亳州的黄巢。两军会合后推举黄巢为“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任命文武百官。随后,黄巢在攻打亳州无望的情况下,带兵再次回到山东攻下沂州,并以此为据点拿下濮州。但因为脚跟不稳,不久之后又被官军击退。无奈之下,黄巢给天平军节度使张裼上书,请求招安。唐僖宗诏命黄巢为右卫将军,但要求先在郓州解除武装,遣散部队。黄巢没接受招安的条件,引兵渡江,攻陷虔、吉、饶、信等州,继续他的起义事业一直到兵败自杀。
从王仙芝和黄巢两支农民起义队伍的发展来看,他们在起事之初、危难之际选择的目标都是沂州。王仙芝攻了一次沂州没攻下来,黄巢却先后两次攻下沂州,可见他们都看中了沂州这块沃土。正如王大华先生所分析的那样,沂州地区地处偏远,群山环绕,官方的军事防卫较弱,起义军可以轻松进入,行军阻力较小;一旦形势不利又可以进入附近的山区,是个“理想的造反地盘”[36]。这里除了有便利的自然条件,还有广阔的平原、浓密的村镇,也可以为起义军提供经济和人员补给。所以无论他们攻下与否,其实力都会获得一定的提升。据《新唐书》记载,黄巢北上齐鲁,聚众万人,等攻下郓州和沂州后,人数“遂至数万”[37]。
由此,兰山所在沂州虽然地处偏僻,但是因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产资源,常成为兵家的必争之地。唐朝后期,连绵的战乱、兵斗,让兰山的发展雪上加霜,这是继魏晋时期大批士族南迁之后,兰山遭受的又一次重创。
【注释】
[1]〔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468页。
[2]王西献:《临沂古地名考略》,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沂市委员会编《临沂文史集粹》第2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3]〔清〕叶圭绶撰,王汝涛等点注:《续山东考古录》,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550页。
[4]《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第54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711页。
[5]唐碑的数据及图片参见冯沂《山东临沂市发现唐代石碑》,载《考古》1986年第1期。
[6]宋彦泉、宋爱贞:《山东临沂银雀山发现古代铜镜》,载《考古》1990年第11期。
[7]图片引自宋彦泉、宋爱贞《山东临沂银雀山发现古代铜镜》,载《考古》1990年第11期。
[8]图片引自宋彦泉、宋爱贞《山东临沂银雀山发现古代铜镜》,载《考古》1990年第11期。
[9]本照片由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党委王伟勋拍摄。
[10]风聚坟传闻见于颜承收《颜真卿、颜杲卿风聚坟故事传说》,详见沂南县史志办公室主编《琅琊临沂颜氏文化研究》,临沂市新闻出版局2002年版,第37页。
[11]《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清代诗文集汇编》第47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20页。(www.xing528.com)
[12]王汝涛、刘家骥:《琅琊王氏家族与颜真卿》,见政协山东省临沂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临沂文史资料》第3辑,第126页。
[13]苗守艳:《沂蒙地区古地名研究》,九州出版社2016年版,第87—88页。
[14]唐墓的数据资料来源于发掘报告。参见临沂市博物馆《山东临沂市药材站发现两座唐墓》,载《考古》2003年第9期。
[15]王春华:《唐代颜氏家族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6]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卷三百四十一,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3911页。
[17]〔唐〕颜真卿:《颜鲁公集》卷八,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78页。
[18]〔唐〕颜真卿:《颜鲁公集》卷八,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71页。
[19]〔唐〕颜真卿:《颜鲁公集》卷八,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78页。
[20]国伟、颜景琴主编:《新编陋巷志》,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120页。
[21]沈尹默:《沈尹默论艺》,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年版,第159页。
[22]〔北宋〕苏轼:《东坡题跋》,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242页。
[23]〔唐〕颜元孙:《干禄字书》,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页。
[24]〔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七十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594页。
[25]〔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十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7页。
[26]〔东汉〕班固:《汉书》卷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2页。
[27]〔东汉〕班固:《汉书·汉书叙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页。
[28]〔东汉〕班固:《汉书》卷三十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817页。
[29]张金霞:《颜师古语言学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85页。
[30]〔东汉〕班固:《汉书》卷六,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07页。
[31]〔东汉〕班固:《汉书》卷五十三,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30页。
[32]〔东汉〕班固:《汉书》卷三十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817页。
[33]〔唐〕李延寿:《北史》卷八十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97页。
[34]李伟、魏永生:《山东教育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62—163页。
[35]《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二,记载乾符三年七月,宋威与王仙芝部队战于沂州城下。但根据王大华《王仙芝沂州之败时间考》(《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2)一文考证,这个时间应为乾符二年十二月,理由是刚发展起来的起义军不可能与官军在沂州这个地方相持八个月,而且史书对这次战役也是轻描淡写。所以本文采纳王大华的观点,认为战役的时间在乾符二年十二月。
[36]王大华:《王仙芝沂州之败时间考》,载《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2期。
[37]〔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五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452—645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