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后,数据库发展为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而设定各种数据管理方式的成熟技术,不仅可以满足海量数据存储的需求,其功能也日益完善,成为人们存储、管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撑和核心,它直接关系着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利用。
8.4.1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的类型
数据库的定位即“建设什么样的数据库”,是建设数据库面临的首要问题。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充分了解建设数据库的类型。按计算机的格式分类是数据库最常见的分类标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所具有的非物质性、传承性、依托性、动态性、地域性、民族性等特点,使它有别于其他事物。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资源的分类须结合计算机格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两种标准。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实践活动需要抓紧如下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数据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散在全国各地,涉及民间团体、艺术组织、个人等不同的主体,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普查工作,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档案,系统梳理我国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举措之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应“建立名录体系,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要通过制定评审标准并经过科学认定,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2009年10月,据中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介绍,我国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基本形成。在名录体系的基础上,建设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数据库不仅便于工作者普查、更新、保护、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利于公众了解、查询、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由福客网技术支持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库系统较为全面地记录了我国现存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且对所有利用者公开。该数据库系统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个种类划分,可输入关键词检索数据库,也可按地区分类查看。
(2) 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数据库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已经不满足于浏览文字信息、静态信息,而是更希望欣赏到视频、音频等大量的多媒体资源,多媒体数据库便是这样一种能够管理多媒体资源的数据库。目录数据库可以查询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信息,要全面地了解和研究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需要利用多媒体数据库。《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对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作出如下说明: “运用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动态性,它往往是一段舞蹈、一道工序、一段戏曲或一类腔调等,较之信息简化、静止的目录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包括文字、图像、音像、录像等记录形式,这些经格式转换和处理后建立的多媒体数据库可以形象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从而避免单一、抽象的文字记录可能带来的信息失真、难以理解等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应注意不同格式的数据分开存储,同种类型的数据统一存储格式。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数据库
专门的传承人档案数据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千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一直依靠的是口耳相传,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具备超人的才智和灵性,贮存着、掌握着、承载着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统和精湛技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延续、发展过程中,他们有着超乎常人的重大作用,传承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接力赛”中的“执棒者”和代表人物。然而,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死艺亦亡”的局面并没有得以改善,传承人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据福建省文化厅2008年组织的摸底调查,该省“首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共232人,平均年龄高达59岁,最高年龄为90岁,其中61岁以上占47%。而且,大部分传承人收入处于中低水平,45.5%的传承人无社保,27.6%的传承人无医保”[1],这些更加速了传承人及其技艺的消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数据库建设能够有效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续相传,传承人档案数据库可以记录传承人每次的传习活动,采取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技艺、技能和知识等永久存储。
8.4.2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原则
档案数据库是将档案实体信息、管理信息、应用环境信息等各类数据按照特定的数据模型进行组织的数据集合。结构合理、格式规范、便于共享是档案数据库建设的总体目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的建设而言,一方面,数据库建设的一般原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具有宏观的指导作用; 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又不完全等同于其他类型的档案,它兼具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由此,可以概括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建设应坚持如下原则。
(1) 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建设是一项投入巨大、周期很长的基础性工程,它的运行效果关系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成败。因此,建设应当由档案部门在参考借鉴其他地区或相近行业数据库建设的蓝图和经验后,提供宏观的指导方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同时,也应与主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部门协商沟通,对档案数据库规划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提供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具体意见。具体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的单位或部门则根据宏观规划的要求进行详细设计,以实现全局共享为基础,建立全国范围内协调一致的数据库结构。
(2) 坚持健全统一标准规范的原则
不同地区的档案部门在对其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数据库建设标准。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记录项目的不一致; 相同的数据项,采用了不同的数据记录名称等现象。这些现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非常不利,一旦利用和共享出现了阻碍,数据库建设也便丧失了最初的目的。因此,统一标准规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尤为重要。为了使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文化艺术组织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者能够共享信息,需要在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初期就制定好统一的标准规范,如: 数据采集和记录标准、压缩格式规范等。现阶段,我国信息化领域国家标准相关的有《GB20530-2006文献档案资料数字化工作导则》、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DAT31-2005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等可供参考。此外,还应借鉴国内外文化遗产领域成熟的标准规范建立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特点的特色数据库标准,以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
(3) 坚持建立全程质量监控体系的原则
为了避免、减少档案数据库在设计、运行、维护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在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时,应坚持建立全程质量监控体系的原则,对数据库的质量尤其是数据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和评估。“数据库质量控制体系以可操作的方式提供对档案数据库的全面质量管理,包括数据库设计、建设、管理活动中主要环节的控制,并制定数据库质量考核指标体系。”[2]以数据库设计为例,数据库设计是一项非常严谨、科学性很强的工程,设计单位从可行性分析开始,逐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分析,绘制数据库的数据字典,然后运用各种工具进行概念模型设计、外模式设计和物理设计,最后才能装载试用。前一阶段的设计是下一阶段工作的基础,每个步骤都必须认真对待,不可忽视任何一个阶段。
(4) 坚持“申遗”项目档案独立性的原则
2010年8月,“中国丹霞”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使我国的“申遗热”再次掀起新一轮高潮。“数据统计,目前中国已有200多个项目有‘申遗’意愿,其中列入预备申报清单的项目有60多个”[3]。这些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各类预备“申遗”的遗产项目,均需要建立专门的独立档案。除了申报世界级遗产称号,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申报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项目更是数不胜数。数量庞大并呈急速增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档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中必定会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在数据库建设时,坚持申遗项目档案的独立性原则,有利于维护这类档案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的特色性,为利用者提供最具价值的档案资源。
8.4.3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的建设方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的建设主要依靠前期的合理组织和规划、中期的科学的信息采集和后期的管理与维护。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的组织和规划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组织要突出本国、本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保持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鲜明个性,多种文化品质共存。在信息社会,人们获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途径有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等十几种媒介,“资源庞大而杂乱地向人们扑来,形成一个全球性的‘文化大菜单’,这种长期充斥在人们之间的不同文化必然会产生文化超载,这种超载类似于信息超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个性容易被人们忽视或被新出现的文化所同化”。[4]秉承这一原则,结合前文所提出的系统分级集成思想,各级单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组织和规划时,可以按以下单位进行。
①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作为档案数据库组织和规划的重要单位(www.xing528.com)
我国根据各级政府和单位申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划分了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截至2008年6月,在国务院先后公布的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具体分为十类: 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这十种类型成为我国目前通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标准。
②以地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组织和规划的基本单位
我国地域按行政区域可划分为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类,这六大地域涵盖北京、上海、湖北、湖南、广东、新疆、西藏、香港、澳门等在内的全国34个行政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按行政区域划分,不仅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特征,还有利于发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层级模式的形成。
③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称或传承人姓名作为档案数据库组织和规划单位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项目名称或传承人姓名为建库单位,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信息个体的唯一标识,它可以作为信息检索的首选字段,为后期的检索和利用提供便利。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涉及申报的,数据库应该在项目申报时采集所提交的所有材料,《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附件一第十条列出申报者须提交的材料为: 申请报告、项目申报书、保护计划、其他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必要材料。如果项目为不同地区联合申报,则提交的材料应按第十一条的规定“传承于不同地区并为不同社区、群体所共享的同类项目,可联合申报; 联合申报的各方须提交同意联合申报的协议书”。
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类档案数据库的组织与规划方法如图8—3所示。具体地说,目录档案数据库按遗产类型、所属地域、遗产名称分类组织后,可在每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条目下添加起源、所属民族、表现方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存在问题等具体内容。传承人档案数据库按所属地域、遗产类型、传承人姓名分类组织后,可在每名传承人条目下添加传承人的具体信息,如民族、年龄、传习活动记录等内容。多媒体档案数据库按所属地域、遗产类型、遗产名称分类组织后,可在每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条目下按各种信息记录格式收集图像、音频、视频等数据文件。
图8—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类档案数据库的组织与规划方法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的信息采集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信息采集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面与立体信息、图像与符号信息、声音与颜色信息、文字与语义信息等,进行数字化,并以便于再现和利用的特定格式存储起来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信息采集方式包括手工录入、数字化采集两种方式,数字化采集方式的相关技术可以参照文献遗产数字化技术,主要包括[5]:
信息获取技术: 数码照相、三维扫描、信息采集技术等;
图像处理技术: 图像处理软件与硬件、三维重建技术、数字水印与信息隐藏技术、视频处理技术、多媒体信息融合技术等;
网络技术: 网络平台、动态链接等;
显示技术: 快速检索技术、快速显示、数据可视化等;
海量存储技术: 元数据格式与模型、数据压缩技术、图像检索等;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尽管拥有各式各样的数据管理方法、工具、系统,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过程中,由于分布的地域性和广泛性,会产生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等不同的数据源和数据格式,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进度也不一致。一方面可能造成一些数据源间的相对独立,构成众多信息孤岛; 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也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膨胀,信息不准确、不完整会造成数据的自然失效与流失。
档案数据库容纳的空间有限,如何合理、高效地管理、利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不仅是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效手段。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应着重解决数据质量问题,长期、持续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数据资源,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数据的完备率与准确率。具体地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管理和维护的方法主要有: 首先,自动化更新,通过设计好的系统自动清理并进行逻辑补充,保证数据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其次,人工核对,通过信息化工作人员或数据库维护人员定期检查、排除故障,将数据的缺失部分进行补充或登记在册,同时,还应注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移送单位的数据进行核实匹配,实现数据库数据的完整、准确、规范。
[1] 周清印.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调查[EB/OL]. [2010-01-28]. http: //www.ihchina.cn/inc/detail.jsp? info_ id=2549.
[2] 钱毅. 档案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 档案学通讯, 2006 (04): 45-48.
[3] 中国经济网. “申遗热”背后凸显出怎样的利益观[EB/OL]. [2011-07-16]. http: //www.chinadaily.com.cn/hqcj/fxpl/2010-08-12/content_ 695059. html.
[4] Lourdes Arizp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iversity and Coherence[J]. MUSEUM INTERNATIONAL,2004 (56): 130-135.
[5] 周耀林.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261-26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