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的汉代竹简抄本,1972年出土于临沂兰山区,是迄今所见最早的版本。长期以来,学界对《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认识一直纠缠不清,而这批竹简的发现使这一问题得以明晰。《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孙子兵书》《孙武兵书》《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家经典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由春秋末年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它成书于专诸刺杀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即前515—前512)之间,是孙武初见吴王的见面礼。司马迁《史记》曾记载,孙武是齐国人,曾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对孙武说,你的著作我已经全部读完了。《汉书·艺文志》记载“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现在所见为十三篇。《孙子兵法》总结了各国相战的经验,概括了战略战术的一般规律,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逻辑严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体现。
《孙子兵法》第一篇至第三篇讲战略运筹。第一篇《计》中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把战争放在与国家存亡相关的位置上,是孙子卓越军事思想的高度浓缩和精辟概括。他从宏观角度,着眼于政治问题来考察战争的胜负,用“五事七计”作为最基本的要素,来预测战争的发展进程和胜负结局。他认为,“兵者,诡道也”,既是诡道,就要强调用兵的要领,在战争中要运用智谋。他用“诡道十二术”来强调用兵前需周密谋划,并认为这对于战争的胜负具有决定性作用。将战争作为国家的生死存亡之道,是孙子慎战的体现,这是孙子指导战争实践的基本主张。这些思想,都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战略概念,属“庙算”的具体内容。第二篇《作战》讲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也就是说,在胜敌之后,己方的力量会更加强大。孙子继《计》篇之后,在慎战思想原则指导下,着重分析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他认为,战争依赖于经济,但是会消耗经济建设的成就,而且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第三篇《谋攻》讲攻城,这是具体的战术问题,强调用智不用力,也就是说,要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结果。孙子认为,战争不能仅使用武力,而要采用各种手段使敌人投降,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降低战争的成本。第四篇至第六篇讲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对战局的影响,强调在运动中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等战术,造成预计会战地点上的敌我力量的对比,从而达到以多胜少的目的。第七篇至第九篇讲战场机变,第十篇至第十一篇讲军事地理。
《孙子兵法》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都高度评价《孙子兵法》。曹操在《孙子略解》的自序中曾认为,在他所读过的众多兵书战策之中,孙子所著是最为深刻的。唐太宗李世民则认为,在他所阅读过的诸多兵书中,没有谁能超过孙武之书。在与其他兵法之书的比较中,曹操和唐太宗都认为,《孙子兵法》是最优秀的,其论述战争的战略和战术问题是最深刻的。明代茅元仪在评价孙子及其著作时说:“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他认为,在孙子及其以前的军事家中,孙子是集大成的人物;而在孙子之后的军事家中,又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将孙子忘记。这是从历史的纵向比较中来评价孙子的伟大成就。孙中山曾说过:“就中国历史来考究,二千多年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便成立中国的军事哲学。所以照那十三篇兵书讲,是先有战斗的事实,然后才成那本兵书。”他认为,《孙子兵法》是对以前的战争艺术的高度总结。孙中山先生显然是从战争的实践与理论的关系着眼,来看待《孙子兵法》的价值的。毛泽东同志评价《孙子兵法》说:“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轻看这句话。”同时又指出孙子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乃至今天仍是科学真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孙子对待战争各要素之于战争结果的深刻认识,也是毛泽东最欣赏的一句话。(www.xing528.com)
图2-8 银雀山汉墓出土《孙子兵法》竹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