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王陵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琅琊王路和水田路交会处,王陵南北长约55米,东西宽约25米,面积约1400平方米,为地上汉墓,砖式结构,是现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地上汉墓之一。墓地封土残高约5米,直径约15米,由黄土夯筑而成,周围散布大量的汉代泥质灰陶罐、筒瓦、板瓦残片等。该地原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龙脉土岗,土岗上分布有5座高大封土的古墓,现仅存位于中间位置的琅琊王陵,其他古墓早年即遭毁坏,土岗已被夷平。
1997年,因修筑临西七路(琅琊王路),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地出土的随葬品主要有金缕、铜缕玉衣片2000余片,玉琀1件;罐、壶、尊、盘、案、耳杯、薰炉、圈、仓、井等陶器40余件;西汉五铢、新莽布泉、东汉早中期五铢等钱币50余枚;其他还有车马明器軎、衔等铜构件,漆木器鎏金铜饰件,漆器盘、耳杯残片及龟骨等。
图2-3 琅琊王陵(www.xing528.com)
图2-4 青铜铺首
由于此墓被盗掘严重,没有明确纪年和确定墓主身份的遗物,墓葬的年代与墓主的身份“只能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的时代特点、墓葬所在的地望并结合有关文献予以推断”[18]。根据墓葬规格并结合文献记载推断,该墓主为东汉中晚期一对琅琊王夫妇。“据《后汉书》记载:光武帝建武十五年(39年)封子刘京为琅琊公,建武十七年(41年)晋爵为王,建都于莒。章帝建初五年(80年)刘京迁都开阳(即今临沂故城)。从迁都开阳至汉末献帝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国除,历经136年,共传七代,依次为京、宗〔宇〕、寿、遵、据、容、熙。其中,除刘京死后葬于东海即丘(今河东区汤河一带)广平亭有明确记载外,余均葬地不明,但均当葬在开阳周围。其中死于东汉中期的有宇、寿、遵三王,而该墓中恰有寿龟随葬,故该墓有可能即是琅琊王刘寿夫妇合葬之墓。”[19]
琅琊王陵的发掘对研究临沂汉代琅琊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临沂市政府于1998年对该墓室进行了修复,该墓已经成为对外展示临沂市丰厚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